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沉香、木香、枳实、枳壳、香橼、佛手、三棱、蒲黄、五灵脂、丹参、当归、茯苓、陈皮、莪术、姜黄、麦芽、青皮、香附。
【方义分析】 气郁、气滞,治宜理气化滞。方中木香辛温,和胃气、疏肝气、宣肺气而通利三焦,沉香性温而不燥,专能降逆气、调诸气,与木香相配,共为主药;辅以枳实、莪术破滞气、除胸中气塞,枳壳散郁气,善理胸中结气;佐以香橼、陈皮、青皮、麦芽、香附、佛手健脾气而和胃,又疏肝气,三棱、蒲黄、姜黄、当归、五灵脂、丹参活血化瘀;茯苓健脾渗湿为使。诸药配合,实有理心气、疏肝气、健脾气、和胃气、宣肺气、调肾气、通利三焦、疏畅经络之气。并有活血化瘀止痛,开胃进食之功。
【临床运用】 本药是治疗气郁、气滞的主要方药。其临床主要表现是以胀痛为主,如胀痛发作时轻时重,痛无定处,或为串痛、得嗳气、矢气则痛减,精神情志不畅则病重,诸如纳少,胃脘胀痛,胁肋胀满,胸胀咳喘,心胸憋闷等症,皆治之。
1.胸痹 由气滞、或气滞血瘀等病因而出现的心前区憋闷疼痛,胀满易怒,善叹息,心烦,心悸,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沉涩有力者。西医之冠心病,有以上临床表现者,适用本药。
2.胃脘痛 胃脐部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嘈杂,嗳气。西医之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症等,见上述表现者,属于此药适应证。
3.胁肋胀痛 胁肋胀痛,右侧较重。胸闷,口干苦,善太息,少寐多梦,急躁易怒,晕眩,纳少,恶心,腹胀满,大便不畅,舌红,苔黄白而腻。西医之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出现上述气滞证候者,皆可用之。
【制剂与规格】 糖衣片剂:基片重0.3克。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一次3片,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若证见:面色白,舌淡胖嫩,无苔或剥脱苔,息微不续,自汗等表现,则不宜应用本药治疗。孕妇忌服。
【配方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程绍恩临床经验方。吉林省药品标准(1985年)。部颁4册172页。
【参 考】
(1)据科研鉴定资料所载:经334例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心绞痛缓解有效率达46.11%。病理动物实验证明,本药具有提高小白鼠对缺氧耐受力,对大白鼠实验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心电图和减轻心肌损害病变。药理动物实验证明,本药有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和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T波高丛,与临床观察本药有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的作用相一致。
(2)临床报道:①治疗冠心病57例经过1~6个月疗程的治疗,心绞痛消失或减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52例。治疗前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或严重心律失常者34例,治疗后心电图明显改善或基本恢复正常者14例(上海中医药杂志)。②服理气舒心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经临床统计心绞痛缓解临床有效率90%心电图有效率为41.7%(吉林中医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