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旋覆花汤证

旋覆花汤证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旋覆花汤证与枳实薤白桂枝汤证,均有胸胁痞闷不舒之证。曾以“慢性肝炎”住院治疗3个月,而胸闷痛加重,某医院又以“神经官能症”医治罔效。处方:6月1日二诊,服用上药后症状减轻,上方加柴胡10克,莱菔子15克,丹参30克,3剂。6月5日三诊,诸证悉除,嘱服五加片,以巩固疗效。顽固胃痛18年,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身瘦体弱,饮食减少求治。

【证象】 肝着:胸胁痞闷不舒,胀痛,刺痛,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

【证质】 阴寒犯肝,气血瘀滞。

按:本方证为邪气犯肝,条达疏泄失职,以致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肝的经脉又布胁络胸,故胸中气机不利,可见胸中痞塞满闷,甚者胀痛或刺痛;若以手按揉或轻叩捶打胸胁,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行通而病痛稍减,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肝者起病之初先在气分,故可以饮热物,胸阳得以宣达,气机得以畅利,胸中痞结等症可以缓解;若病已涉及血分,肝经经脉瘀滞,即使饮热也无济于事,只能用汤药调理。

【证治】 行气活血,通阳散结。

【证方】 旋覆花汤方(图10-1):

用以下3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顿服。

按:旋覆花咸温,温通肝络而散结气;葱辛温,通阳散寒,行气散结;佐少许新绛,行血活血,化瘀通络。三者合用,共奏行气活血,通阳散结之效。

图10-1 旋覆花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类证辨析】 旋覆花汤证与枳实薤白桂枝汤证,均有胸胁痞闷不舒之证。前者病名肝着,痛因为肝阳不足,风寒湿邪痹阻肝经,使肝经经脉气血瘀滞,着而不行,以胸中痞塞满闷,甚则胀满刺痛,喜按捶打为主证;后者病名胸痹,病因为胸阳不足,胁下痰饮之邪上乘阳经,羁留胸中,病势部由胸膺部扩展到胃脘两胁之间,致使胸满,心中痞,胁下逆抢心为特征。

【临床运用】 本方证可见于肋间神经痛,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囊肿,慢性胃炎,冠心病,肺心病,月经不调,痛经,妊娠行人工流产术后腹痛,漏下不止,产后腹痛,男子乳癌等。

【现代研究】 本方具镇痛作用,抗菌作用,活血化瘀作用等。

【医案选例】

(1)杨某,男,32岁,干部。1984年5月21日初诊。主诉:胸部闷痛1年余,头晕目眩,两胁隐痛,常用手捶胸则解。曾以“慢性肝炎”住院治疗3个月,而胸闷痛加重,某医院又以“神经官能症”医治罔效。现症烦躁易怒,纳差失眠,胸闷叹息,两胁胀满,脘腹微胀,二便自调,脉象弦紧,舌质淡苔白。辨证:胸胁胀痛,常喜捶胸为肝郁气滞,脉络不通之肝着病。病久不愈,肝气横逆,故时痛攻心。治以疏肝降气,温通脉络。处方:

旋覆花15克(包),红花10克,葱茎半尺3根,3剂水煎服。同时用复方人参注射液肌注,每日2支。

6月1日二诊,服用上药后症状减轻,上方加柴胡10克,莱菔子15克,丹参30克,3剂。6月5日三诊,诸证悉除,嘱服五加片,以巩固疗效。

(孙忠年医案)

(2)卢某,50岁。顽固胃痛18年,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身瘦体弱,饮食减少求治。初诊:胸胁作痛,喜按,喜热饮,肝着之候也。

旋覆花30克,茜草6克,火葱14茎整用(四川葱子较小者,名为火葱)。初次煎好,分2次服之:

二诊:服上方胸痛喜按之证减轻,仍喜热饮,大便曾解数次,肾囊微觉冷湿,服前方加味治之:

旋覆花18克(包),茜草5克,干姜12克,云苓12克,炒枳实6克(打),火葱7茎整用。服2剂。

以后始终以旋覆花汤为主,配合枳术丸、栝蒌薤白汤、《外台秘要》茯苓饮、六君子汤等,计十诊,肝着痊愈。

(吴櫂仙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