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合方医案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合方医案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为阳明热盛,寒困太阳肌腠之二阳合病。方中白虎汤辛寒清热,生津止渴,以清阳明之里热;桂枝辛温,散寒疏风,导邪外出。 白虎加桂枝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皆为疟病之热盛证。证属表虚而里热,治以两解表里,与白虎加桂枝汤:上药服3剂热退,恶心呕吐止,自汗盗汗减。予以生石膏30克,知母30克,炙甘草10克,粳米20克,桂枝5克。

【证象】 先热后寒,热多寒少,骨节疼烦,时时作呕,口渴心烦,或有头痛,汗出不畅,脉弦而数。

【证质】 阳明热盛,寒困肌腠。

本方证为疟病之温疟证。疟邪挟热内盛于阳明,则见其脉如平,脉弦而数,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时时呕吐,口渴心烦;寒邪外困于太阳肌腠,故见骨节疼痛,烦扰不安,或有头痛,汗出不畅。以上为阳明热盛,寒困太阳肌腠之二阳合病。

【证治】 清热生津,解肌散邪。

【证方】 白虎加桂枝汤方(图3-2):

图3-2 白虎加桂枝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用以上5味,以水1 000毫升,煎取150~200毫升,去渣,分2次温服。

按:白虎加桂枝汤,即白虎汤加桂枝而成。方中白虎汤辛寒清热,生津止渴,以清阳明之里热;桂枝辛温,散寒疏风,导邪外出。

【类证辨析】 白虎加桂枝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皆为疟病之热盛证。但后者为表里俱热,气阴两伤之瘅疟,证见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脉数。治以清热益气生津;而前者为温疟兼有表邪,证见热多寒少,骨节疼烦,时时欲呕,脉弦数,治以清热生津,解肌发表。

【临床运用】 本方证常见于风湿热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枯草热,粒性细胞增多症,异位性皮炎,荨麻疹病症等。

【现代研究】 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与抗疟等作用。

【医案选例】

(1)吕某,女性,18岁。本院家属,1965年6作17日初诊。1个月来发热,自汗盗汗,恶心或呕吐,头晕头痛,两膝关节痛,口干思饮,苔白腻,舌红,脉弦滑数。证属表虚而里热,治以两解表里,与白虎加桂枝汤:

生石膏60克,知母18克,炙甘草6克,生山药10克,桂枝10克。

上药服3剂热退,恶心呕吐止,自汗盗汗减。他医用补中益气治疗,又大汗不止,而静脉补液。又改用上方原方治疗则诸症渐已。

(胡希恕医案)

(2)某男,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多饮,面赤气粗,身微汗,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洪大而数,体温39.5℃。予以生石膏30克,知母30克,炙甘草10克,粳米20克,桂枝5克。

1剂后热退,病愈。

(周汉清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