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蔻调中丸

白蔻调中丸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白扁豆健脾益气之中又有和中化湿之功,山楂消食化积,六神曲醒脾导滞,麦芽消食和中,共为佐药。甘草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之功效。西医之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等,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属此范围。7岁以下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儿童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药物组成】 白豆蔻、草豆蔻、乌药、沉香、紫苏梗、肉桂(去粗皮)、干姜、党参、白术(麸炒)、白扁豆(炒)、山楂(焦)、六曲(炒)、麦芽(炒)、甘草(蜜制)。

【方义分析】 本方由14味药物组成。本方白豆蔻与草豆蔻同属芳香化湿类药物,二者气味相同,擅入中焦脾胃,皆有化湿醒脾,行气宽中之功,白豆蔻芳香气清,温燥之性较弱,偏于调畅胃气,以止呕止痛为长;草豆蔻芳香气浓,温燥之性略强,偏于燥湿健脾,以醒脾宽中为长,二药相配,各取所长,具有较强的化湿醒神,暖胃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作用,共为主药。乌药辛温香窜,辛开温通,可通理上下诸气,有行气散寒止痛作用;沉香味辛走散,行而不泄,专于化气降气,有行气止痛,温中散寒,调畅气机的作用;紫苏梗辛温,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之功,肉桂辛甘大热,能温中补阳,散寒止痛,干姜性热味辛,可散脾家之寒凝,去胃肠之阴霾,温散中焦脾胃之寒为功,共为辅药。党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白扁豆健脾益气之中又有和中化湿之功,山楂消食化积,六神曲醒脾导滞,麦芽消食和中,共为佐药。甘草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调中止呕之功效。

【临床运用】 本丸系调理脾胃之剂。临床常用来治疗因脾虚胃寒,食积停滞,气郁不舒所致的呕吐、痞满、胃痛等病症。运用本丸的基本指征为:脘腹胀满,厌食呕恶,嗳腐吞酸,口干而不欲多饮,喜暖恶寒,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弦滑。这些指征体现了脾胃虚寒,气机郁滞的病机,所以应用甚广。具体运用如:

1.呕吐 表现为呕吐酸腐,或呕吐痰涎清水,饮食稍多即欲呕吐,时作时止,不思饮食,食入难化,胸脘痞闷,口干而不欲多饮,喜暖恶寒,面色萎黄少华,倦怠无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西医之急性胃炎,肝炎、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病证,见上述临床表现者,皆可用之。

2.痞满 表现为胸脘不舒,痞塞胀满,时宽时急,纳食不佳,不知饥饿,呕哕恶心,喜热喜按,得温则舒,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西医之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症,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可按此辨治。

3.胃痛 表现为胃脘胀满隐隐作痛,嗳腐吞酸,时吐清水,纳呆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喜暖恶寒,神疲乏力,肢体困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西医之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等,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属此范围。

【制剂与规格】 蜜丸剂:每丸重9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丸(9克),一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7岁以下小儿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儿童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注意事项】 忌生冷食物及气恼寒凉。

【配方来源】 内蒙古药品标准(1981年)。部颁2册8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