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半夏汤证

小半夏汤证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小半夏汤证与小半夏加茯苓汤证、生姜半夏汤证、半夏干姜散证,均因饮停中焦而见呕吐或干呕、呃逆,同用半夏及姜,但四者证质略有差异,故证象有别、剂型不同,服法各有其特点。小半夏汤证,其证质为胃有停饮,胃气上逆。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其证质为饮停于胃,上逆于胸膈。拟小半夏汤主之。

【证象】 支饮:呕吐,唾多清水稀痰,口不渴,或脘痞,苔白滑,脉弦滑。

【证质】 胃中停饮,胃失和降。

按:临证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胃中停饮,胃失和降是呕吐的重要证质之一。呕吐易于伤耗津液,因此,呕吐过后常出现口渴。若因痰饮内停致呕吐者,则是随呕去之征兆。据此可以判断病将向愈,相反,若呕吐后却不渴,则知其水饮较盛,仍停蓄心下,呕吐虽行排除部分水饮,但饮邪并未能尽去,饮为阴邪,故口淡不渴,患者仍当有恶心泛泛欲呕;或呕出清水稀涎,或脘痞等证。

【证治】 化饮降逆,和胃止呕。

【证方】 小半夏汤方(图11-10):

用以下2味,以水7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渣。分2次温服。

图11-10 小半夏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按:方用半夏辛温质燥体滑,温燥化饮,降逆止呕;生姜辛温芳香,温中化饮,和胃止呕,并解半夏之毒。两药相合,共奏化饮降逆,和胃止呕之功。

【类证辨析】 小半夏汤证与小半夏加茯苓汤证、生姜半夏汤证、半夏干姜散证,均因饮停中焦而见呕吐或干呕、呃逆,同用半夏及姜,但四者证质略有差异,故证象有别、剂型不同,服法各有其特点。小半夏汤证,其证质为胃有停饮,胃气上逆。在痰饮病中,心下支饮,胃气上逆而作呕;在黄疸病中,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热除必哕;或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其证治为和胃止呕,散饮降逆,方中半夏与生姜同煎,分温再服,重在降逆止呕。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其证质为饮停于胃,上逆于胸膈。证见:卒呕吐,心下痞满,目眩,心悸,甚证较小半夏证为重,故于小半夏汤中加茯苓以健脾化湿,导饮下行,兼以宁心安神。生姜半夏汤证,其证质为寒饮搏结上中焦,阳气被遏,气机升降失常,而见胸中烦乱至极,似喘不喘,似呕非呕,似哕不哕等证,其治则散寒逐饮,方中后下生姜汁,其目的重在散饮,药须小量多饮冷服,是“治寒以热,凉而行之”,以防顿服药量大而反致呕,通过多次服药,使药性持久,寒邪渐散。半夏干姜散证,证质为中阳不足,津液不化而为痰涎,随胃气上逆,出现干呕吐逆,吐涎沫等证,治则温中止呕;方中用干姜,取其守而不走之功,温胃散饮,降逆止呕,药为散剂,顿服之,以速取温阳守中之效。

【临床运用】 本方证可见于急、慢性胃炎,幽门不全梗阻,幽门水肿,胃术后排空障碍,慢性肝炎,梅尼埃病,慢性支气管炎,妊娠恶阻,食物中毒等。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促进胃排空作用,消除幽门水肿,解除胃痉挛等作用。

【医案选例】

(1)王某,女,53岁。1963年5月10日初诊。眩晕3天,呕吐频繁,呕吐物俱是清水涎沫,量多盈盆,合目卧床,稍转动便感觉天旋地转。自述每年要发数次,每次发作长达月余,痛苦不堪,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症”。刻诊:见形体肥肿,苔薄白而腻,脉沉软滑。此水饮停胃,浊邪僭上,清空不清。法当和胃化饮,饮化浊降则诸症自消。处方:

制半夏12克,生姜10克。2剂。

5月13日复诊:眩晕、呕吐均止。原方加茯苓12克,续服2剂,并予丸方(二陈汤加白术,姜汁泛丸)常服,以求巩固。随访2年,未发作。

(陈嘉栋医案)

(2)赵某,女,32岁。1999年6月14日初诊。患者素有慢性胃病,经中医诊治,一年来未曾复发。昨天因天气炎热,心情烦躁,昨晚喝冷饮2杯,开着空调入睡,今晨自觉头晕目眩,如坐舟车,耳堵且鸣,恶心欲呕,动即呕吐,吐出物皆为清水痰涎,身倦乏力,懒于睁眼,以合目卧床稍舒。刻诊:舌淡苔滑,脉沉弦滑,此水饮内停,胃气上逆之证。拟小半夏汤主之。处方:姜半夏15克,生姜30克。2剂。

6月16日二诊:按上方服1剂,头晕目眩,呕恶频吐,耳堵耳鸣,减其大半;2剂后,诸症均消,胃脘尚堵,纳呆不甘,舌淡苔薄,脉沉弦。再疏香砂六君子汤而病愈。

(陈燮梅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