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特点】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氨基酸代谢性疾病,由于染色体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陷,从而引起苯丙氨酸(PA)代谢障碍所致。本病男女患病率之比接近1∶1,患者双亲均为表型正常的杂合子。患病率各国和地区有所不同,北方地区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但南方及沿海地区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4缺乏)较多。PKU最主要的危害是神经系统损害。未经治疗的患儿初生时正常,在生后数月内可能早期出现呕吐、烦躁、易激惹及程度不同的发育落后,生后4~9个月开始有明显的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障碍尤甚,近半数合并有癫发作,其中约1/3为婴儿痉挛症,多在生后18个月以前出现。约80%有脑电图异常,可表现为高峰节律紊乱、灶性棘波等,癫
发作可随年龄增长而变换发作形式,绝大多数患儿有抑郁、多动、孤独症倾向等精神行为异常,如不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最终将造成中度至极重度的智力低下。神经系统异常体征不多见,可有小脑畸形、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腱反射亢进、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由于黑色素缺乏,患儿常表现为头发黄、皮肤和虹膜色浅。患儿尿液呈明显的鼠尿味。同时,患儿易合并有湿疹、呕吐、腹泻等。
【西医处方】
1.四氢生物蝶呤 20~40mg/(kg·d),分次口服
2.左旋多巴 开始0.25~1g/d,分4~5次口服(饭后),隔3~4天增加到0.5~2g/d,一般有效量2~5g/d,分4~7次口服
说明:
(1)有本病家族史的夫妇必须采用DNA分析进行产前诊断。
(2)BH4缺乏所致非典型PKU病儿确诊后即使控制血苯丙氨酸在适当水平,神经系统表现依然会恶化,在良好的饮食控制下3个月内抽搐、吞咽困难、肌张力增高等症状依然存在。
(3)左旋多巴常在连续用药2~3周后开始出现效果。在剂量增加过程中如出现恶心等应停止增量,待症状消失再增量。
(4)广泛开展新生儿普查,发现病例及早治疗。
【中医处方】
中医无特效治疗,一旦确诊,对婴儿可以喂低苯丙氨酸奶粉,幼儿添加副食以淀粉类、蔬菜类和水果为主。
【康复处方】
1.饮食控制
(1)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用特制的低或无苯丙氨酸的奶粉喂养,应尽早在3个月以前开始治疗,因超过1岁后,智力低下将不可逆转。
(2)低苯丙胺酸饮食:如蔬菜、水果、谷类、面包、淀粉。
(3)需限制的饮食:牛奶、肉类、蛋、豆类等。
(4)医护人员应与患儿家长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并要求其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应持续到6~10岁。
2.病情观察
(1)饮食治疗期间应监测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以0.12~0.6mmol/L为宜,不可过度限制,以免影响生长发育。
(2)注意观察有无苯丙氨酸缺乏的表现,如软弱无力、食欲缺乏、贫血、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
(3)检查患儿血红蛋白及营养状况,并做智力发育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