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指感染、理化、免疫或遗传等原因引起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的破坏而引起的中等大小的支气管不正常扩张。
一、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病因】
总体来说,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可归结于下面两个因素:
1.感染的持续刺激。
2.气道阻塞、支气管引流功能损害和防御功能的缺损。
两种因素可以同时存在,互为因果。
【常见症状】
1.支气管扩张症一般都在幼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如麻疹、百日咳,许多人可伴有鼻窦炎,成为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一个原因。反复气道感染后出现支气管扩张症的典型症状,如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感染加重时可以出现发热、胸痛、盗汗、食欲减退,并伴有痰量的增多,每日可达数百毫升,痰液呈黄绿色脓性,常带臭味。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或反复发作致肺功能受损者可以出现喘息,部分病人仅表现为反复咯血,平素无咳大量脓痰的病史,多出现于上叶结核引起支气管扩张,相对于大量脓痰的湿性支气管扩张,仅表现为咯血的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而无咳嗽、咳脓痰和咯血的病史。
2.支气管扩张症反复发生感染导致病程进行加重,可以出现肺的纤维化、代偿性及阻塞性肺气肿,也可以并发肺脓肿、气胸、胸膜炎。病程晚期可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
3.典型化脓性支气管扩张病情进展或继发感染时,患侧肺部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伴或不伴干啰音,反复咳嗽咳脓痰病人常有消瘦、杵状指(趾),出现并发症时可以伴有相应体征。干性支气管扩张或部分病人可以没有阳性的体征。
【常见治疗方法】
1.尽管支气管扩张的发展呈渐进的过程,但在儿童期接种流感、麻疹、百日咳疫苗,及时控制鼻窦和气道感染、解除气道阻塞和纠正免疫低下因素,对于预防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和发展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2.原发病因的纠正是治愈支气管扩张的希望,如补充丙种球蛋白以纠正选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及时和规则抗结核治疗以尽早治愈肺结核并尽量减少纤维残留病变,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取出异物解除气道梗阻等都能有效阻断支气管扩张的发展。可惜多数支气管扩张难以找到明确的病因。
二、家庭应急处理
1.注意休息,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2.口服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唑,2片,2/d;乙酰螺旋霉素0.2g,3~4/d;或诺氟沙星(氟哌酸)0.2g,2~3/d,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
3.咳嗽频繁且无痰时,可口服喷托维林25mg,3/d;痰黏稠不易咳出时,可口服溴己新16mg,3/d,或行雾化吸入。
4.少量咯血时,可口服维生素K312mg,3/d;或云南白药0.3~0.6g,3/d。
5.大量咯血时,可冷敷颈部,并速送医院救治。
三、家庭护理
(一)常见的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咳嗽无力或痰多黏稠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有关。
3.恐惧 与咯血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 与咯血有关。
(二)解决护理问题的措施
1.清理呼吸道无效
(1)应用一次性痰杯,及时倾倒。
(2)指导病人采取不同体位引流(图1-7),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痰液引流至气管间隙做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同时轻拍患部可以提高引流效果。
图1-7 体位引流
A.左右肺上叶引流位(肺顶部);B.左右肺上叶引流位(肺上前叶);C.右上叶引流位(肺上后叶);D.左肺;E.左上叶引流位(上前叶);F.右肺中叶引流;G.下叶顶部引流;H.左下叶侧底部引流;I.右和左下叶引流(前底部)
每次拍15~20min,2~3/d。注意在饭后2h进行,以避免发生呕吐。如果引流过程中出现咯血、头晕、发绀、疲劳等应及时停止。
(3)嘱病人多饮水。
(4)遵医嘱用抗生素和酶制剂,通过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2.气体交换受损
(1)吸氧。
(2)给病人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3)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进行活动。
3.恐惧
(1)嘱少量咯血病人卧床休息,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侧卧位(图1-8)或头侧平卧位,避免窒息。
图1-8 侧卧位
(2)咯血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更换。
(3)陪伴和安慰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4)帮助病人结识性格开朗的朋友,并鼓励同种病人之间进行交流,介绍好的经验。
4.有窒息的危险
(1)如发现病人咯血征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并让病人侧卧,取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协助其咯出血。无效时可直接用鼻导管抽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解除呼吸道阻塞。
(2)发生大咯血时安慰病人,嘱其保持冷静,不能屏气,将血轻轻咯出。
四、家庭药箱
抗菌药物几乎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在急性期控制细菌感染,减少细菌负荷,阻断支气管扩张的炎症恶性循环。常用的口服抗菌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如为铜绿假单胞菌一般用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严重感染或合并肺实质炎症时可以静脉用药,可以选用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如有阳性的痰培养结果,头孢类可以引起过敏,应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止血药应首选垂体后叶素,该药引起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使内脏血管收缩引起腹痛,便意感增强,也可以出现面色苍白,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头晕,冷汗,因此,应控制输液速度,10滴/min。
五、疾病康复指导
1.心理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出现咯血时常有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应嘱病人勿紧张、急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切勿坐起,以免血块阻塞气道而窒息。
2.饮食指导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等易消化的营养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有粗糙纤维的食物。忌喝开水,可食冷食。咯血后要漱口,避免影响食欲。
3.体位排痰指导
(1)空腹下进行,饭后会引起呕吐。
(2)根据病变选择不同体位引流,2~4/d,每次引流15~30min。
(3)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以免过分增加循环的负担而引发意外。
(4)引流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刻板执行。
4.咯血指导 大咯血有窒息先兆时,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位(图1-9),迅速用吸痰器吸出血块;已窒息者可将病人倒立拍背,使血块排出;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证呼吸道畅通。
图1-9 头低脚高位
5.预防保健指导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避免烟雾、灰尘、刺激性气体;勿吸烟、喝酒;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