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止嗽化痰丸

止嗽化痰丸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佐以石膏、知母、天冬、玄参清肺滋阴,而以罂粟壳、五味子、百部收敛肺气,顾久咳之肺虚,诸药相合,有清热滋阴,敛肺化痰止咳之功,主治肺经痰热内盛,咳久阴伤之证。成人一次15粒,一日2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三分之一量。中国药典2000年版395页、2010年版546页。

【药物组成】 紫苏叶、苦杏仁、前胡、半夏、陈皮、枳壳、川贝母、桔梗、甘草、马兜铃、罂粟壳、桑叶、玄参、天冬、麦冬、石膏、知母、瓜蒌子、葶苈子、大黄、款冬花、蜜蒙花、百部、木香、五味子。

【方义分析】 咳嗽病因虽多,而以邪气及痰浊阻肺为主,致肺之宣降失职,气逆而为咳嗽。痰气郁久每致化热伤阴,方中以陈皮、半夏、贝母、杏仁,瓜蒌子等化痰浊,痰去则肺清;以桑叶、紫苏叶、前胡、枳壳、桔梗、甘草等宣降肺气,使肺之宣通得复,肃降得行则气顺而咳止;以泻肺行水之葶苈子助其力,合成止咳化痰之大功。佐以石膏、知母、天冬、玄参清肺滋阴,而以罂粟壳、五味子、百部收敛肺气,顾久咳之肺虚,诸药相合,有清热滋阴,敛肺化痰止咳之功,主治肺经痰热内盛,咳久阴伤之证。

【临床运用】 本方清热滋阴、润肺化痰、敛肺止咳,适应于内伤痰热久咳或外感久咳不愈,外证已清,痰热内盛者。使用本药的基本指征为:咳嗽久而不愈,痰多黄白,气逆胸满,或有喘息,午后症重,溲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脉数而细等。西医之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而见有上述表现者可以应用。

【制剂与规格】 水丸剂。6~7粒重1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5粒,一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下。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注意事项】 气虚、肾虚作喘者慎用。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含吗啡,运动员禁用。

【配方来源】 江苏省药品标准(1982年)。中国药典2000年版395页、2010年版546页。部颁10册2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