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补体、体液因子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灭活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也参与破坏自身组织或自身细胞而造成的免疫损伤。检测可了解补体功能以及体内免疫反应、免疫损伤等状态。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SLE、1型糖尿病、胰腺瘤、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IgA肾病等。
补体、体液因子或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灭活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也参与破坏自身组织或自身细胞而造成的免疫损伤。检测可了解补体功能以及体内免疫反应、免疫损伤等状态。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检测
1.一般以50%溶血作为检测终点(CH50),灵敏、准确。
2.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
(2)减低: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比增高更有意义。
二、补体C1q检测
临床意义:
(1)增加:见于骨髓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及过敏性紫癜等。
(2)降低:见于SLE和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重度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
三、补体C3检测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肿瘤、排异反应等。
(2)降低:见于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狼疮性肾炎患者。
四、补体C4检测
临床意义:
(1)升高:见于急性风湿热、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关节炎和组织损伤等。
(2)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SLE、1型糖尿病、胰腺瘤、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IgA肾病等。
五、补体旁路β因子检测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肿瘤。
(2)减低:见于肝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