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炎症病变,使胰腺腺泡组织逐渐为纤维组织代替,造成胰腺功能的严重破坏,出现食物消化明显障碍。病人多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痛,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吃油腻食物后上腹部饱胀不适、腹泻,并常因饮食减少而致体重逐渐下降。本病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腹痛”及“胁痛”的范畴。
二、辨证论治
1.肠胃积热
主症:腹部胀痛而拒按,胃脘部痞塞不通,恶心呕吐,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里攻下。
例方:清胰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用药:柴胡10g,枳壳10g,黄芩12g,黄连6g,白芍12g,木香6g,金银花30g,延胡索12g,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服)10g,厚朴12g。
加减:积滞较重者加槟榔15g;食少纳呆加砂仁10g,鸡内金10g;发热者加佩兰15g,板蓝根20g。
2.肝胆湿热
主症:胃脘、两胁疼痛,厌食油腻,发热,恶心,身重倦怠或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肝泄胆、清热利湿。
例方: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用药:龙胆15g,茵陈30g,生栀子15g,柴胡15g,黄芩12g,黄连10g,白芍12g,木香6g,生大黄(后下)10g,金钱草30g,薏苡仁30g,苍术10g,焦三仙各10g。
加减:有感染者,加金银花20g,败酱草30g。
3.脾虚食滞
主症:脘闷纳呆,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泄泻,大便酸臭或有不消化食物,面黄肌瘦,倦怠乏力。舌淡胖,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化积,调畅气机。
例方:清胰汤合枳实化滞丸加减。
用药:焦白术20g,焦三仙各15g,茯苓20g,枳实10g,金银花30g,黄芩10g,柴胡10g,泽泻20g,陈皮10g,薏苡仁30g,木香6g。
加减:便溏者加炒白扁豆15g。
4.瘀血内结
主症:脘腹疼痛加剧,部位固定不移,脘腹或左胁下痞块,X线片或B超发现胰腺有钙化或囊肿形成。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例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用药:香附10g,延胡索15g,没药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蒲黄15g,五灵脂10g,柴胡10g,薏苡仁30g,黄芩10g,丹参30g。
加减:阴虚重者加玄参20g,地骨皮15g;有包块者加三棱、莪术各10g。
三、单验方
1.蒲公英(干品)30g,柴胡10g,枳壳15g煎水,一日1剂,分3次服,连服半个月以上。
2.大黄柴芩汤:大黄20g,厚朴10g,柴胡10g,黄芩10g,延胡索10g,枳壳18g,砂仁6g,白豆蔻6g,沉香6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
3.佛手、沙参、茯苓、焦山楂、丹参各15g,炒白术、郁金、制香附、炒谷芽、炒麦芽各10g,青皮、陈皮、枳壳、厚朴、焦栀子、黄芩、苍术各5g,制大黄3~5g,水煎服,一日3次,每天1剂。
四、中成药
同急性胰腺炎。
五、西医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治疗同急性胰腺炎
(二)慢性期治疗
1.饮食 宜清淡低脂肪饮食,禁酒、避免饱餐。
2.纠正胰酶不足 采用各种胰酶制剂作替代治疗,一般口服胰酶片0.6~1.2g,每日3次,或多酶片。
3.有糖尿病者 按糖尿病处理。
4.外科手术 手术适应证为:①伴有剧烈顽固性疼痛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胰腺有假性囊肿或结石者;③伴有可手术治疗的胆道病变,如结石、胆管狭窄;④慢性胰腺炎引起难以消退的阻塞性黄疸者;⑤不能排除胰腺癌者。
积极治疗者可缓解症状,但不易根治。晚期多死于并发症,如肾衰竭、糖尿病、胆道化脓性感染等,少数可演变为胰腺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