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象】 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证质】 胸阳不振,痰浊上逆。
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是胸痹病的典型证候。由于胸阳不振,饮邪上乘,阳虚邪闭,胸背气机闭阻不通,故胸背疼痛,短气;气闭胸中,肺失肃降,则喘息咳唾。胸痹诸症中,当以胸背疼痛,短气为辨证要点。而喘息咳唾一症,也可见于肺痈、肺胀等疾病中。“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是借脉象阐述胸痹的病机。“寸口脉沉而迟”,为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之征;“关上小紧数”,即关脉弦之意,主中焦停饮,阴寒内盛。由此可见,本方证的证质当为上焦阳气不足,中焦寒饮内盛,饮邪上乘,痹阻胸阳所致。
【证治】 通阳散结,豁痰下气。
【证方】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图8-1)。
用以下3味,以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渣。分2次温服。
按:方中栝蒌(瓜蒌)甘寒滑润,宽胸涤痰;薤白辛温通阳,疏滞散结,豁痰下气;白酒通阳宣痹,载药上行。诸药同用,使饮邪得去,阳气宣通,则胸痹诸证自除。
图8-1 栝蒌薤白白酒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又按:汉时白酒应为米酒,现代临床多用高粱酒或绍兴黄酒代之,较汉时米酒,醇度甚高,其通阳之力也为之倍增,故用量宜小,临床上一般用1杯,或30~60毫升,与水同煎即可。
【类证辨析】 栝蒌薤白白酒汤证与栝蒌薤白半夏汤证,均属胸阳不振,痰饮上乘证。前者属胸阳不振,饮邪上乘,以胸背痛,短气,喘息咳唾为主证;但后者其方为前方再加半夏而成,其证为痰饮较甚,以短气不得卧,心痛彻背为特征。
【临床运用】 本方证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非化脓性肋骨炎,风气病,肺心病,肋间神经痛,渗出性胸膜炎,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抗缺氧作用、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减弱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医案选例】
(1)周某,男,25岁。因怕冷,发热,右胸剧痛,咳嗽,而来门诊。诊见:体温38.5C,脉搏101次/分,血压120/80mmHg,右胸部突起,第二肋以下呼吸音、语音均消失,心脏、气管、纵隔左移,抽出50毫升浅黄色液体,送检呈瑞氏反应阳性。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治用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瓜蒌)实50克,薤白20克,水煎后加白酒(60毫升)一小杯。早、晚各服1次,连服10剂痊愈。1个月复查未见异常。
(李书华医案)
(2)惟劳力伛偻之人,往往病胸痹,予向者在同仁辅元堂亲见之。病者但言胸背痛,脉之,沉而涩,尺至关上紧,虽无喘息咳吐,其为胸痹,则确然无疑。问其业,则为缝工。问其病因,则为夜伛偻制裘,裘成稍觉胸闷,久乃作痛。予即书栝蒌薤白白酒汤授之。
方用:栝蒌15克,薤白9克,高粱酒1小杯。2剂而痛止。
翌日,复有胸痛者求诊,右脉沉迟,左脉弦急,气短。问其业,则亦缝工,其业同,其病同,则脉大同而小异,予授以前方,亦2剂而瘥。盖伛偻则胸膈气凝,用力则背毛汗泄,阳气虚而阴气从之也。
(曹颖甫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