【摘要】: 穿山龙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其干燥根茎可供药用,具有散风疏筋、通络止痛之功用。应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手足麻木、腰膝酸痛、舌淡苔白,脉象弦细。这些指征体现了风寒湿邪闭阻经络的病机,所以应用甚广。西医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见以上表现者,可按此辨治。 穿山龙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2次,肌内注射。84%的病人疗程均在1个月,余者可达2个月,剂量增大4毫升,日2次肌注。
【药物组成】 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方义分析】 穿山龙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其干燥根茎可供药用,具有散风疏筋、通络止痛之功用。主治腰腿疼痛和筋骨麻木等症。
【临床运用】 本方为驱风除湿,通络散寒,舒筋活血之品。应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手足麻木、腰膝酸痛、舌淡苔白,脉象弦细。这些指征体现了风寒湿邪闭阻经络的病机,所以应用甚广。如:增生性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等,还可试用于治疗银屑病、肾小球肾炎、慢性布鲁菌病等。
1.痹证 表现为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甚则肿胀,痛处不定或定处不移,每遇风寒则甚,舌淡苔白,脉象弦。西医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见以上表现者,可按此辨治。
2.肩凝 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肩臂难于上举,舌淡苔白,脉象细弦。西医之肩关节周围炎,见此表现者,可以用之。
【制剂与规格】 注射液。每支2毫升(相当于原药材2克)。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毫升,一日1~2次。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阴虚证及热痹禁用。
【配方来源】 山东省药品标准(1976年)。部颁17册192页。
【参 考】 穿山龙注射液每次2毫升(含生药2克),每日2次,肌内注射。84%的病人疗程均在1个月,余者可达2个月,剂量增大4毫升,日2次肌注。治疗45例,显效18例,好转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陕西中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