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特点】
粟粒型肺结核又称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或Ⅱ型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在临床上分两个类型: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在小儿最多见,常是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的一部分,不仅侵犯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结核性脑膜炎,还可引起肝、脾、肾、骨等的粟粒样结节病变。临床症状严重,可有急性高热、寒战、咳嗽、气促、盗汗、软弱无力、呼吸困难等;约半数患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同时伴有结核性脑膜炎。肺部体征不明显或有肺部干啰音或细小湿啰音,轻度肝脾肿大。主要特点是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而肺部X线片可见密度均匀一致、分布一致、大小一致的粟粒样结节,但婴幼儿由于病灶融合而呈雪花状。本型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能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较差。
2.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年龄较大的儿童常表现为此型。发病较缓慢,病程迁延。临床症状可见一般发热、盗汗、乏力,中毒症状较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为轻,呼吸系统症状可能较明显,但亦可能仅有胸片改变而无明显症状。双肺上中部或有轻度浊音与湿啰音;血沉增快;痰结核菌阳性或阴性;X线显示双肺上中野有大小不一、密度不等、分布不均的结节阴影。病灶有呈增殖性,有呈浸润性,也可融合溶解出现空洞。此外,尚有纤维条索状阴影和代偿性肺气肿。如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西医处方】
处方1 强化阶段用四联。
异烟肼15~2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利福平15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
链霉素20~30mg/(kg·d)分2次肌内注射,每周用5天
氧氟沙星15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
或阿米卡星10~15mg/kg静脉滴注,每周用5天
或吡嗪酰胺30mg/(kg·d)分2次口服
处方2 巩固维持阶段用三联。
异烟肼15mg/(kg·d)1次口服
利福平15mg/(kg·d)1次口服
或利福喷汀15mg/kg口服,每周1次
吡嗪酰胺30mg/(kg·d)分2次口服
或乙胺丁醇20~25mg/(kg·d)(年长儿用)分2次口服
说明:
(1)采用DoTS方案,强化阶段2~3个月,巩固维持阶段9~10个月,整个疗程1年。强化阶段一律采用注射法给药。
(2)强化阶段用四种药,异烟肼、利福平必用,静脉滴注给药。氨基糖苷类(链霉素、阿米卡星或卡那霉素)任选一种。再加其他一种。巩固维持阶段用三种药。
(3)用较大剂量异烟肼时需补充维生素B6,每日30mg,分3次口服。
(4)其他注意事项同本章“第一节原发综合征、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5)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确诊病人可到各县(市)疾控中心或指定医院领取免费抗结核药品治疗。
【中医处方】
处方1 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山栀子、桑白皮、地骨皮、苏子、葶苈子、地龙、杏仁、牡丹皮各10g,甘草3g。
此方清热解毒,泻肺平喘。患儿高热,气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晦暗,口唇发绀,舌质暗红,舌苔黄,脉洪数有力。
处方2 月华丸加减:沙参、天麦冬、阿胶、生熟地黄、三七、川贝母、茯苓、山药、白及、侧柏叶、百部各10g,獭肝6g。
此方滋阴润肺。主治肺阴亏虚。患儿干咳或痰少而黏,咯血或痰中带血,潮热乏力,舌尖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方中沙参,天麦冬养阴;阿胶,生熟地黄滋肾阴;三七化瘀止血;川贝母化痰止咳;茯苓,山药补脾润肺;白及,侧柏叶,百部,獭肝杀痨虫。
处方3 清金百合汤加减:百合、桔梗、杏仁、川贝母、麦冬、桑白皮、天花粉、茯苓、百部各10g。
此方养阴润肺,止咳杀虫。主治阴虚火旺。患儿咳嗽少痰,或吐黄痰,或痰中带血,反复咯血,伴潮热盗汗,食欲减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绛,苔黄或少苔,脉细数。方中桑白皮,桔梗,杏仁清肺化痰止咳;百合,川贝母润肺止咳;麦冬,天花粉养阴润肺;百部润肺,杀虫止咳。
【康复处方】
1.教导年长儿学会有效咳嗽,配合完成叩背和体位引流。
2.有呼吸功能障碍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
3.咯血时绝对卧床,安静休息,精神紧张者可给小剂量镇静剂,如地西泮,禁用吗啡,因可引起呼吸抑制;大咯血时采取紧急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口腔内血块,防止血块引起窒息;可在患侧胸部以冰囊冰敷或用沙袋压迫止血,并注意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迅速给予有效的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