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血益气汤(曹利平方)

活血益气汤(曹利平方)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本应着眼于补,治标应着眼于通。谢老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用活血益气汤治疗冠心病采取通与补并用的原则,“通”用活血化瘀,“补”用补气温阳,并随症加减,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剂。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冠心病改变。前方随证加减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

【组成】 枳壳、桔梗、红花、桃仁、赤芍、川芎、柴胡、牛膝、当归、生地黄、生甘草各10g,黄芪30~60g,桂枝10~15g。

【方解】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黄活血养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桔梗入肺经,甘草缓急,通百脉以调和诸药,桂枝温通心阳。治本应着眼于补,治标应着眼于通。黄芪可益气升阳,恢复心脏细胞活力,故适用于冠心病,且以本虚为主的患者,本病所表现的胸闷痛、舌质紫暗,系因虚而致瘀,气虚不运,胸阳不振,而致寒凝血涩,心脉痹阻。活血益气汤在药物配伍中有三大特点,第一气血兼顾,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理气药为辅,寓行气与活血之中;第二,活中寓养,使活血不耗血,瘀去正不伤,理气不伤阴;第三,升降同用,以宣畅气机。根据中医学“气滞则血瘀”的理论,本方在活血化瘀之药中配以补气之品,符合“气行则血行”的治疗原则。谢老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用活血益气汤治疗冠心病采取通与补并用的原则,“通”用活血化瘀,“补”用补气温阳,并随症加减,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剂。

【加减】 伴心悸甚加西洋参10g(另煎兑服),便秘者加瓜蒌30g,双下肢浮肿加车前子30g,心前区发作性疼痛呈针刺样加延胡索10~15g,水蛭10g,三七粉3~6g(冲服)。未服用降脂药者加用焦山楂、决明子各15g。

【主治】 活血化瘀,益气通阳。适用于冠心病,且以本虚为主的患者。

【验案】 宋某,男,62岁。1998年12月15日就诊。主诉心前区闷痛,气短,反复发作3年并逐渐加重,患者心前区闷痛,每天发作2~3次,活动、劳累或受冷后加重。服用复方丹参滴丸可缓解。常伴有头晕、周身疲乏、双下肢沉重、血压17/11.5kPa,心律齐,心率82/min,舌质暗边尖有瘀点,口唇色暗,苔白,脉弦细。心电图检查:T波、Ⅰ、aVL、V4,V5低平,ST段V7、V8呈水平下移0.1mV。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冠心病改变。血脂检查,胆固醇6.3mmol/L,三酰甘油1.9mmol/L,西医诊断: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心痛。治宜:活血化瘀,益气通阳,方用枳壳、桔梗、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柴胡、牛膝、生地黄、生甘草、桂枝、延胡索各10g,黄芪30g,三七粉3g(冲服),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服药3d后,心前区闷痛明显减轻,每日发作1~2次可自行缓解,继服1周后,心前区闷痛未发作,疲乏、双下肢沉重感消失,连续服用4周,复查心电图T波Ⅰ、aVL、V4、V5低平较前改善,ST段、V7、V8水平型下移恢复正常。前方随证加减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