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指乙肝病毒(HBV)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多见,多发生于4~10岁,患病率男女比例为5∶1,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起病多隐袭,约半数患儿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儿可以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起病,少数患儿于肝炎病程中发现尿异常。几乎均有镜下血尿,并持续存在,往往蛋白尿阴转后镜下血尿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患儿在此基础上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均有不同程度蛋白尿,多为轻至中度,蛋白尿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见大量蛋白尿达肾病水平,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一般无反应。水肿多不明显。无明显尿少,但也有少数患儿呈明显凹陷性水肿并伴有腹水。部分患儿可有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以上表现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难以鉴别。因此本病临床表现具有非典型性、多变性及迁延性等特点,且对激素治疗反应欠佳。肝脏自觉症状多不明显,约半数患儿可有肝大或肝功能异常。血清HBV感染标志的检测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西医处方】
处方1 适用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儿。
泼尼松1.0~1.5mg/(kg·d)口服,每天3次,4周后减为1.5mg/(kg·d),隔日服用,以后每隔半月减5mg,至停药,疗程约6个月
处方2 适用于表现为血尿、肾炎综合征的病儿或对泼尼松耐药的病儿。
环磷酰胺 2.0~2.5mg/(kg·d)口服,每日1次,疗程3个月
处方3 辅助用药,适用于各型病儿。
α-干扰素(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α-IFN)
体重<20kg:100万U/次肌内注射,每周3次
体重>20kg:200万U/次肌内注射,每周3次,疗程半年至1年
处方4 辅助用药,适用于各型病儿。
阿糖腺苷-磷酸盐(Ara-A-磷酸盐)15mg/kg静脉滴注(缓慢,10小时),每天1次,连用2周
处方5 辅助用药,适用于各型病儿。
胸腺素1支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6个月
处方6 抗病毒新药
拉米呋定>7岁 1片(100mg)每天1次,疗程6个月~1年
说明: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否可用于本病的治疗尚有争议。疗程不宜过长。对有活动性肝炎的病儿应慎用,避免因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泼尼松用法同“肾病综合征”,8周无效及时停药。
(2)合并有肝脏疾病者,禁用泼尼松和环磷酰胺。
(3)α-IFN除可诱导肾病缓解外,尚可使部分病例(10%~16%)血清HBV标记物转阴。应按先用泼尼松3个月,然后α-IFN肌内注射,连用1年,可与拉米呋定(口服)合用。
(4)阿糖腺苷和胸腺素联合使用,可减少蛋白尿或达到缓解,少数病例血清HBV标记物转阴。先阿糖腺苷-磷酸盐连用2周,然后胸腺素每日1次肌内注射,连续6个月。
(5)拉米呋定:为新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用于7岁以上儿童,对HBV-DNA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可有头痛、恶心、腹痛和腹泻。
(6)HBV—GN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者预后较好,多数能缓解;对轻度蛋白尿和血尿无需特殊治疗或按乙型肝炎一般处理;对重度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的病儿可短期使用泼尼松诱导减少蛋白尿,若无效应尽快减量加用抗病毒药。目前临床上HBV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呋定、更昔洛韦(丙氧鸟苷)和膦甲酸等四种,常用的是前两种。每周注射1次的长效干扰素现已在临床使用,价较昂贵。
【康复处方】
1.急性期1~2周内卧床休息,水肿消失、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在室内轻度活动或户外散步,病后2~3个月尿内红细胞少于10个/HP、血沉正常后可参加学习,但不宜参加体育活动,阿迪计数正常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2.饮食指导 急性期低盐、低蛋白、高糖、高热量清淡饮食。水肿、尿少、高血压时给予无盐饮食并限制水的摄入。症状消失后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3.预防感染,避免病情反复。
4.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每月1次)及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3~6个月1次)的变化,调整用药。
【点评】
由于HBV相关肾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部分病儿有自行缓解趋势,对治疗方案效果的评价应持慎重态度,并进行长期随访。在本病治疗中常常会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正在长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病儿,由于主诊医师、家长或病儿本人的原因,突然大幅度减少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使病儿在短期内迅速出现黄疸、肝区疼痛、肝大、肝功能急剧恶化,表现为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存在发展为暴发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危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要注意:①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儿应缓慢减少剂量,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②一旦发生明显肝功能恶化的表现时,应恢复原有剂量,同时加用抗病毒药物,防止意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