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段细胞形态
7.其他细胞 骨髓中还可以见到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纤维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一些退化细胞如退化的淋巴细胞,Ferrata细胞,退化破坏的嗜酸性粒细胞等。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低倍镜检查
1.确定骨髓标本的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意。
2.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3.观察巨核细胞。
4.注意有无异常细胞。
(二)油浸镜检查
1.有核细胞分类计数。
2.观察细胞形态。
(三)检查结果的分析
1.骨髓增生程度通常以骨髓中有核细胞的数量来反映。骨髓增生程度通常采用五级分级法。
表4-2-5 骨髓增生程度5级
2.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段细胞的比例。
3.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的临床意义。
粒、红正常比值:(2~4)∶1。
(四)血涂片的观察
1.白细胞分类计数。
2.注意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
3.约略估计血小板数量及注意其形态有无异常。
4.必要时注意有无寄生虫。
(五)填写检查报告单
三、血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1.原理 血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能分解试剂中的底物H2O2,释出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为蓝色联苯胺,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形成蓝黑色的颗粒,沉着于细胞质中。
2.结果 胞质中无蓝黑色颗粒者为阴性反应。
出现细小颗粒,分布稀疏者为弱阳性反应。
颗粒粗而大密集者为强阳性反应。
3.临床意义 主要用于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呈现弱阳性或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呈阴性反应。
主治语录
POX染色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2.结果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阶段的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及状核),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胞质中出现灰色到棕黑色颗粒,反应强度分为5级,即“-”、“1+”、“2+”、“3+”、“4+”。反应结果以阳性反应细胞百分率和积分值来表示。血涂片染色后,在油浸镜下,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阳性反应细胞所占百分率即为阳性率;对所有阳性反应细胞逐个按反应强度分级,将各级所占的百分率乘以级数,然后相加,即为积分值。
3.参考值 成人NAP阳性率10%~40%,积分值40~80分。
4.临床意义NAP活性可因年龄、性别、应激状态、月经周期、妊娠及分娩等因素有一定的生理性变化。在病理情况下,NAP活性的变化常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表4-2-6 NAP活性变化用于疾病诊断
主治语录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活性明显减低,积分值常为0。类白血病反应的NAP活性极度增高,故可作为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的一个重要指标。
学习提示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活性减低,可作为两者鉴别的参考。
(三)糖原染色
1.原理 糖原染色,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过碘酸能将血细胞内的糖原氧化,生成醛基。醛基与Schiff液中的无色品红结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定位于胞质内。
2.结果 胞质中出现红色者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可呈颗粒状,小块状或弥漫均匀红色。PAS反应的阳性程度通常以强阳性、阳性、弱阳性和阴性来表示。也有用阳性百分率(观察同一类型细胞的阳性细胞率)和积分值来表示。
3.正常细胞的PAS染色反应
表4-2-7 正常细胞的PAS染色反应
四、细胞免疫分型
细胞免疫分型也称细胞免疫标记(表型)检测,它是用单克隆抗体及免疫学技术对细胞膜表面和(或)细胞质存在特异性抗原进行检测,借以分析细胞所属系列,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
1.不同系列的细胞(可用单克隆抗体的不同组合)
(1)识别髓系细胞的抗体有CD13、CD14、CD15、CD32、CD33、CD65、CD91、CD156、CD166等。
(2)识别淋巴细胞系列的抗体有CD1、CD2、CD3、CD4、CD5、CD6、CD7、CD8、CD9、CD10、CD19、CD20、CD52、CD77等。
(3)识别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抗体有CD41、CD42、CD61等。
(4)识别红细胞系列的抗体常用血型糖蛋白A或B。
2.识别不同的淋巴细胞
(1)识别成熟T淋巴细胞抗体有CD2、CD3、CD4、CD7、CD8等。
(2)识别成熟B淋巴细胞的抗体有CD19、CD20、CD22等。
(3)识别NK细胞的抗体有CD16、CD56等。
3.用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1)常用CD3、CD4和CD8单抗检测全T(CD3)细胞,可将外周淋巴器官和血液中T细胞分为:TH(CD4+,CD8-),TS(CD4-,CD8+)两个主要亚群。
(2)CD4+细胞又可分为:TSI(诱导抑制T细胞),表现为CD29低密度表达,CD31+,CD45RA+,CD45RO-;THI(诱导辅助T细胞),表现为CD29高密度表达,CD31-,CD45RA-,CD45RO+。
4.识别没分化阶段的细胞
(1)CD34+、CD90+、Lin-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标志。
(2)CD34+、CD33+为造血干细胞向髓系定向的标志。
(3)CD34+、TDT+、CD10+,CD7+为T淋巴细胞系祖细胞标志。
(4)CD34+、CD19+为B淋巴细胞系祖细胞标志。
5.识别不同功能状态的细胞
(1)记忆T细胞高表达CD45RO,不表达CD45RA。
(2)活化T细胞不表达CD45RA,而CD25、CD2、CD45RO、CD54、CD58等均强表达。
6.有助于对不同系列和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进行分离和研究。
7.可用于各种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分析。
8.可用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一个完全缓解的白血患者骨髓细胞中,若出现CD19、CD22、CD10、CD7、CD5、CD13、CD37、CD34等任何一种抗原阳性同时伴有TBT+则可诊断微小残留病存在。敏感性可高达10-4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