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虫类药物治疗胸痹心痛。虫类药物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血脉经络,这一特点恰与心主血脉之理相一致,因此能针对胸痹心痛之痰瘀痹阻脉络之病机,发挥其治疗作用。虫类药物治疗胸痹心痛,特异性强,功效全面,具有植物药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具体辨治如下。
1.心血瘀阻型 症见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纡曲青紫,脉沉涩或结代。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本型应重用水蛭、虫等,作为方中君药,入煎剂一般10~15g,研粉冲服,可用5~8g;若疼痛剧烈,可在方中再加入蜈蚣4~6条,全蝎10~15g,以镇痉止痛。常用方:水蛭12g,虫8g,赤芍、川芎各15g,丹参24g,桃仁、炒延胡索、五灵脂各12g,檀香10g,甘草5g。水煎服。
2.痰浊壅塞型 症见胸闷隐痛,气短喘促,脘痞痰多,舌质白腻,脉滑。本型因痰浊阻滞,致使气机不畅,故治以宽胸化痰,理气止痛。应用虫类药物为方中臣药,如僵蚕、地龙等功善化痰通络,清热痉。常用方:瓜蒌30g,清半夏12g,僵蚕15g,地龙、檀香、炒延胡索、川芎各12g,甘草3g。水煎服。
3.气虚血瘀型 症见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懒言,动则加剧,舌质淡黯或有瘀斑,脉弱而涩或结代。本型治当补益心气,散瘀止痛。虫类药物可作方中佐药,如用地龙、九香虫等理气行血止痛。因气以通为贵,故补气药须佐理气之品,方能补而不滞,发挥“气为血帅”的生理作用。常用方:生黄芪60g,当归尾6g,川芎15g,地龙10g,九香虫6g,葱根20g,水煎服。
4.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型 症见心胸隐痛,时作时止,久治不愈,心悸心烦,倦怠乏力等,舌体胖,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细弱或结代。本型治当益气养阴,通络止痛。此证属久病入络,用一般药物难以取效,可用虫类药物为方中使药,搜剔络道,引诸药直达病所,以期显效。如用蜈蚣、穿山甲等,但用量宜小,缓缓图之。常用方:生黄芪、童参、麦冬各30g,赤芍15g,檀香12g,丹参30g,砂仁、穿山甲(代)各6g,蜈蚣1条。水煎服。
临床上除辨证用药外,还应根据病情的轻重,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提高疗效。如胸痹心痛发展到真心痛,此时病情危重,多出现元气耗脱,心脉痹阻的征候,治疗应在重用人参等大补元气药物的同时,重用水蛭15g,蜈蚣4条,以活血化瘀,搜剔络道,镇痉止痛,常获显效。亦可同时用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水蛭注射液静脉点滴。
此外还要根据病情缓急选好给药途径,做到慢病缓给,急重病快给,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药效,据胸痹心痛的病情分为如下3期。
1.胸痹心痛缓解期 心痛每周最多发作1次,并且疼痛程度较轻,范围很小。平素略感胸闷气短,此期应常服片剂、散剂或胶囊等成药。以使病人服药方便、持久。如自制四虫片与他药配伍应用,每获显效。
2.胸痹心痛发作期 每周或每天疼痛发作2次以上或数月无心痛,突然爆发剧烈心痛,且疼痛范围广,伴随症状多,此时多用汤剂治疗,可将虫类药研粉配于辨证施治的方药中冲服,往往起效迅速。
3.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 此期疼痛剧烈,病可危急,应用起效快、作用强静脉或肌内注射剂型的药物,疗效最为理想,应用方法如上述。或者口服汤剂与静脉注射配合使用,以便达到治病救急的目的。
病案举例:周某,男,56岁。2004年2月3日初诊。胸痛10余年,加剧3天。13年前因突然胸中剧痛,憋闷窒塞,气短喘促,大汗淋漓。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住院治疗65天,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诸症消失出院,一直正常工作。3天前因劳累而突然发作剧烈胸痛,日发3次,含化硝酸甘油后缓解,疼痛持续3~5min,伴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心烦少寐,纳呆食少,舌质黯红,苔白腻,脉弦细数,偶有结代。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偶发室性早搏。诊断:中医: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痰瘀内阻。西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法:益气养阴,祛瘀化痰,通络止痛。方药:生黄芪30g,人参12g,麦冬、全瓜蒌各30g,水蛭10g,僵蚕、檀香、砂仁、石菖蒲各12g。水煎服,1日1剂。同时,用参麦注射液(三九制药厂)60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用药10天诸症消失,停静脉用药,继服中药汤剂,上方加丹参15g,又继服药20天后,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较前明显好转;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遂停用汤剂,改服成药,心可舒片5片,每日3次,四虫片5片,每日3次,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