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男性,56岁。阵发性高血压,临床怀疑肾动脉狭窄而申请螺旋CT增强扫描(图7-8)。
图7-8 左位下腔静脉
a、b、c.CT增强扫描
【影像所见】 肝门以下的下腔静脉明显膨大,并于第1腰椎水平经腹腔干下缘,绕过腹主动脉前方向左侧走行,其后伴行于腹主动脉左侧向下走行。动脉期三维重建可见腹主动脉明显向左侧移位。
【网站会员发言】
CT增强扫描显示下腔静脉在肾门水平自腹主动脉前方向左走行,此后沿腹主动脉左侧下行。为典型的左位下腔静脉。 (向医生)
【最后诊断】 左位下腔静脉。
【点评】 下腔静脉的胚胎发育过程复杂,由后主静脉、下主静脉与上主静脉三对静脉血管的相继发育和退化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发育或正常退化发生异常,均可导致不同形式的下腔静脉畸形。根据下腔静脉畸形的胚胎发生,有作者将其分成三大类。①肾后段畸形:包括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下腔静脉重复,下腔静脉左位;②肾段畸形:包括左肾静脉环绕主动脉,主动脉后左肾静脉;③肾前段畸形;下腔静脉中断伴异位连接。部分有临床意义的下腔静脉畸形多伴有异位引流,如肾前段畸形的病例如经半奇静脉引流入左心房,临床上可发生发绀,并可同时合并有心脏其他畸形。如同时伴有肝静脉回流障碍,临床上则有Budd-Chiari综合征表现,此类病人常须行下腔静脉造影,以最后明确畸形引流的确切途径,或了解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程度及侧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与估计预后。
在左位下腔静的诊断中,DSA检查能准确地显示病灶全貌,并可测定右心房、下腔静脉各段压力,为定位、定性诊断及指导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MRI及CT检查特别是增强扫描亦能很好地显示下腔静脉的走行以及与腹主动脉的解剖关系,据此以明确诊断。
【启迪】 下腔静脉是腹部、盆部、下肢血液回流的主要途径,下腔静脉的变异很少出现临床症状,但在腹后壁大血管手术,腰交感神经节切除,腰椎结核病灶清除以及腹后壁肿瘤切除术时须注意仔细辨认,以免误伤此变异的静脉。影像检查能肯定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病例来源:佛山市顺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CT室 翁志蓬 提供
网站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28&view_id=10348
(向子云 翁志蓬 邓永勤)
参考文献
1姜书平,刘建涛,闫桂栋,等.DSA诊断左位下腔静脉并布加综合征1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01):89
2洪瑞镇,黄崇权,徐立文,等.下腔静脉畸形(附4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1997,13(6):377—3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