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脏及输尿管疾病的诊断

肾脏及输尿管疾病的诊断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出现转移时肾门及肾周淋巴结肿大,呈低回声肿块;累及输尿管、膀胱时可测及输尿管内及膀胱壁肿瘤回声。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肾内形成而排入输尿管的,常见结石停留于输尿管解剖上的三个生理狭窄部,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至第二狭窄处,此时与输尿管同时可显示髂血管的无回声带,并据此可作为结石的定位。输尿管开口囊肿是超声诊断常用的名称,严格地讲应叫做输尿管黏膜脱垂。

一、肾 积 水

【声像图特征】

1.轻度肾积水 肾脏外形及大小无明显改变;肾实质厚度正常,肾柱回声清晰;肾窦分离扩张,其间出现带状或菱角形无回声区,前后径2~3cm;肾盂轮廓饱满,肾盏轻度扩张。此时肾实质受损程度最轻。

2.中度肾积水 声像图显示肾体积轻度增大,肾盂、肾盏扩大成花瓣形或烟斗形无回声区,前后径3~4cm,肾盏的末端和肾锥体顶端轮廓变平。

3.重度肾积水 声像图显示肾体积明显增大,而且形态失常,肾区被巨大的囊状无回声区所占据,其间可见不完整的分隔光带,形成以肾门为中心并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锥形无回声区或圆形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呈多房囊状,前后径>4.0cm。肾实质明显受压而变得菲薄,有时甚至显示不清。

二、肾脏囊性疾病

【声像图特征】

1.单纯性肾囊肿

(1)肾实质内显示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2)囊壁菲薄,边缘光滑整齐。

(3)后壁回声增高,有的可见侧后声影。

(4)囊肿大者在肾内常造成肾皮质和肾窦弧形压迹,向外凸出肾表面则使肾脏局部隆突变形。

2.多囊肾

(1)双肾显著增大,表面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两侧肾可不完全对称。

(2)肾区出现多数囊泡样无回声和低回声区,大小不等,囊腔互不连通。囊肿以外的肾实质回声增高。

(3)肾窦回声受囊肿挤压变形,肾窦回声较弥散,甚至显示不清。

(4)婴儿型多囊肾,因囊肿极小不被显示,仅表现为肾脏增大及肾实质回声弥漫性增高。

(5)可伴发肝、脾、胰、卵巢等脏器的多囊性病变。

三、肾 结 石

【声像图特征】

1.肾结石的主要表现是强回声光团和其后方的伴随声影,但是也因结石的大小、组成成分、形态、部位的不同而有一些变化。

2.肾内小结石:小结石的位置出现在肾乳头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强回声斑点,当超声束投射到最准确的角度时才出现声影,因此有的小结石后方可有淡声影,有的则不明显。如在小结石周围有少量无回声区更有助于诊断。

3.中等结石:强光团呈新月形,后方声影明显。

4.鹿角状结石:大而分叉,形态不规则,超声往往仅显示局部突起的表面,呈几个孤立的强光团或弧形强回声带,似多个结石。但策动探头,连续扫查可呈连续的一体。

5.结石造成梗阻时,近端扩张积水;如在积水内发现有随体位改变移动的小结石则提示下方多有结石嵌顿,应追踪扫查,明确引起梗阻的病因。

四、肾 肿 瘤

【临床特点】

1.肾细胞癌 又称肾癌,多见于50~60岁的成人,大多发生于一侧肾,少数为双侧,可为单发性,也可为多发性。早期肾癌不出现症状,无痛性肉眼血尿往往是最早的信号。

2.肾母细胞瘤 又称Wilm's tumor、肾胚细胞瘤等,最常见于幼儿,几乎是儿童惟一常见的肾肿瘤。大部分为单侧性,肿瘤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为腹部肿块。

3.肾盂肿瘤 占肾恶性肿瘤的8%~12%,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肿瘤可向下种植至输尿管和膀胱。典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全程血尿,可有胁腹部痛,大的肿痛或有肾盂积水时,还可触到肿块。

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又称错构瘤,是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混合构成的良性肿瘤。本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分为二型,一型为单侧病变,多无临床症状,多见;另一型为双侧病变,多伴有结节性硬化病,少见。

【声像图特征】

1.肾细胞癌

(1)肾轮廓的改变:肿瘤较小时,肾轮廓可无明显改变;较大的肿瘤,呈现肾轮廓局限性增大,表面凹凸不平。肾外形失去常态,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楚,但晚期向周围广泛浸润时,边界常不清楚。

(2)肾实质回声异常:肾实质内出现类圆形实质性团块回声,有球体感。边界较清楚,病灶部肾结构不清,内部回声变化较大。小的肾癌呈均匀密集的高回声,中等大小者呈低回声,较大瘤体内部因出血、坏死、液化、钙化而呈不均匀的混合回声。

(3)肾窦回声受压变形:肿瘤较大或侵及肾窦时,肾窦回声受压、变形,甚至显示不清,或合并有集合系统的分离扩张。

(4)肾周围血管异常改变:肾癌累及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时,局部静脉呈梭形膨大或不规则增宽,管腔内出现不规则实质性低回声或稍高回声。

(5)CDFI显示多数肿瘤血供丰富,可见斑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流速增快,阻力指数增高。

2.肾母细胞瘤

(1)肾外形的改变:肾脏失去正常轮廓,肾实质内见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肿块,瘤体较大,直径多>5cm,边界规则,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2)肿瘤内部回声:多数肿瘤内部呈强弱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粗点状回声,常见散在的斑片状高回声及不规则无回声区交杂。CDFI显示肿瘤血供丰富。

(3)肿瘤浸润和转移征象:淋巴结转移者可在肾门或腹主动脉旁显示类圆形低回声团块;肿瘤突破肾被膜向周围组织浸润时其边界不清;累及肾静脉及腔静脉者,则显示管腔内癌栓形成的实质性低回声。

3.肾盂肿瘤

(1)肾盂肿瘤达到足够大(1cm直径)时,肾窦回声分离,出现低回声区,边缘不规则,直径<1cm的肾盂肿瘤常不易识别,较大的肿块可充填部分肾盏。

(2)肾盂癌合并肾积水时,由于尿液呈血性,常致声像图模糊,不如单纯性肾积水图像清晰,故发现肾积水声像图模糊而不能用体型因素解释者,应想到有肾盂癌的可能。

(3)肿瘤浸润肾实质时肾窦回声杂乱,肾实质内出现不规则肿块。出现转移时肾门及肾周淋巴结肿大,呈低回声肿块;累及输尿管、膀胱时可测及输尿管内及膀胱壁肿瘤回声。

4.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肿瘤部位接近肾表面,上极多见。小的单发病灶,肾外形无明显变化,较大或多发性肿瘤,肾局限性增大,形态不规则。

(2)瘤体内部回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呈边界清晰的高回声光团,内光点均匀分布,后方声衰减不明显,一般病灶较小。另一种为强弱不等的混合回声,可见大片无回声区,表现为高回声带与低回声带或无回声带互相间隔,层层环绕,呈现“洋葱样”图像。

(3)肿瘤较大者肾窦回声可以受压偏移、变形。

五、输尿管结石

【病理特点】

输尿管结石90%以上是肾内形成而排入输尿管的,常见结石停留于输尿管解剖上的三个生理狭窄部,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和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停留在输尿管下1/3段者最多见,输尿管结石多为单侧。

【声像图特征】

1.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沿输尿管走形扫查,于输尿管腔内测及强回声光团,其近端输尿管扩张。第一狭窄处结石若体积稍大,极易引起肾盂积水,如果结石体积很小,积水不明显,或仅有输尿管轻度扩张。在遇到输尿管结石的体积大小不易解释输尿管积水的严重程度时,或是结石部位以下仍有输尿管扩张时,应想到尚有另外的梗阻原因。如合并输尿管狭窄。结石至第二狭窄处,此时与输尿管同时可显示髂血管的无回声带,并据此可作为结石的定位。

2.输尿管下段结石 输尿管内的结石至膀胱壁处有输尿管第三狭窄处妨碍结石下行,此处在充盈膀胱时,很易发现,通过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的狭窄,结石进入膀胱壁的输尿管壁段,即为输尿管壁段结石。膀胱壁的输尿管壁段结石若伴有少量积水,结石周围可见无回声黑色围绕,中心结石为强回声亮点,有如鸟眼,或谓“凤眼”征象。

3.无输尿管积水的结石 须确定结石在输尿管腔内,应排除输尿管外的病变,如静脉石、阑尾粪石、腹腔淋巴结钙化等。

六、输尿管开口囊肿

又称输尿管囊肿,膀胱内输尿管囊肿等。输尿管开口囊肿是超声诊断常用的名称,严格地讲应叫做输尿管黏膜脱垂。

【声像图特征】

1.膀胱腔内出现囊状结构,形态规则,类圆形,表面平滑,突入膀胱腔内。膀胱腔内的囊状结构为此病的特征。

2.囊状结构部位可位于输尿管开口位置,囊肿多为单发,也有双侧发病病例。

3.体积大小适当的囊腔可见节律性大小的变化,与输尿管蠕动节律一致。

4.如囊腔内合并结石或肿瘤,可有相应的声像图表现。

5.输尿管黏膜脱垂可以合并有患侧的输尿管积水,肾积水,也可以有该侧的重肾畸形。

七、输尿管肿瘤

【声像图特征】

1.患侧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积水扩张,肾积水。

2.输尿管积水扩张的末端可见异常团块,腔内的异常团块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软组织类型。

3.有输尿管壁的侵犯、破坏,有利于输尿管癌的诊断。

4.另有输尿管肿瘤发生于输尿管末端,但肿瘤向下、向外生长,于输尿管开口处向膀胱腔内突出,瘤体堆积于输尿管开口周围,如膀胱肿瘤,须加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