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能控制血糖但体重减少

运动能控制血糖但体重减少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心脏病者、老年人的运动量要根据身体状况而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这三大因素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还有家族、年龄、性别、吸烟、高脂血症等。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连续正相关。高血压是脑中风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克蛋白质释放的热量是4 000千卡。

(一)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疲劳、适当运动,预防疾病发生发展

运动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如提高体质,锻炼心肺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等。但运动对机体是一种强大的应激反应源,由于年龄不同,机体接受的应激反应在值和量上也不同。如果运动强度过剧、过大,就会造成过度疲劳,则成为发病的诱因,尤其是高龄者和患有心脏病的人。最好通过医务人员给予运动处方,科学的锻炼身体,才能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

运动处方包括热身期、锻炼期、恢复期。这三期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程序进展速度。

1.运动持续时间 45~60分钟。

(1)预热活动(热身期)时间10~15分钟,体质差者要达15~20分钟。

(2)锻炼时间:20~30分钟。

(3)恢复(放松)时间:10~15分钟。

(4)运动频率:每周3~5次。

(5)运动类型

①首选动态(有氧)运动:是上、下肢大肌群的交替收缩和舒张。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功能贮备。

散步:对改善有氧活动能力(功能贮备)最有效。

慢跑:慢跑与散步交替进行。

坐位踏车:开始踏车速度从慢到快,直至达到预期运动量,要停止时,慢慢减速停止。

登梯、游泳、舞蹈等。

②伸展(灵活)运动:是改善关节和肌肉运动范围的运动。

③阻力运动:是增强骨骼肌力量和持久性的。如重量训练和健美操。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指运动量大小。原则上要超过习惯(或日常)的负荷强度,否则不能增加功能贮备量或肌力。

健康人通常最大的运动强度用最大心率(HRmax)的70%~85%表示。相当于最大氧摄入(VO2max)的60%~80%。但心脏病者、老年人的运动量要根据身体状况而定。

运动强度可用以下方式来衡量:

(1)最大心率表示:适宜心率(次/分)=170-年龄(岁)

(2)自感劳累分级的15级运动后达12~14级,即稍累(相当于最大氧摄入的60%),睡眠、饮食、精神均感觉良好。

16级(累)相当于最大氧摄入(VO2max)的80%~85%。

(3)3千米的路程,30分钟以上,一次走完。

(4)心率+年龄=170等于最大运动量的60%~70%。

疾病初愈时运动量是:立位休息心率+20/分,以后逐渐增到30/分;老年人开始运动量是最大心率的50%~60%或更低,然后逐步缓慢增加。

运动脉搏的数法是:6秒×10=1分钟的脉搏。

选择运动量的大小是根据运动者反应和治疗效果来决定的,见下表。

运动强度脉搏指标

不同年龄老人锻炼强度(锻炼后的心率为指标)

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配合(最大氧耗量%)

3.运动程序进展速度 心脏病者运动程序进展速度取决于年龄、健康状况和爱好。运动应是呈阶梯式,即开始运动时间一般维持4~6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增加运动量。

4.运动过程中如出现下述任何症状或体征之一时,即停止活动或减少活动强度

(1)心率每分钟增加到120次以上。

(2)收缩压较运动前上升30mmHg以上或下降20mmHg以下。

(3)出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期前收缩较运动前增多。

(4)面色苍白、自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疲劳、眩晕、步态蹒跚。

5.患有如下疾病不适于运动

(1)不稳定型或进行性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后病情不稳定。

(3)休息时舒张压>120mmHg(16kPa)或收缩压>200mmHg(26.7kPa)。

(4)不恰当的血压反应,直立或运动引起血压明显变化并伴有症状。

(5)严重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速、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

(6)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7)近期发生体循环或肺循环梗死。

(8)血栓性静脉炎。

(9)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10)发热>38℃。

(11)心力衰竭没有控制。

(12)活动性心包炎或心肌炎。

(13)严重主动脉狭窄(压力阶差>50mmHg)。

(14)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

(15)肥厚型心肌病。

(16)严重肺动脉高压。

(17)肝肾功能不全。

(18)急性全身疾病。

(19)洋地黄或奎尼丁毒性作用。

6.运动注意事项

(1)注意

①脉搏:运动前后要数脉搏,以便掌握心率变化。运动后5~10分钟内脉搏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如果运动后15分钟内脉搏没有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要考虑运动过量或心功能问题。

②气候:锻炼时应避免穿过紧、过小、太过厚的衣服,影响散热,增加心率。

高温或严寒季节,应减小运动量。运动的适宜气温是10~25℃。患心脏病时在气温0℃以下、32℃以上运动有一定危险。

③场地:不宜在街道、公路上运动。运动应在空气清新的绿化地区进行。

④时间:清晨4~7时人的体温和生理适应力最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液黏稠度高血压、开始上升,故清晨不适宜运动,最好是午后4~6时。但也要注意到:一天中,胸痛的发作时间有几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早上8点钟左右,第二个高峰期为早上10点钟,第三个高峰期为下午2~3时。

⑤自我感觉:运动后自我感觉轻松,有一种轻度愉快的疲劳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吃得香,睡得好,说明运动量合适。

(2)避免

①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2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1小时内进餐或饮浓茶。

②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但运动前、中要适量饮水,不要等口干才喝水。

③避免在运动后即刻行热水沐浴、桑拿浴或蒸汽浴,应等出汗基本停止后(一般20分钟后)。

④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或外伤,应暂停运动疗或与医生联系。如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恢复运动时,运动量应适当减小,使其重新适应后方恢复原运动量。

⑤每次运动避免“全力以赴”的运动。

⑥运动时不要突然停止或坐下,要慢慢减速,如有不适时,可暂时背靠硬物站着休息,待一会再坐下,否则易导致心律失常或直立性低血压。

⑦避免防止两个最易诱发猝死的“三联征”:饱餐、酗酒、激动;寒冷、凌晨、扫雪。

(二)避免情绪变化引起心血管危险,保持平衡心理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是否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取决于应激程度、持续时间,同时也取决于人的心理状态、社会支持,最重要的是情绪反应。

情绪分愉快和不愉快两种。愉快的情绪对人体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的效率,使人保持健康;不愉快、消极的情绪如焦虑、忧郁、愤怒等,如果过强或持续过久,便可以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某些器官或系统的疾病发展或发生。如:

1.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是情绪激动(吵架、生气、兴奋)及极度疲劳。情绪激动不仅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内皮细胞损伤加重,而且使病变的冠状动脉进一步狭窄,促使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而诱发心肌梗死。

2.极度的激动及愤怒状态不仅使血小板聚集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收缩,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出现心肌显著的缺血、缺氧,甚至发生心肌梗死。

3.情绪激动轻者可发生期前收缩,重者可引起心室颤动、死亡,暴怒可致猝死。

4.焦虑可使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升高。

5.情绪激动不但促使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形成血栓,释放大量缩血管物质,使血压升高。

心理障碍可促成心血管疾病,反过来心血管疾病本身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失衡,互相影响。

(三)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或单纯收缩期血压大于140mmHg。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盐膳食及中度以上饮酒,这三大因素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还有家族、年龄、性别、吸烟、高脂血症等。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连续正相关。高血压是脑中风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压的同时控制危险因素,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合并有糖尿病和肾病,血压则应降到130/80mmHg以下,单纯收缩压高的血压也要把收缩期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

1.非药物,即控制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吸烟、大量饮酒(每日超过30克)、久坐、高盐饮食、钾摄入量不足、精神压力大等。

2.药物,主要药物有利尿类(速尿);β阻滞药(美托洛尔);钙拮抗药(维拉帕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等。

3.经常自测血压,有利于血压观察与控制。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方面的问题。

4.定时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

5.保证足够睡眠,应有午睡,如有失眠,必要时服镇静药。

6.坚持参加运动锻炼,步行是最理想的锻炼方法。

7.加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情绪激动,使血压平衡,减少心脏病及中风的发生。

8.戒烟,研究发现一支烟可使血压升高1.33~3.33kPa,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

(四)控制血糖

空腹(8小时未进食)血糖≥7.0mmol/L(≥126mg/dl);或随机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用200~300毫升水冲服75克葡萄糖粉,5分钟内饮完,2小时后测血糖≥11.1mmol/L(≥200mg/dl),是诊断糖尿病(DM)的依据。

糖尿病是由胰岛分泌不足或胰岛作用受损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长期高血糖会造成心、脑、肾并发症,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脑卒中、心肌梗死、下肢坏疽等。

控制血糖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饮食治疗。

1.饮食治疗的价值与目的

(1)减轻胰岛的负担: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胰岛功能低下,饮食过多会增加胰岛负担。

(2)减肥:脂肪可造成胰岛素抵抗。

(3)降低餐后高血糖。

(4)有利于预防和中止急、慢性病。

2.饮食治疗有以下原则

(1)定时进餐,少食多餐(每天总食量不变)。

(2)定量进餐:定量计算法:

①理想体重: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②体重是否正常:在理想体重上下10%为正常;超过理想体重的20%为肥胖;低于理想体重的10%为消瘦。

③计算总热量:每日总热量=标准体重×每千克体重需要的热量(热量单位为千卡)。

④根据体重和活动强度(工种)确定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

⑤饮食结构(食物的比值):糖类占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低于25%~30%。

糖类:包括糖类与淀粉类。是提供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以大米、小麦、玉米等五谷类为主要来源。糖类在人体内经过消化转变为单糖(葡萄糖)而被吸收。1克糖类释放的热量是4 000千卡。

蛋白质:有动物性蛋白质,如肉类;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黄豆所含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1克蛋白质释放的热量是4 000千卡。

脂肪:主要来源于肉类和油类。1克脂肪释放的热量是900千卡。

高脂肪食物:肥肉、烧味、腊肠、腊肉、罐头、午餐肉、猪油、鸡油、牛油等。

低脂肪食物:鸡、兔、鱼、牛等。

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蛋黄、鱿鱼、墨鱼、虾、蟹、蚬、蚝等。

(3)高纤维食物主要有:麦麸、米糠、嫩玉米、菠菜、蒜苗、南瓜、土豆、

芋头、新豆荚、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海藻类等。

(4)清淡少盐:每日6克。

3.注意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不同的食物对血糖有不同的影响,尤其餐后血糖。下表是食物对血糖的影响。

食物血糖指数表

4.运动治疗

(1)运动类型的选择:步行、体操、慢跑、太极拳、跳舞等。

(2)运动时间的选择:宜餐后1小时,最好三餐后都有锻炼。

(3)运动频率: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4)运动量:运动心率(次/分)=170(次/分)-年龄数

(5)不宜参加运动锻炼者

①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300mg/dl)。

②有酮症酸中毒者。

③合并各种急性感染者。

④心功能或肾功能衰竭。

⑤未控制的高血压。

⑥严重足坏疽。

⑦严重糖尿病肾病。

⑧糖尿病眼底病、眼底出血。

5.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

(1)磺脲类:格列本脲(优降糖)、美吡哒、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亚莫利等,其作用是刺激胰分泌胰岛素,副作用是低血糖。故此类药饭前30分钟服用。

(2)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其作用是延长肠道对糖的吸收,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肠道、肌肉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其不良反应是肠道刺激,所以这类药在餐中或餐后服用。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阿卡波糖(拜糖平)、倍欣。其作用是抑制小肠吸收糖分。宜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4)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其作用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故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5)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诺和龙、康力,其作用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应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

(6)胰岛素:其作用是使机体有效地利用食物所提供的能量。由于胰岛素在胃肠道会被消化液破坏,所以必须注射。

①胰岛素注射部位:腹部、手臂上部的三角肌、大腿前部及外侧、臀部。这些部位可把胰岛素注入皮下组织。

②胰岛素注射时间:短效和预混胰岛素都是餐前15~30分钟。中效胰岛素餐前30~60分钟。

③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放在阴凉处,避免日光照射或放在2~10℃的冰箱内,不能冷冻。

6.服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

(1)服用降糖药物也要控制饮食。

(2)服药要持之以恒,否则会导致血糖的波动。

(3)定时监测血糖,必要时做记录。

(4)注意低血糖反应。

7.低血糖常见的症状 ①有饥饿感;②心慌、心跳加快;③手心、额部出冷汗;④双手颤抖、全身无力;⑤视物模糊、眼冒金花;⑥不愿说话或含糊不清;⑦严重者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甚至昏迷。

8.预防低血糖的方法

(1)饮食要定时、定量。

(2)避免空腹运动及洗澡。

(3)少饮酒,饮酒前进食少许食物。

(4)随身带些饼干、糖果类食物,出现低血糖时食用。

9.控制血糖目标

血糖控制范围

10.建议糖尿病患者常吃以下食物

(1)南瓜:含微量元素硒,硒能促进细胞摄取糖的能力,可降血糖。南瓜与豆制品和海带共食,有助于降糖和稳定病情。但胃热者不宜食。

(2)冬瓜:有利水功效。服用滋补药者不宜食冬瓜。

(3)洋葱:含类似降糖药物甲磺丁脲(D860)之类的物质,促进胰岛素分泌,有降脂、降糖作用。

(4)萝卜:润肠通便、止渴宽中、清热消淤,常吃降糖,改善微血管和胰腺血管闭塞不通。

(5)山药:滋补强身、助益消化、止渴除烦、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感冒、肠胃积滞者忌用。

(6)菠菜:止渴润燥、润肠通便、养血止血、下气调中,降低血糖,防皮肤并发症有明显效果,但肠胃虚寒者忌食。

(7)甲鱼:有明显降糖作用,尤其糖尿病引起极度消瘦者,功效较为明显。但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

(8)黄鳝:调解血糖浓度。

(9)豆腐: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清热解毒、降脂降糖。

(10)蘑菇:益气和胃、止渴平喘、活血化痰、解毒抗癌,对减轻糖尿病症状及防止并发症,有良好作用,但尿酸高及痛风者慎用。

(五)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缺乏体力活动、肥胖、吸烟、酗酒等。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复发,就要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

(1)低脂肪食物:尽量避免不食或少食肥肉、禽肉皮、奶油、猪油、牛羊油、鸡鸭油、黄油、棕榈油、乳酪、蛋糕、雪糕、油炸食物等。肉类每日小于75克,食用油为植物油,如橄榄油、菜子油等。减少摄入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脂肪少的禽类及鱼。

蛋白质的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植物蛋白,其中豆类最好。

(2)低胆固醇食物(总胆固醇每日小于300毫克):避免食动物肝、脑、肾、肺、胃、肠,鱿鱼,鱼子,螃蟹,少食蛋黄等。每周少于5个鸡蛋。

(3)低糖食品:尽量避免不食或少食甜品、糕点、巧克力、糖果类。

(4)减少钠盐: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盐腌食品。正常每人每日食盐量不得超过6克,高血压者钠的摄入量通常每日1.5~3.0克。

(5)注意补充钾和钙:钾是心脏重要的电解质,应增加含钾、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6)多食蔬菜和水果:增加蔬菜或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防止肥胖,使血压有所下降,大便通畅。

(7)限制饮酒: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酒,越少越好。不提倡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不提倡饮高烈性酒,提倡高血压者应戒酒。如饮酒,建议每日饮酒量应为少量,即葡萄酒少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少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少于25~50毫升(0.5~1两)。

2.戒烟 烟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可引起多种疾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1)戒烟五要点

①吸烟强烈时,经常想自己戒烟的原因,尽量延迟吸烟时间。

②想吸烟时,做一些不能吸烟的活动,如种花、嘴里嚼些东西等。

③深呼吸及放松。

④每日饮8杯白开水。

⑤与不吸烟的朋友或家人谈话。

(2)参加戒烟学习班,从中吸取别人戒烟的经验。

(3)必要时使用戒烟药物:如尼古丁口香糖或尼古丁贴片。

(4)总结重新吸烟的主要原因,找出对抗的方法。

3.减肥 减肥的原则是减少热量的吸收及增加热量的消耗,即节食加运动。

(1)制定减肥目标:体重从小的改变开始,如每周减轻体重0.5~1千克。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①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②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BMI≥23属超重,BMI≥25属肥胖,BMI≥30属严重肥胖。

(2)首先选择改变1~2种不健康的食物或每日减少不超过500千克热量的摄入。

(3)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如多吃绿色蔬菜,适量水果。

(4)改变饮食习惯:即饭前喝点水或低热能的饮料或汤,两餐间饿了吃水果或蔬菜。

(5)经常体育锻炼:运动后须保持原热量的摄入,不可增加热量的摄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