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经脉病症表现

十二经脉病症表现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氏医通》说:“脉痹者,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其证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唇口反裂,皮肤色变。”体温已恢复正常,口亦不渴,关节疼痛减轻,可以稍微活动。是痹着于经脉的湿和热已渐去,但已及于脏腑的邪热,尚待清宣,用热痹汤。关节红肿消退,疼痛更为减轻,大便已不秘结,惟仍有烦闷、小便频而色深黄。血热既清,不仅关节的红肿热痛消退,即大便亦随之而通畅。

李某某,男,50岁,运城县某某中学教员。初诊日期1974年8月30日。

患者主诉;在7月中旬,因天气酷热,接连洗几次冷水澡后,夜半突觉膝、胫、肘、手关节灼热疼痛。晨起感到身热,当即测体温38.4℃,疼痛的地方渐次红肿,肘、膝活动均困难,不能触近,只是冷敷则感舒快。经地区医院检查,血红蛋白8.5克%,红细胞300万,白细胞11 000/立方毫米,中性76%,红细胞沉降率39毫米/1小时,抗“O”750单位,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用消炎痛、保泰松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后改扎金针,先后扎两个星期,开始扎的几天,止痛的作用很明显,越到后来越无效果。

诊脉来滑数,舌苔黄厚,心烦、口渴,痛甚则自汗出手膝关节红肿未消,仍极灼热,大便秘结,此为湿热流注于经的脉痹证。《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时当盛暑,经脉弛张,患者身体素不健,营卫之气不能固护于表,先已伤于暑邪,所以在未病之前,常觉烦闷身重,继之以接连几次冷水浴,徒取快于一时,但水湿之邪,却又从之而入,暑热与水湿均痹着于经脉,不得外泄,故见于脉则滑数,见于苔则黄厚,见于内则心烦口渴,见于外则身热、关节红肿疼痛。《张氏医通》说:“脉痹者,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其证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唇口反裂,皮肤色变。”皮肤如鼠走,是形容刺痒,本病患者没有出现。唇口反裂,即指口唇干裂,患者唇虽未至反裂,确很干燥。皮肤色变,即是关节皮肤的红肿。法当清热散湿,疏利经脉,用《金匮》白虎加桂枝汤加味。

生石膏二两 知母六钱 生甘草三钱 粳米一两 桂枝三钱 豨莶草一两 穿山龙一两

清水煎,去滓,温服,3剂。

这个方子本来是治“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的温疟的。本病与温疟的病变自然悬殊,但组方的指导思想是从“心营肺卫”着手的。白虎汤清营分热邪,加桂枝引领石膏、知母上至肺,从卫分泄热,使邪之郁于表者,顷刻致和而疟可已。本病是湿热外淫痹着于经脉,经脉亦属表分,仍借石膏、知母以清营分湿热,复借桂枝通调营卫的作用,以疏解经脉邪气的痹着,再加豨莶草、穿山龙素以通经活络、祛风除湿见著的专药为佐,宜其见效倍速。

9月3日复诊。体温已恢复正常,口亦不渴,关节疼痛减轻,可以稍微活动。惟仍红肿,还有烦闷不安的感觉,大便秘结,苔薄黄,脉转细数。是痹着于经脉的湿和热已渐去,但已及于脏腑的邪热,尚待清宣,用热痹汤。

细生地八钱 红花三钱 当归尾三钱 牡丹皮三钱 酒炒黄芩三钱 川黄连三钱 秦艽四钱 防风二钱 制首乌六钱

清水煎,去滓,温服,3剂。

方为嘉善吴云峰所制,余用以治热痹痹证,颇多取效。因热郁于经脉既久,必伤其血,生地、丹皮、黄芩、黄连,所以清血中之热;首乌、秦艽、防风,所以胜血中之风湿;当归、红花,所以通血中之痹。热邪既清,血气通和,而痹自已。

9月7日三诊。关节红肿消退,疼痛更为减轻,大便已不秘结,惟仍有烦闷、小便频而色深黄。血热既清,不仅关节的红肿热痛消退,即大便亦随之而通畅。因血中热邪既解,则气无所滞,津液以生,不用攻泻而秘结自通。余治痹证经验,凡无明显的内实证,切勿妄攻。盖痹之邪气多在皮、肌、脉、筋、骨,最适合从外解,不恰当地攻泻,反能引邪气“内舍于其合”,侵及脏腑也。本病患者一开始便有大便秘结的症状,但迄无阳明里实证候的反映,故始终不考虑攻下。喻嘉言亦谓:“攻里之法,则从无有用之者,以攻里之药皆属苦寒,用之则阳愈不通,其痹转入诸府。”亦是经验之谈(见《医门法律》)。现在是经脉余热,复由心而移于小肠之候,脉与心合,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宜有这种变化,用张介宾抽薪饮泻其余热。

白茯苓六钱 炒黄柏二钱 鲜石斛四钱 炒山栀三钱 木通三钱 泽泻三钱 枳壳二钱生甘草三钱

清水煎,去滓,温服,2剂。

全方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心经热邪经小便而去,惟枳壳、黄柏均嫌其苦燥,用之宜轻不宜重,以免伤其津液。

9月11日四诊。诸症痊愈,肘、膝关节均运动自如,舌无苔、脉细,据云近来食欲欠佳,这是病后尚未完全康复之象,用四君、二陈以健脾去湿调理之。

党参三钱 炒白术三钱 清半夏二钱 陈皮二钱 白茯苓三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一钱大枣三枚

清水煎,去滓,热服,3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