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半夏汤证

大半夏汤证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大半夏汤证与小半夏汤证,均属寒性呕吐。方用大半夏汤:半夏15克,高丽参15克,白蜜30克。嘱以蜜水1 000毫升,扬300余遍,加半夏、高丽参煎为300毫升,频频呷服。病因年高久病,胃气虚弱,脾失健运,痰饮内停,肠中津枯。欲扶其正而虑助其痰,欲祛其痰而恐津更枯,欲润其燥而惧呕更著,病极棘手,拟大半夏汤试服。

【证象】 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不消化食物,心下痞闷,大便燥结如羊屎状,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虚无力。

【证质】 中焦虚寒,胃失和降。

按:本方证为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失调,不能腐熟食物,故见食谷不下而吐。其特点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此名“胃反”。胃气以降为顺,今胃气虚弱,虽能纳食,但不运化,当降失降,宿谷于胃,脾不转输于大肠,大肠津液匮乏,虚气上逆,故见胃逆,心下痞闷,大便燥结,神惊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虚等证。

【证治】 补虚和胃,润燥降逆。

【证方】 大半夏汤方(图16-6):

图16-6 大半夏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用以上3味,以水1 200毫升,和蜜扬之十数遍,煮取100毫升,去渣。分2次温服。

按:本方以半夏为主,和胃降逆止呕;人参补益脾胃,气阴双补;白蜜生津润燥,且防半夏温燥耗阴。三药相合,补虚和胃,润燥降逆。

【类证辨析】 大半夏汤证与小半夏汤证,均属寒性呕吐。但后者以膈间支饮,呕吐清水,谷不得化为主证,此为寒饮上逆实证;而前者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证,证属虚寒性胃反,此气虚津伤胃气上逆所致。

【类证辨析】 本方证可见于神经性呕吐,幽门水肿性呕吐,幽门梗阻或不全梗阻,贲门痉挛,胃扭转,溃疡病,化疗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妊娠恶阻等病症。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健胃作用,镇静、镇痛作用。

【医案选例】

(1)某患者,因枪伤后做腹部手术,术后因肠粘连又先后6次手术治疗,但效果不佳,经常腹痛呕吐迁延10多年。诊见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呕吐物无臭味,大便干结,七八日一行,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虚而弦。当属虚寒胃反。治宜补虚润燥。方用大半夏汤:

半夏15克,高丽参15克,白蜜30克。嘱以蜜水1 000毫升,扬300余遍,加半夏、高丽参煎为300毫升,频频呷服。

先后服用13剂治愈。8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胡遵达医案)

(2)王某,男,65岁。1976年5月27日诊。呕吐不食,食则良久吐出,夹有痰饮,大便10余日未行。口干思饮,形体消瘦,已2个月余。某医院做胃肠钡剂造影,诊为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诊见精神委靡,言语无力,舌质淡红而干,脉细弱。病因年高久病,胃气虚弱,脾失健运,痰饮内停,肠中津枯。欲扶其正而虑助其痰,欲祛其痰而恐津更枯,欲润其燥而惧呕更著,病极棘手,拟大半夏汤试服。方用:

姜半夏15克,红参10克。水煎取汁,兑服白蜜60克,少量多饮,频频饮服。

3剂后,呕吐渐止,大便亦通,胃气复苏,肠燥得润,转危为安。继用原法调理将息,吐止便畅,体弱渐复,终获痊愈。

(张谷才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