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桂枝、白芍、知母、麻黄、白术、附子、防风、生姜、生甘草、地龙。
【方义分析】 本方由10味药物组成。方中桂枝、附子、麻黄、生姜、白术、防风祛寒温经除湿散风,知母、地龙清热凉血通络,白芍、甘草养阴血以柔筋,并制辛热之偏,兼和诸药。是方寒热并用,辛苦、酸、甘并投,痹证属寒热错杂证候者宜之。对于风寒湿痹邪初化热者极为合适。
【临床运用】 本方系《金匮要略》中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而成。痹证在病程发展过程中,易出现化热之势,邪初化热,风寒湿邪未尽者,每每出现寒热错杂之证候。症见:关节、肌肤肿痛,触之发热,但喜暖畏寒;或肌肤关节肿痛,触之不热,但自觉发热,舌苔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数,全身“热”象不明显。故本方多用于风寒湿痹邪初化热的证候。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由非活动期转变成活动期时,如最初阶段见上述表现者可以选用。
【制剂与规格】 ①颗粒剂:每袋10克;②胶囊:每粒装量0.4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①颗粒剂:开水冲化服,一次1~2袋,一日2~3次;②胶囊:一次6粒,一日2~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含麻黄碱,运动员禁用。
【配方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协定处方,经内科学会痹证学组大同会议论证,确定为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证科研协定处方。辽宁省药品标准(1985年)。部颁16册164页、19册207页。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参 考】 根据1983年9月、1984年11月两次全国痹证会议精神,痹证学组18个科研、医疗单位应用寒热错杂痹冲剂治疗痹证(寒热错杂证候)422例(其中病程在2~3年以上者282例),总有效率达到86.9%(《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痹证学组文件》1983年、1984年)。
☆辽宁本溪三药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