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角色的概念
1.患者的概念 患者(patient)这一术语过去是指患病的人。这是不完善的,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以上在医学上称为疾病的现象,如:脚气、近视、痔、龋齿,但不能把所有的人都称为“患者”。到医院来体检的人,到产科来做产前检查的孕妇,正常分娩的产妇,习惯上被称为患者,但他(她)并非有病(体检可能正常,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又如一些“诈病者”,或因某些原因避入医院者。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原因而未来或不能来就诊者,却不被列为患者统计,但他们是真正的患者。简言之,并非所有患病的人都会去寻求医治而成为“患者”,也并非所有寻求医治的人都是有病的。
本章所指的患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生理、心理的异常变化或阳性体征的出现而导致个体行为变化且得到社会承认的人(包括各种疾病的患者,也包括那些只有“病感”,未发现病理改变的人)。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在一生的旅途中都有暂时承受患者角色的可能,甚至与患者角色终身相伴。这是一个令人惧怕、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角色。当个体从其他社会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或由患者角色转化为其他角色,以及在承受患者角色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可能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而影响康复。
2.患者角色的本质 确立患者角色应从医学和社会学两个方面加以考虑,患病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是患者角色的本质。因此,严格地说,患者角色至少应包括三个要素。
(1)有生理或(和)心理异常:这一要素要求患者角色的扮演者必须是病患者。
(2)得到医学上的确诊及医生或公众的认同:这个要素说明这种病患者必须得到社会尤其是医生的认可,而不是虚假的患者。这种认可不以患者自我承认为前提,也就是说,不管患者个体是否承认自己有病,只要符合医学上的疾病诊断标准就是真实的患者。
(3)有其相应的行为模式:这一要素表明病患者个体必须接受患病的事实,并有特定的病患行为。如果一个人虽然是真实的患者,但出于某些原因(如不愿失去目前的工作或权力)不愿承认患病的事实,并且没有任何疾病行为表现,那么就不能说他(她)已进入患者角色。
总之,只有满足以上三个要素的患者角色才是真实的患者角色,否则就是虚假的或虚构的患者角色。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某种利益无病装病而扮演患者角色者,这部分人中有的是为了不愿承担正常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或义务,如从事义务劳动或特种作业等;有的是为了得到患者所特有的权利,如得到特殊照顾,停工休息等;另一种是被公众赋予患者角色的无病者,如某些科研工作者在迷恋于自己的事业时往往表现出令公众费解的行为而被误认为病态等。
(二)患者角色特征
1.社会角色退位 患者可以免除其常态时的社会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免除的程度可视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而定,如有的患者可获得减轻工作或病假休息的权利,有的患者需要住院接受治疗。此时患者角色在其全部社会角色中占主导或优势地位,原有社会角色退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有的甚至以患者角色取代了其他一切社会角色。
2.角色认同困难 从社会常态角色到患者的角色变化,使得部分患者发生患者角色认同困难。有的患者家庭生活条件优越,人际关系和谐,到了医院产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感叹;有的患者患病前是领导身份,在单位前呼后拥,到了医院,生疏、冷落感油然而生;有的患者正当年富力强,工作诸事顺利,正想大显身手,突遇疾病打击,大叹命运不济、福祸难测。
3.失落感严重 作为自然人,患者感受到疾病的折磨和痛苦的煎熬,失去了健康和快乐;作为社会人,他们又失去了(或暂时失去了)原来社会角色带给他们曾经拥有的东西。在社会工作上,患者失去了原有职位的尊严、社会资源(社会尊敬、经济收入),还会失去因工作而感受到的自己有能力、有贡献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尊、自豪和愉悦的心境。这几方面的失落,会极大地引发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4.自制力减弱 通常个体患病是自己无法自控的,但患病后易产生愤怒情绪。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排长队挂号、长时间候诊、交通不便、气候影响、经济压力、无助、社会歧视等。而难于确诊、治疗的疾病或已有明确诊断却难以治愈的疾病,常使患者因无望而生怒。如果医师对上述诸因素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在接诊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释、说明或鼓励,以化解患者的愤怒,有可能形成医患矛盾。
5.依赖性增加 人一旦生了病,因疾病折磨和活动受限,对家庭亲人和周围环境的依赖性明显增加,人们普遍认为患者是应该被同情和被保护的弱者,大多数患者也认同这一观点,因此,进入患者角色后,患者极易产生对医护人员及亲友的依赖,自我调节、控制能力不同程度下降。在心理上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起来,对自己不能干的事需他人帮助,有时即使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也习惯由他人照顾。
6.不安全感明显 患者的不安全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患者对疾病普遍存在疑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疾病难以治愈,在社会上“恐癌”心理的影响下,一旦病情加重,便担心自己患了绝症;二是患者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害怕别人歧视、嫌弃自己,尤其是得了传染病的患者;三是害怕自己受到冷落。在此心理的作用下,有的人有意无意地表白自己的身份,有的人无端挑剔医护人员的态度,有的人则设法与医护人员拉关系。
(三)患者角色适应问题
一个人由正常的健康状态向患者角色转变,或相反地由患者向常态角色转变时,都会产生一个适应与否的问题,有的人适应较快,有的人适应较慢,有的人适应良好,有的人适应不良等。当个体的角色表现与角色期望不协调或无法达到角色期望的要求时,便可发生角色适应不良。
1.患者角色缺如(淡化) 是指患者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持否认态度,或对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过于忽略等角色行为特征。如有的人自以为平素身体健康,遇有不适撑一下就过去了,结果有可能是拒医拒药,贻误就医时机,甚至参与一些与健康状态不符的超负荷活动,使病情加重,使疾病转归过程受挫等。
2.患者角色强化 指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出现心理反应过度等角色行为特征。他们把疾病的后果看得过于严重,对康复后重返社会角色缺乏信心,担心因失去患者角色而使健康再次受损等。主要表现是:对自己所患疾病过度关心,过于紧张,处处小心翼翼;过度依赖亲友,在康复训练中消极被动;过度依赖医疗环境,不愿出院,不愿从患者角色转为常态角色。患者角色强化的结果,通常是患者个体基本丧失了与自身疾病抗衡的主观能动性,还可能对医护救治的正常秩序造成干扰。
3.患者角色消退 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其他更强烈的情感需求,不顾疾病未痊愈,过早地从患者角色转入常态角色。如某高血压老年患者,得知患肿瘤的老伴想吃青萝卜,偷偷出院跑菜场,因而血压升高。这是“丈夫”角色冲击患者角色,出现患者角色消退。这种情形多发生在疾病的中期。
4.患者角色恐惧 表现为对疾病的过度惧怕、担忧、悲观、厌倦、绝望,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往往四处求医,滥用药物,如果疗效不好,还可能拒绝继续治疗,甚至自杀。
5.患者角色隐瞒 与患者角色否认(缺如)的不同之处在于,此类患者大多了解自己有病,却因难以承受疾病所造成的后果和压力而隐瞒病情。如有人高度怀疑自己染有肝炎,却担心明确诊断后受众人嫌弃,长期回避就医;有的人体检中发现心脏有问题,但适逢人才选拔考核时期,因担心自身发展受影响便会拖延就医;有的人甚至为了宽慰家人而对自己的病避重就轻,最终给疾病诊治和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6.患者角色牵强(角色假冒) 是指患者出于某种目的而利用患者角色的行为特征。与患者角色隐瞒相反,患者角色牵强(假冒)常常是某些人为了逃避其社会角色责任和义务,或是为了获得某些切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称病模式。如有的人为了博得亲友的关爱和照料,稍有不适就称病就医;有的人被他人撞后并无大碍,却也一定要以治伤为由向对方索取经济赔偿;有的人甚至为了摆脱某种困境而无故百般纠缠医生出据诊断证明等。这种人虽是少数,但却给医疗诊治工作造成很大干扰。
7.角色认同差异 医护人员一般从理性的角度看患者,强调患者应遵从患者角色和义务,行为符合患者角色或身份,而这类患者往往较多强调自己的权利,忽略了义务,因此很容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
8.角色冲突 为角色期望与角色表现间差距太大,或突然离开所熟悉的角色来到一个要求不同的新环境,使个体难以适应而发生的心理冲突与行为矛盾。例如一个健康人上班途中突然遇到交通事故而受伤住院,刹那间变成患者并要履行患者角色的义务,就可感到难以适应,产生角色冲突。
9.角色模糊 指个体对角色期望不明确,不知道承担这个角色应该如何行动而造成的不适应反应。导致角色模糊的原因包括角色期望太复杂、角色改变的速度太快、主角色与互补角色间沟通不良等。一位新患者住院后,如果护士未能及时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对住院期间自己的角色不明确,不知道医院作息时间以及自己应该如何配合治疗,就会因对患者角色不清而产生焦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