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生地黄、天冬、知母、天花粉、黄芩、桑白皮(蜜炙)、浙贝母、前胡、苦杏仁(去皮炒)、紫菀、紫苏子(炒)、款冬花、青皮(醋炙)、陈皮、黄芪(蜜炙)、五味子(醋炙)、酸枣仁(炒)、瓜蒌子(蜜炙)、淡竹叶、桔梗、甘草(蜜炙)。
【方义分析】 方中以生地黄、天冬、知母、天花粉,养阴生津清热;以黄芩、桑白皮、浙贝母,清肺化饮,以前胡、杏仁、紫菀、紫苏子、款冬花、青皮、陈皮,宣肺下气,化痰止嗽平喘;黄芪以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五味子、酸枣仁益气敛肺止汗,生津止渴,瓜蒌子润燥涤痰,滑肠通便;淡竹叶清心除烦,桔梗化痰,并行诸药入肺以发挥药效,甘草润肺补中,调和药性。诸药相伍,具有养阴益气,润肺止嗽,清热化痰之功。
【临床运用】 本方系养阴益气、润肺止咳之剂。多用于治疗肺气阴虚所致的咳嗽、肺痨等病症。运用本丸的基本指征为:咳嗽日久,干咳少痰,咳嗽声低无力,口干咽燥,神疲乏力,气短,午后颧红潮热,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并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这些体征体现了肺气阴两虚的病机,所以本药应用甚广。具体运用如:
1.咳嗽 表现为久咳不止,咳声无力或嘶哑,干咳少痰,或偶痰中带有淡红血色,神疲乏力,气怯声低,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间盗汗,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西医之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临床表现者,属此范围。
2.肺痨 表现为午后潮热,热势不高,常伴恶风,自汗或盗汗并见,形体消瘦,唇红咽干,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丝,神疲乏力,短气声低,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西医之肺结核见上述临床表现者,亦可按此辨治。
【制剂与规格】 大蜜丸。每丸6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 寒痰咳嗽者禁用。
【配方来源】 北京市药品标准(1980年)。部颁4册162页。中国药典2010年版10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