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非常重视脏腑辨证方法,同时继承《素问·脏器法时论》脏腑用药思路等,对临床脏腑用药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就指出:“夫肝之病,补用酸,佐以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此“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细读当为后人对原文的注释,以五行生克循环之理,机械地解释原文,恐不合张仲景原义。而张仲景此论的真实意图,当是以肝病为例,阐明脏腑用药之模式。一方面强调指出:肝病的治疗,当用酸味药物补之,以酸能入肝也;当用焦苦之药助之,以木能生火,而苦能入心,可以降心火也;更当用甘味之药调和脾胃,以肝能克土,甘味可以入土补脾也。方药如酸枣仁汤、连梅汤等,以酸枣仁为主药,酸以补肝,或加芍药、乌梅,助用知母味苦甘,可以清热养阴,热盛者,或更加黄连、山栀,宜用茯苓、甘草,甘能健脾,或更加浮小麦、大枣等,且可缓其急也。按照《金匮要略》“余脏准此”的说法,其他脏器也可以仿照肝病治疗用药的模式,辨证用药。但实际上临床用药很难完全按照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而用之。另一方面,《金匮要略》还明确提出这种“治肝补脾”之模式,仅仅适用于肝虚证,所谓“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同时又强调临床上绝不能“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一定要分清虚实而辨证用药。提示无论什么样的脏腑用药模式,都必须以病证确切为基本条件。
另外,根据脏腑相为表里的理论,《金匮要略》还提出了脏病治腑、攻表清里治法。《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云:“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就体现了这种治疗思想。《金匮要略》认为对于各种脏病邪实的病证,单纯治脏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疗效,其实还可以通过祛除与之相应腑的邪实,达到治脏的目的。所谓“所得”,即“相合”“相应”的意思。如渴证合并小便不利,病位在肾,乃阴虚水热互结之证,但欲治肾病,当攻与肾相合的膀胱腑之热邪,用猪苓汤利水清热,则可以期望达到养肾阴、去肾邪的目的。有学者曾治疗1例:吴某某,女,35岁,农民,1978年6月21日初诊。患者头晕失眠2月余,头晕厉害时伴视物旋转,但不呕吐,走路需人搀扶,胆小易惊,不敢过马路,失眠多梦,口渴不欲多饮。其夫为医师,曾用中药养阴安神、补气养血安神等方剂,治疗无效,又用西药镇静药,亦无好转。某附院内科及神经科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后就诊于余。诊时症如上述,小便黄短偶有热感,大便偏干,口稍黏,面隐红,舌红苔白,脉沉细弦,尺脉更沉。拟猪苓汤加减:猪苓10g,云茯苓10g,滑石15g,泽泻10g,阿胶10g,首乌藤10g,酸枣仁10g。5剂。1978年6月27日二诊:服上方后,小便转长、转清、偶有灼热感,心悸、失眠、头晕均减轻,仍守原方再进5剂。以后患者曾来诊几次,因病情逐日好转,病因病位未变,故守原方不变,共服药25剂,诸症消失。[江西中医药,2001;32(1):4-5]。按此证属下焦湿热伤阴,肾阴不能上济心火,以致心肾不交,治以清利膀胱湿热,投猪苓汤不安神而神自安。这就是典型脏病治腑,攻表清里的治疗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