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上的青年亚文化拥有与主导性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青年亚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他们自己的文化,以“叛逆”为主要色彩,以示青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成人文化”或“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青年的心理和价值观有密切关系。青少年亚文化的表现方式反应了青年的心理状态与需求。这些也是青年亚文化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什么是“青年亚文化”_文化研究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青年亚文化”

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亚文化”概念,指的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当今的民族文化,一般都是由诸多亚文化和主导性文化一起组成的一种整体文化模式。不同的社会阶层经常形成不同的亚文化群体。社会上的青年亚文化拥有与主导性文化不同的价值体系。一般说来,社会各群体都拥有与社会主导性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而正是这一点,使特定的群体亚文化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各种群体亚文化能够对社会主导性文化施以某种影响。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同的群体亚文化又并不总是否定主导性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而仅仅在某些方面和层次上,扬弃或者忽略主导性文化,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因此,亚文化是主导性文化的替代性文化。文化人类学认为,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亚文化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有人认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即是各种亚文化的集合体。

青年亚文化可以概括为年轻人为了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创造的他们自己的文化,以“叛逆”为主要色彩,以示青年文化偏离、排斥甚至对抗“成人文化”或“主流文化”的总体态势。亚文化的概念早先被社会学用来研究少数族群文化,后来被用于研究青年文化,确切说是“越轨”的青年亚文化。再来看什么是亚文化的问题,文化理论家M·布雷克在他的《比较青年文化》一书中指出,亚文化由“意义体制、表现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组成,它反映了社会非主流群体渴望打破社会结构矛盾的尝试”(1)

社会学家科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亚文化概念,他在他的《不端的男孩,团伙的亚文化》一书里说,亚文化是指不同于一般社会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即在集团或帮伙中发展起来的文化系统(2)。一般认为,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的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这种处于破坏、颠覆状态的亚文化容易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产生错觉,从而将所有媒体上的青年亚文化内容当作主流文化来接受,把亚文化宣扬的价值观念当作主流的健康的价值观念来吸收。青少年就是这样借助媒体,来实现对成年人掌控世界的逃避和抵抗。青年亚文化是由青少年自己亲身参与创造的。虽然亚文化是一种反叛或背离主流文化的文化,但是它并不全盘否定主流文化,而只是在符号象征的层面上,去夸张它与主流文化的差异,并且让这种夸张通过有意忽略主流文化的某些方面,同时又有意突出某些方面去完成。

“亚文化”是和“主流文化”相对的概念,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也是与时变化的。也就是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或特定的时期,亚文化也会转化成主流文化。原来主流或占据统治地位的文化也会被边缘化。一般来说,主流文化是指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而亚文化则相反,它是代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它对于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批判甚至是颠覆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亚文化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某一种主导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主导性文化中原有的一些公认的成分,将被另一些发展起来的亚文化所取代。亚文化的概念早先被社会学用来研究少数族群文化,后来被用于研究青年文化,即“越轨”的青年亚文化。

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青年的心理和价值观有密切关系。从心理发展阶段来说,青年期是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如果以人生观的确立作为心理成熟的标志,那么一般说来只有到了完成大学教育时,人生观才臻形成并趋稳定。青年人渴求完全独立自主,要求受别人尊重,渴求参加社会活动,关心政治,要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渴望与同辈人广泛交往,强烈希望获得异性的亲密情意,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望和向往。但是,在客观现实与想象不符时遭受挫折打击,以致消极颓废甚至萎靡不振。青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表现为意气风发、无所顾忌、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积极的冲动如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成为消极甚至有害因素。

那么,青年人在心理上具有怎样的特征呢?青年人存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孤独感与交往需求使青年人的思想情感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于是在一个阶段里造成青年心理上的闭锁性特征。青年人存在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却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以致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幻想与现实的矛盾、抽象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难以满足的需要等,往往让青年人更倾向以想象构思“美妙”的幻境,以“白日梦”来补偿现实。青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复杂的,除此之外青年还有反抗与屈从、自负与自卑、自信与气馁等。青少年亚文化的表现方式反应了青年的心理状态与需求。年轻人喜爱美好事物,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活就应该像他们的梦想一样多姿多彩。在当代中国或西方,青少年大都衣食无忧,不必像前辈那样为理想而努力拼搏,所以他们更多的是渴望超越平凡,张扬自我。他们的理想却又常常脱离现实。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时,他们只有运用抵抗的亚文化来表达,或者一边向现实做出妥协,一边以一种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继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青年文化还具有自发性、享乐主义、率直性和某种自我中心的特征。这些也是青年亚文化产生和流行的原因。在青年阶段,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和形成,自我实现的需求和欲望不断增长,使他们努力要求摆脱家庭的影响,获得人格上的独立。在此阶段,青年具有强烈的反叛性,这是他们争取成年人的权利和获得成年人认可的特定方式,也是主体自我张扬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平衡要靠工作、家庭、娱乐三者的和谐统一。虽然青年尚未涉足社会,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却丰富多彩。要把它们合理地加以宣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文体活动和亚文化之中。有学者认为,青年阶段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期,青年人的大多数时间仍然相对局限于比较狭窄的范围内,青年人也会在这种环境中为扮演成年人的角色而做准备,如上学或者就业。“只有生活在某种与社会相隔离的环境中,青年才能确保避免承担职责、责任以及生活的确定性。摇滚乐、青春期的穿着时尚和化妆方式,都充分象征着对整体范畴不负责任与享乐性释放的契机”(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