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疼痛的病机与证治

疼痛的病机与证治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问·举痛论》提出了几个方面,现把疼痛的病机和证治法分述如下。这种疼痛,往往是暴发性的,疼痛的程度亦较剧烈。这就充分说明了寒热不和之所以发生疼痛,主要是由于“血气乱”的结果。疼痛遽至皆死,不到阴竭阳衰的程度,是不会有这样严重的。因于寒痛的多,因于热痛的少,这是符合临床事实的。无论上、中、下三焦的疼痛,因于食滞、寒滞、气滞的最多。

身体内外发生一种难于忍受的苦楚,叫做痛;痛而带有一些酸感的,叫做疼。疼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素问·举痛论》提出了几个方面,现把疼痛的病机和证治法分述如下。

一、疼痛的病机

1.营卫气伤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主濡养,卫主温煦。如果营气不能安稳地行于经脉之中,卫气不能正常地行于经脉之外,或者营气不能尽其濡养的功能,卫气不能行其温煦的职责,所受到这种影响的地方,势必就要发生疼痛。例如外感病的身疼,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素问》说:“气伤痛。”

2.脉络蜷缩或引急 无论经脉或络脉,它的生理状态都是分布平匀、舒卷自如的,所以它能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如果受到某种病因的刺激,一变其平均自如的生理状态,而成屈曲蜷缩,或者拘急牵引,便将大大地影响血气的运行,而发生疼痛。所以《素问》说:“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又说:“小络急引故痛。”这种疼痛,往往是暴发性的,疼痛的程度亦较剧烈。

3.寒热不和 人身体内各个组织寒热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例如膀胱属于“寒水”性质的脏器,尽管其中亦存在着元气,毕竟还是偏于寒。肝和胆均属于“相火”性质的器官,尽管一个藏有精汁,一个藏有丰富的血液,精汁与血液虽均属于阴,毕竟它们还是偏于热。不过,无论偏寒偏热,都是协调而统一的,正常情况下没有时寒时热,寒热不和的现象。如果发生寒热不和,便会因之产生疼痛。《素问》说:“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相薄,就是寒与热双方不协调,不能维持其相对的平衡。满,同闷,即紊乱的意思,对立统一被破坏而紊乱,疼痛即因之而发作。《素问》说:“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这就充分说明了寒热不和之所以发生疼痛,主要是由于“血气乱”的结果。

4.气血不通 气在人身,总是冲和不息,环周无已的,外护于表,内贯于脏,发挥其循行捍卫的作用。血则紧跟着气,随之运行,出入升降,循环无端,外而周身四体,内而五脏六腑,发挥其营运濡养的作用。因而气之与血,如影之随形,是不可分离的,气所到之处,即血所到之处,共同维护生理的正常。如果气行有滞,血必因之而涩,气行有阻,血必因之不通。气血运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则不同程度地疼痛即随之而生。《素问》说:“脉不通则气因之,……故相引而痛痛。”就是属于这一类的病变。

5.血脉虚涩 血液里含有人体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由于气的推动,通过经脉的分布运行到全身各个组织中去,进行供给滋养料的生理活动。因此,人体内血液必须经常保持着一定的量。《灵枢·本脏》篇说:“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和,代表着血液的正常量,既不偏于多,更不偏于少。一般说来,血液偏多的情况是少见的,最多见的是血液偏少,也就是血液亏虚。血液偏少了,不仅不足以维持各个组织的营养,就是血脉本身的营养需要,亦难以维持,从而产生血脉虚涩的情况。虚,是量的减少;涩,则是脉管本身缺少血液营养的反映。所以从脉象的变化来说,涩脉(二十八脉之一)本身就是属于血虚的脉象。血液虚少不能营养组织,组织便将因营养的缺乏而疼痛,《素问》说:“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腧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意思就是说,如果血液过分的缺少,影响到心脏,亦会发生牵引性疼痛。临床所见,肝胃痛便有不少是属于这种性质的。

6.阳衰阴竭 这里的阴,主要指精血;阳,主要指心肾中的元阳。精血和元阳,是维持生活机能的基础。表现在心脏方面的为心血与心阳,表现在肾脏方面的为肾精与肾阳。为了表达血和精两种物质在维持生活机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习惯上往往称之为心阴或肾阴,以与心阳或肾阳相适应。在古典文献中有的把心阴、肾阴,统叫做“元阴”,心阳肾阳,统叫做“元阳”。这元阴、元阳两个方面,经常要保持对立的统一,要维系相对的平衡,两个方面都没有偏盛或偏衰的表现,便得以维持身体的健康。任何一方发生了偏盛偏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如果两方病变都到了衰竭的程度,而出现剧烈地疼痛,无论在任何部位,都是比较严重的。所以《素问》说:“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返则生”。疼痛遽至皆死,不到阴竭阳衰的程度,是不会有这样严重的。当然,阴竭阳衰也可以救治,只要救治及时,便“气复返则生”。

《素问·举痛论》阐述疼痛的病变,共12条,但归纳起来,不外就是上述六个方面。这六方面的病因,主要是因于寒,12条中仅有一条是因于热,惟寒尚有虚、实的区分。虚寒,就是阳气虚衰的表现;属于实证的,则包括外感内伤的寒湿邪气。因于寒痛的多,因于热痛的少,这是符合临床事实的。但是,造成疼痛病变的因素,并不只是限于寒和热的问题,他如风、湿、燥、痰、虫、饮食以及情志变化等,都可以造成上述其中某一种的疼痛病变。于此明确了一个问题:无论什么部位发生疼痛,它的病灶,总是在经脉里;无论什么原因发生疼痛,它的病变,总是在气和血方面。

二、疼痛的辨证和论治

(一)辨证

对疼痛的辨证,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辨:

1.分部位

头部:前额属阳明;后脑及项属太阳;两侧属少阳;巅顶属厥阴。

胸腹部:胸膈以上为上焦,属心与肺;脐以上为中焦,属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属肝、肾、大小肠、膀胱;左右两胁属肝胆。

背部:肩背部属心与肺;腰部属肾。

四肢:两腋属肝;两肘属心与肺;两髀属脾;两膝属肾;外侧属三阳经;内侧属三阴经。

2.辨虚实

无论上、中、下三焦的疼痛,因于食滞、寒滞、气滞的最多。当然亦有因于虫、热、痰、血的。不过,凡属暴发性的疼痛,往往是属于前三者;渐发性的疼痛,则多见于后四者。无论其属于前后任何一种,只要见其有积滞或气逆表现的,多是实证;没有滞和逆表现的,便多是虚证。为了要进一步明确其为虚为实的分辨,还得从以下九个方面仔细地观察:

①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

②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

③喜寒者多实;喜热者多虚。

④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

⑤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

⑥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

⑦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多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

⑧痛在脏腑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而牵连腰背者无胀无滞者多虚。

⑨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加剧者多虚。

这九种分辨的方法,虽不能说是绝对的,但确是临证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3.审寒热

不论何种疼痛,因于寒的十常八九;因于热的,十仅二三。其所以然者,寒主吸引,主凝滞,无论其为有形的寒邪,或为无形的虚寒,都容易使经脉发生蜷缩、绌急、稽滞、牵引、拘挛等病变,都足以妨碍血气的运行而致疼痛;尤其是阳气亏损的虚寒病变,不是血液虚少不足以营养经脉,便是阳气衰微不足以温煦组织。两种情况都足以招致疼痛。凡寒邪盛的,往往出现气逆、胀满、强直、身重、拒按、不思食、舌苔白滑、脉来弦紧有力诸症。凡属虚寒的,则每见恶寒、倦怠、悠悠戚戚、气短、喜暖、喜按、时作时止、遇冷加剧、舌淡苔薄、脉来沉细无力诸症。因于热盛的疼痛,则多有恶热喜冷、口渴思饮、烦躁不宁、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苔黄少津、脉来弦数、痛而不可近等,总是由于热邪燔气灼血的缘故。这种病变虽不是太多,毕竟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地区,某种气候,某种环境等条件下,也不是太少的。总之,因于寒的,必有寒的脉证可凭;因于虚的,亦有虚的脉证可凭;因于热的,仍然有热的脉证可凭。证与脉参,寒热自判了。

4.明气血

疼痛的病变,基本在气和血两个方面,大概气分与血分分辨,总是在有形无形上来判断。凡属痛在气分的,多见胀而痛,时作时止,痛无常处。当它发作的时候,则痛而有形可见,可扪而得;当它消散的时候,则杳无形迹可见,一如正常,这便属于无形的气痛。凡属痛在血分的,多见痛而硬满,既有固定的部位,并呈持续性的疼痛,不往不来,不离其处,便属于有形的血痛。他如食积、痰滞等,亦属于有形的一类。

此外,疼痛的脉搏反应,亦当细心地比较。暴痛之极,每见脉来沉伏细涩,很像极虚的脉象。因为气为邪逆,脉道不畅,脉来异常沉伏,正是邪实的反映,所以在沉伏之中必然隐隐带着弦紧的气象,尤其是在寒邪阻遏阳气的病变时,脉象往往如此。不能因其极细极微,便妄认为虚脱。总之,暴病痛急,而脉忽见细伏的,多属实邪;久病痛缓,而脉本微弱的,便是虚证。

(二)论治

辨证既已明确,便当依据疼痛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进行论治。

1.寒邪盛而在表的治法

宜温经散寒以止痛,如神术散(局方)之治头痛:苍术、藁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炙甘草各3克,生姜3片,葱白3寸,水煎热服。

2.寒邪盛而在里的治法

宜温中散寒以止痛,如丁香止痛散之治胃脘剧痛:丁香15克,高良姜60克,小茴香45克,甘草45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不拘时,开水点服。

3.虚寒疼痛的治法

宜扶阳温里以止痛,如济生二至丸之治肾虚腰痛:川附片、肉桂、炒杜仲、补骨脂各30克,鹿角霜、鹿角片、酒炙鹿茸、青盐(另研)各15克,共为末,酒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用胡桃肉细嚼,盐汤送下,早晚各服1次。

4.热郁疼痛的治法

宜清热解郁以止痛,如化肝煎之治肝郁气逆胁痛:青皮、陈皮各6克,赤芍6克,牡丹皮、山栀子(炒)、泽泻各4.5克,土贝母9克,水煎,分2次服。

5.气滞疼痛的治法

宜行气导滞以止痛,如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之治心绞痛:全瓜蒌、薤白各9克,半夏6克,山楂12克,降香9克,川芎6克,延胡索9克,桂枝9克,炙甘草9克,水煎,分2次热服,临服时冲入米醋1汤匙。

6.血滞疼痛的治法

宜通经活血以止痛,如趁痛散之治关节痛:乳香、没药各3克,桃仁、红花各6克,当归、羌活各9克,广地龙(酒炒)4.5克,牛膝(酒洗)12克,制香附、五灵脂各9克,甘草3克,共研末,每服6克,温酒调服,日服2次。

中医治任何疾病,都强调辨证论治,以上仅是举例而言,不能概治疼痛之全,只要做到认真辨证,论治才无偏向。宋代著名学者王安石解释“痛随利减”说:“治法云:‘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血气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在里者,下之则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这对疼痛的实证来说是充分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的。但对虚证的认识还不够,所以明代张介宾又进一步说:“实者可利,虚者亦可利乎?不当利而利之,则为害不浅。故凡治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夫以温补而治痛者,古人非不多也,惟近代薛立斋、汪石山辈尤得之。奈何明似丹溪,而亦曰诸痛不可补气,局人意见,岂良法哉!”

总之,“痛无补法”、“痛随利减”、“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等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片面性,过分强调,便不符合辨证论治的精神了。

三、治疗疼痛的点滴经验

1.头痛

头为清阳之府,清阳之气受到外感或内伤的干扰,便会发生头痛。故治疗头痛,首先应辨其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是属于风、寒、暑、湿、燥、火哪种病邪?内伤是属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何种病变?都有其不同的脉症可以辨识,针对病因,去其疼痛,并不是太困难的。惟临证时往往有一种慢性头痛,悠悠戚戚,牵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天气变化,都能引起发作,脉来往往沉细微弦,并无任何热象,只是一派阳气虚损,清阳不足于上的表现,现代医学往往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用加味乌星散,每能应手取效,方如下: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菊花最后入,稍煎即成,分2次服,冰片另研极细,分做2份,临服时冲入1份,服后略休息,头痛即止。全方的主要作用是升清阳,化浊气,并能迅速入脑通络,故效颇显著。

2.心绞痛

绞痛而不重,概叫做心胸痛,也就是属于“胸痹”的范围。剧烈地绞痛,则叫做真心痛。胸痹,只是气滞而不流畅;真心痛,则为心阳衰竭的表现。两种情况统属于现代医学所诊断的“冠心病”的范畴,不过前者较轻,后者略重而已。心虽主血,实际它是以阳气为主,所以称它为“阳中之阳脏”。因为血液之所以能从心脏循环不息,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心脏存在着一种阳气,为之推动来完成的。因而心阳的作用便在心脏中占主要地位。心阳的盛衰,便直接影响着血液循环的正常与否。所以阳气有所滞而不畅,便出现胸痹证;如果阳气进而衰竭,便将出现真心痛。根据这一理沦,制成“参七散”一方,用于胸痹与真心痛两个阶段,都能取得控制疼痛的显效。方如下:白人参15克,三七9克,川附片9克,川郁金12克,山楂9克,五灵脂9克,肉桂6克,降香9克,乳香3克,炙甘草15克,共研末,每服6克,米醋或温热黄酒送服。该方的主要作用即在扶助心阳,畅通血行,从而控制了疼痛。

3.胃痛

胃痛,寒热虚实都有。毕竟是以虚寒证最为多见,亦较难治。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又为水谷之海,只有胃中气血和调,才能消磨水谷,蒸化精微,而为气血之源,以维持胃中“多气多血”的正常生理。如果这种正常生理得不到维持,发生气亏血少,或者气虚而滞等病变,以至胃脘发生疼痛,总宜增进胃的消磨功能,开辟气血生化之源,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胃痛的发生。经过多年的摸索,制成“驱寇饮”一方,控制上述胃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如下:炒山楂12克,炒白芍9克,陈皮9克,荆芥3克,柴胡6克,炒肉蔻3克,制香附9克,清半夏9克,五灵脂9克,乳香3克,白茯苓9克,伏龙肝6克,水煎服,服时滴入米醋五六滴。全方的组成即在增进胃消磨功能的基础上,辅以调和气血之品。

4.胁痛

两侧胁部,统为肝胆经脉所在的地方。凡因外感而引起胁痛,多在少阳胆经,常兼见口苦呕逆,往来寒热等表证。内伤胁痛,则多在肝经,常为肝亢气逆,或肝郁气滞的反映。肝的功能既主藏血,又以疏泄生发之气为正常生理的表现之一。故从生理言,藏血正常,则有助于气的疏泄,疏泄正常,亦能使其更好地藏血。因此肝脏的发生病变,最多见的,不是血不足以养肝而致肝气亢逆,便是肝气郁滞使血不能很好归藏,有一于此,都足以使两胁或偏侧发生疼痛。而且还是胁痛比较常见的证候之一。对于这种胁痛,用双解散颇具卓效。方如下:川芎4.5克,枳实9克,生甘草6克,片姜黄9克,桂心3克,川郁金12克,五灵脂9克,炒赤芍18克,金铃子9克,延胡索9克,水煎服。全方的主要作用是活血以养肝,舒肝以藏血,血能谧藏,气得疏泄,疼痛的病变便从根本上得到治疗了。所谓双解,既有益于肝气肝血,又无分于左胁、右胁也。

5.腰痛

腰为肾之府,尽管腰痛有因寒、因湿、因热、因气种种的不同,而少阴肾衰、阳虚不足,是导致诸因疼痛的主要病变,故腰痛的虚证十常八九。凡属虚证的,形色往往显得发青发白,甚至出现黧黑色,脉搏亦多见沉细微弱,有的稍多行动或站立便感觉不能支持,有的特别觉得疲倦无力,稍有活动都不能忍耐,有的痛而发沉,天气一转阴雨,便痛得难于忍受。这些表现统统是由于肾阳亏损造成的,临床上总以温补肾阳为主,从而控制其疼痛,效果较好。方用加味青娥丸,药如下:破故纸12克,炒杜仲9克,胡桃肉30克,小茴香9克,穿山甲6克,制川乌12克,鹿角片9克,乳香3克,细辛3克,水煎,少入青盐,化开,热服。青娥丸是温养肾阳的方剂,再适当辅一些温通辛窜之品,即能敷布阳气,即或有寒湿诸邪,亦毫无顾忌,故疗效比单用青娥丸要好。

6.关节痛

即痹证。《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义与“闭”同,意思是说,风、寒、湿诸邪着于人体,血气为邪所闭,不能通畅无阻,发为疼痛诸症。如果是风邪重,大小关节之间将发生游走性的疼痛,叫做行痹;如果是寒邪重,即受寒的关节,将呈现固定性的疼痛,叫做痛痹;如果是湿邪重,则肢体关节将出现沉重和麻木感,有时亦疼痛,叫做着痹。这是最为多见的三种痹证。风邪宜散,如羌活胜湿汤之类;寒邪宜温,如五积散之类;湿邪宜渗,如真武汤之类。这是一般治痹证的三大法,其中总不离辛散温通之药,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无论为何种邪气闭着,大都由于阳气先衰,然后邪气乘之而为痛。如果能在消散邪气的同时,着重温经行阳,更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特制“三消饮子”如下:生川乌12克(先煎至不麻口为度),北细辛6克,苍术9克,独活9克,牛膝9克,全当归12克,穿山龙30克,千年健30克,追地风30克,威灵仙18克,乳香、没药各3克。水煎热服,服时可滴入白酒数滴。方以温经行阳为主,并辅以祛风、散寒、渗湿之品,故名三消。凡属无热象的关节疼痛,用之均有显效。

以上“疼痛的病机”部分,可供大家作理论研究的参考;“疼痛的辨证论治”部分,只是举例说明,并不能概括疼痛辨证的全部;“治疗疼痛的点滴经验”部分,是不十分成熟的经验,仅供临床参考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