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象】 水血俱结:少腹胀满隆起如敦状,小便微难而口不渴,或少腹满痛拒按,按之有块,甚至二便不通,舌质紫暗,苔黄或黄腻,脉沉而涩。
【证质】 水与血并,结在血室。
按:妇人少腹满,有蓄水与蓄血之不同,若满而小便自利为蓄血;若满而不利,口渴为蓄水。今少腹胀满,其形高如敦状,小便微微难而不渴,又发生在产后,是胞中胎水未尽下,与恶血混杂而结在血室,故断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舌脉皆为水与血结的征象。
【证治】 破血利水,养血扶正。
【证方】 大黄甘遂汤方(图21-5):
图21-5 大黄甘遂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用以上3味,以水300毫水,煮取100毫升,去渣。一次顿服,其血当下。
按:本方重用大黄逐瘀攻下泻热;甘遂攻逐水饮;以其发生在产后,故配以阿胶滋阴养血,顾护正气。三药合用,攻补兼施而以攻为主,破血利水,逐瘀散结而无伤正之虞。故可用于产后正虚,水与血瘀结在血室之重证。方后要求此方煎成,一次顿服,取其集中药力,峻逐水血之意。
【类证辨析】 大黄甘遂汤证与下瘀血汤证,均为瘀血结于下焦。下瘀血汤证是瘀热内结,证以小腹满痛,拒按,按之有硬块,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特征;而大黄甘遂汤证,为水血俱结于血室而阴血不足,证以少腹胀满特甚有块,小便不利而不渴为主证是其区别。
【临床运用】 本方证可见于产后感染,恶露不下,产后栓塞性静脉炎,闭经,急性盆腔炎,附件炎等病症。
【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炎与镇痛等作用。
【医案选例】
(1)李某,女,26岁。1970年11月就诊。第一胎足月横位难产,产后3日,除小腹微胀微肿外,别无不适。后腹胀日重,疼肿加剧。诊脉沉涩,舌质红暗苔滑,腹部压迫难受,少腹与脐周隆起,如孕六七月状。从脐的右上部至脐的左下部有一隆起斜条,按之硬。小便不利,滴漓可下,尚不甚急迫。拟方:
川军10克,甘遂4.5克,阿胶10克。
1剂煎服,服后小便有所增加,仍无大进展。药既稍效,增量而再进。川军30克,甘遂6克,阿胶12克,木通15克,1剂。服药后,一日夜尿量大增,腹消而愈。
(宋同勋医案)
(2)钟某,女,43岁,农民。患者闭经3月余,腹部膨隆,状如十月怀胎,曾经数医诊治,且时减时复,求治于余,诊时见其患者形体尚充实,惟面色萎黄,腹大如臌,呕吐频繁,小便不利,大便稍结,时腹部隐痛,不欲饮食,睡眠不实,舌质偏红,苔白,脉沉缓。审前服之方,皆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之类,且服用半月余,病情全无更动。乃详辨之,诊为血水并结于血室之《金匮方略》大黄甘遂汤证,施血水并攻之法。
大黄15克,阿胶(烊化)50克,桃仁、甘遂各10克。1剂。
晚间服药,至夜半时,腹中剧痛,约半小时后,前阴排出大量淡红色血水,其痛即解,腹胀亦随消。原方减量复进1剂,又排出血水若干,腹部膨隆基本消除。
复诊:服药后月经即来潮,经量较多且挟有血块,头晕乏力,自汗畏寒,苔薄质淡,脉沉而细,改拟健脾益气,温中复阳之方调理之,予归脾汤合四逆汤加减数剂获痊愈。
(谢胜臣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