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部分病人起病后,瘫痪和感觉障碍的水平均不断上升,最终甚至波及上颈髓而引起四肢瘫痪和呼吸肌麻痹,并可伴高热,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称为上升性脊髓炎。以下主要介绍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一、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由于某些病毒感染所致,或感染后的一种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有的发生于疫苗接种之后,以青壮年多见。病前数天或1~2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起病急,常先有背痛或胸腰部束带感,随后出现麻木、无力等症状,多于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症状。
【常见症状】
1.运动障碍 以胸髓受损害后引起的截瘫最常见,如颈髓受损则出现四肢瘫,并可伴有呼吸肌麻痹。
2.感觉障碍 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和躯干的各类感觉均有障碍,重者完全消失。
3.自主神经障碍 脊髓休克期,排尿功能丧失,尿潴留,膀胱积尿量可达1 000ml以上;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呈不自主地外溢,谓之充盈性尿失禁。如病变继续好转,可逐步恢复随意排尿能力。此外,脊髓休克期尚有大便秘结、损害平面以下的躯体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苍白、发凉、立毛肌不能收缩;休克期过后,皮肤出汗及皮肤温度均可改善。
【常见治疗方法】
1.抗炎 早期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7~10次1个疗程。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2.脱水 脊髓炎早期脊髓水肿肿胀,可适量应用脱水药,如20%甘露醇静滴。
3.改善血液循环 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静滴,7~10次1个疗程。
4.改善神经营养代谢功能 B族维生素、维生素C、ATP、辅酶A、胞磷胆碱等药物口服,肌注或静滴。
二、家庭应急处理
当发现患有急性脊髓炎时,一定要稳定病人情绪,并送入就近医院积极治疗。
三、家庭护理
(一)常见的护理问题
1.瘫痪、水肿。
2.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3.呼吸肌瘫痪。
4.感知觉改变,各节段的脊髓损伤都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易出现烫伤、冻伤或输液肿胀。
(二)解决护理问题的措施
1.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及意识的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应鼓励、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必要时可吸痰。
3.对于尿失禁或尿潴留病人,可予留置导尿,应每日清洁尿道口。
4.大便燥结的病人,应保证适当的高纤维饮食与水分的摄取,依照病人的排便习惯,选择给予缓泻药。当病人有便意时,指导并协助病人增加腹压来引发排便,必要时给予开塞露。
5.保持病人床单清洁干燥,如病人出汗多时,要及时更换衣服。
6.保证病人的营养,吞咽困难的病人,可给予留置胃管,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饮食为主。
7.按摩和被动活动病人四肢,鼓励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并对病人的进步给予肯定,增强病人的信心。
四、家庭药箱
(一)家庭常用药物
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B族维生素、维生素C、ATP、辅酶A、胞磷胆碱、20%甘露醇等。
(二)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1.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
(1)作用:有抗感染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临床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2)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即库欣(柯兴)综合征,表现为满月形脸、向心性肥胖、水牛背、皮肤及皮下组织变薄、痤疮、多毛、水肿、易感染等,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2.维生素类药物
(1)作用:属于营养神经类药物。
(2)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很小,一般较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即便久服,也无不良反应,长期特大剂量服用,对胃有一定刺激性,并可导致泌尿道形成胱氨酸、尿酸或草酸盐结石。服用后应多喝水。
3.生化制剂类药物(ATP、辅酶A、胞磷胆碱)
(1)作用:本品能直接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补充、调节、纠正人体的代谢失调。
(2)不良反应:有心脏疾患病人慎用。
4.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
(1)作用: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及血栓形成。有扩充血容量及改善微循环作用。
(2)不良反应: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在静滴时速度应慢。
5.甘露醇
(1)作用:为渗透性利尿药,主要用于脑水肿、急性肾衰竭等。
(2)不良反应: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孕妇忌用。因溶液浓度高,气温低时可析出结晶,可加温后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