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可追溯到《内经》及更早。胸痹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本脏》篇说:“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心痛”一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载有:“足少阴温(脉):出内踝(娄)中,……其痛、……肝痛,心痛,犯心……”,《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臂少阴脉起于臂两骨之间,……是动则病;心痛益(噫)渴欲饮,此为臂蹶(厥)……”。《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灵枢·五邪》篇云:“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标本病传论篇》亦云:“心病先心痛”。《灵枢·厥病》云:“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素问·脏气法时论》对心痛的部位和症状作了论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指出心痹的病因是血脉痹阻,淤滞不通。其痛部位在胸中、胁下,并放射到肩胛间及两臂内侧,类似现代医学中的心绞痛。《素问·调经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则指出了因寒致瘀致心痹的病机。《灵枢·厥病》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难经·六十难》:“其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心痛间,动则痛益甚”,“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息”。清·林琴《类证治裁》中也记载:“真心痛,……猝大痛,无声,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这里所指的近似现代医学中的心肌梗死。
《金匮要略》对胸痹心痛立专篇论治,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开篇即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张仲景又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更进而指出了具体治法,“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诸病源候论·心痛候》说:“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或发病不死。”《诸病源候论·喉心胸病诸候》分列“心痹候”和“胸痹候”,认为“心里幅幅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胸痹之候,则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否急痛,……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秦景明在《症因脉治·胸痛论》中说:“歧骨之上作痛,乃为胸痛。”说明胸痛是胸痹之主症。《医学入门》说:“真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主,一日即死;厥心痛,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邪犯之支络;所谓厥者,诸痛皆少阴厥气上逆,痛极则发厥也”。《医门法律》中说:“厥心痛,手足厥而通身冷汗出,气微力弱。”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真心痛与厥心痛等共有的“症状”是心痛。
《类证治裁·胸痹》:“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夫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而后清气转运,布息展舒,胸痹之脉,阳微阴弦,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则为心痛。以《金匮》《千金》均以通阳主治也。”
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痛。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在诸痛门中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活血理气止痛治死血心痛。清代陈念祖《时方歌括》用丹参饮活血行气治疗心腹诸痛。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治胸痹心痛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解放以后,尤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胸痹研究日趋深入,首先统一了病名,广泛继承古代理论,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活血化瘀法、芳香温通法及益气活血法治疗胸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
在古代医家对胸痹心痛研究的基础上,现代医家应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冠心病中医病证的范畴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与冠心病相应的中医病证名称。如顾京琰指出,胸痹常为胸闷胸痛并见,以胸闷为主,相当于冠心病轻度或非典型心绞痛或某些急性心肌梗死;心痛以胸中痛为主症,其痛有定处,多在胸膺两乳之间,即膻中周围,亦可涉及肩及两臂内侧等处,尚有久心痛,均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疼痛较甚而常伴手足厥冷或汗出者名曰“厥心痛”,甚者类似真心痛,相当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部分属于急性心肌梗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