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和穴位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周身处,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一方面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效地防治人体的各种疾病。中医按摩推拿术的最大特色就是“循经点穴”,即沿着经络走向点按体表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这一独特的人体生命系统发挥最佳的治疗和保健作用。正因为如此,经络穴位学说就成为我们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的主要理论依据,这也是我们这套疗法的最大特色之一。
脊柱在人体的生命结构和活动中极具特殊性,分布其上的经络和穴位同样如此。下面我们分别予以介绍。
1.脊柱的经络分布 《黄帝内经》言:“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为“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生理功能的通路。通过经络在全身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七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连接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合称“奇经八脉”。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孙络,别络较大,共有十五条,其中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其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络脉之浮行于浅表部位的部分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凡阳经的经别自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它们仍归到本径,而阴经的经别自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不再回入本经,却与其为表理的阳经相合。十二经别依表里分成六组,就是“六合”,加强了十二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能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因此它们都是按照十二经脉命名的。
经络是一个首尾相连接、如环无端的密闭的气血循环系统,按照阴阳表里、五行生克的模式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来调节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在人体的脊柱部位主要分布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我们只有对整个经络系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循行和功能作用的特殊性,进而将这一理论完整而全面地用于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下面我们就对经络系统做较为详细的介绍。
人体躯干背腰部主要分布着十四经脉中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行于脊柱正中,膀胱经行于脊柱旁开1寸5分和3寸处,它们对脊柱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对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和皮肉筋骨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也起着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的所有阳经,它与阴脉之海的任脉连接成一个环绕人体躯干和头部前后正中的圆周,中国古代养生家称之为“小周天”,在人体的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分布最广、穴位最多和线路最长的一条经脉,分布其上的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能够有效地防治五脏六腑的各种疾病。另外,与膀胱经表里相连的任脉、带脉、阳跷、阳维等经脉,在经络脊柱推拿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督脉:督脉行于身后脊柱正中线上,为“阳脉之海”,其分支和络脉联系很广,其分布循行如下文。
①分布循行《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奇经八脉考》: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与手足三阳会合,上哑门,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历百会、前顶、囟会、上星,至神庭,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水沟、会于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说明:督脉的分布部位和循行路线比较复杂。根据《内经》和《难经》的记载,除主干线路外,尚有三条分支。主干线:起于小腹内,出于会阴部,沿脊内上行,到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联络于脑,再回出上行至头顶,循额正中线到鼻柱下方,至龈交穴止。分支线:第一支,与冲脉和任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部,在骶骨端与足少阴肾经在大腿内侧的主干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的支脉相会合,一起贯通脊内,出来属于肾脏。第二支,从小腹内直上贯于肾脏。第三支,从小腹内直上贯通脐窝,向上贯心,到达咽喉部与任脉和冲脉相会合,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第四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于目内眦,上行到前额,交会于巅顶,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出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中,与肾脏相联络。
②功能:督脉有“督”字,有总督和督促的意思。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和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穴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于第二腰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和哑门二穴,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中言:“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髓有密切的关系。体内的五脏六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脊部的腧穴接受督脉经气的调控和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正如金代医家张洁古所言:督脉为阳脉之都纲。这也是经络脊柱推拿疗法的主要中医理论依据之一。
③病证:督脉行于腰背正中,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则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脉总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产生腰脊强痛之证,而且也能发生“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另外,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果脉气失调,也会了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女子不育等证。
《针灸大全》中记载八脉八穴,其中后溪穴通于督脉,其主治病证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风不语、癫狂、痫证、头部疼痛、目赤肿痛流泪、腿膝腰背疼痛、颈项强直、咽喉牙齿肿痛、手足麻木、破伤风、盗汗、伤寒等。
(2)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磅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部的第一、第二侧线以及下肢的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其外部。现以经脉为主,分别介绍如下:
①足太阳膀胱经脉分布循行
《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②足太阳膀胱经脉病证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头囱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国、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③足太阳经筋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邪(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国;其别者,结于端外,上国中内廉,与国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邪(斜)上出于。
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国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扭痛,不可左右摇。
④足太阳经脉
《灵枢·经脉》:是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
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⑤足太阳经别
《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别入于国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入于项,复属太阳。
(3)任脉:任脉行于身体前正中线,为“阴脉之海”。任脉与督脉共同起源于胞中,一阴一阳,一前一后,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共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①分布循行:《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灵枢·五音五味》:中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
《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用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取之所别也。
《奇经八脉考》: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历石门,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循神阙、水分,会足太阴于下脘,历建里,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上喉咙,会于天突、廉泉,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环唇上至龈交,复而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
说明:任脉的分布部位和循行路线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有两条:一条起于小腹部中极穴下面,沿胸腹正中线直上至咽喉,再上颐,循面入目。另一条由胞中贯脊,上循背部正中,与督脉会合。
②功能:任脉的“任”字,有担任、妊养的含义。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的作用。故有“总任诸阴”和“阴脉之海”的说法,其脉气与手足各阴经相交会。足三阴与任脉交会于中极和关元穴,阴维与任脉交会于天突和廉泉穴,冲脉与任脉交会于阴交穴。足三阴经脉上交于手三阴经脉,因此任脉联系了所有的阴经。
任脉起于胞中,有“主胞胎”的功能,它所经过的石门、关元、气海等穴位的区域,为下丹田之所在,男子贮藏精气,女子维系胞宫,又为“生气之原”,在生命活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③病证: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线上,在小腹部与足三阴交会,如果脉气失调,就会发生前阴诸病,如疝气、白带、月经不调、不育症、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阴中痛等。
《针灸大全》中记载八脉八穴,其中列缺穴通任脉,该穴主治的病证有:“痔疮、便泄、痢疾、疟疾、咳嗽、吐血、溺血、牙痛、咽肿、小便不利、胸脘腹部疼痛、噎膈、产后中风、腰痛、死胎不下、脐腹寒冷、膈中寒、乳痛、血疾等。”
(4)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互为表里,其所属的肾脏为先天之本,贮藏着五脏六腑的精气。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则分布于其外部。
①足少阴经脉循行分布 《灵枢·经脉篇》: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国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②足少阴肾经病证 《灵枢·经脉篇》: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嗽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③足少阴经筋 《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太阴之经,邪(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之经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上至顶,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上者,主痫瘛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足少阴经筋发病可见的病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的症状,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④足少阴络脉:《灵枢·经脉》: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⑤足少阴经别:足少阴经别,从本经脉在窝部分出后,与足太阳经别相合并行,上至肾脏,在十四椎(第2腰椎)处分出来,归属于带脉;其直行的继续上行,联系于舌根,再出来到项部,仍归入足太阳经别。
(5)带脉:带脉横行于腰腹部,交会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主约束诸经脉。
①分布循行。《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说明:带脉的循行路线较为简单,起于季胁部的下方,横绕腰腹周围,前平脐,后平十四椎。
②功能。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就是“约束诸经”。它从第2腰椎发出,围腰1周,因此,足部的阴阳经脉均受带脉的约束。由于带脉出自督脉,行于腰腹,而腰腹部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脉气所发之处(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所以,带脉与督、任、冲三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③病证。《难经·二十九难》说:“带之为病,腹满、腰容容若坐水中。”如果带脉脉气不和,可见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病证。《素问·痿论》言:“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说明带脉失调,可发生痿证。《脉经》中又记载:“诊得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
《针灸大全》中载八脉八穴,其中足临泣穴通带脉,其主治病证有:中风手足不举、肢体麻木拘挛、发热、头风痛、项肿连腮、眼目赤痛、齿痛、咽肿、头晕、耳聋、皮肤风疠瘙痒、筋脉牵引不舒、腿痛、胁肋疼痛等。
2.脊柱的穴位分布 穴位又名“腧穴”、“穴道”,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穴”具有空隙和聚集的意思,“腧”具有转输和输注的意思。推拿点穴和针灸疗法就是通过对人体体表穴位的刺激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所以,对于穴位的掌握和运用在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最早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已经论述了穴位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内容,从而为穴位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的《黄帝八十一难经》又提出了八会穴,并对俞募穴、原穴、五输穴均有所阐发。晋代医家皇甫谧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编纂而成《针灸甲乙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全书共12卷,128篇,其中70余篇专讲穴位方面的内容,对其穴名、别名、位置、取法、主治、配伍、何经脉气所发、何经所会、针刺深浅、留针时间、艾灸壮数、禁刺禁灸以及误刺误灸所带来的后果等都做了全面的论述,并对穴位的顺序进行了整理,头面躯干以分区划线排列,四肢以分经排列。因此,该书集晋代以前针灸学大成,为腧穴学理论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明代医家杨继洲撰写《针灸大成》10卷,汇集了明代以前针灸医籍中的精华,是一部总结性的针灸著作。该书对腧穴主治各证分门别类加以论述,颇为详尽,还列举了辨证选穴的范例,充实了针灸辨证论治的内容,并附有针灸医案为后人所借鉴。
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分布在脊柱上及其两侧,因此,我们主要介绍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包括颈部、背部、腰部和骶尾部等区域。另外,还有背腰部的经外奇穴。
(1)督脉穴位:督脉经穴分布在尾骶、腰部、背部、颈项、头面、鼻口部的正中线上。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共有28个穴位。
长强(chángqiāng, DU1)
位置:脊骶部。
取穴:跪伏或胸膝位,在尾骨端下,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取穴。
局部解剖:在肛尾膈中;有肛门动、静脉分支,棘间静脉丛之延续部;布有尾神经及肛门神经。
主治: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脊强反折、癃闭、淋证、阴部湿痒,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腰俞(yāoshù, DU2)
位置:在尾骶部。
取穴:俯卧或侧卧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骶后韧带、腰背筋膜中;有骶中动、静脉后支、棘间静脉丛;布有尾神经分支。
主治作用: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脱肛、便血、癫、淋浊、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腰阳关(yāoyángguān DU3)
位置:在第4腰椎。
取穴:俯卧位,于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髂嵴相平。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瘫痪、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痿、便血。
命门(mìngmén, DU4)
位置:第2腰椎下间。
取穴:俯卧位,在腰部于后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堕、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不安、手足厥冷。
悬枢(xuánshū, DU5)
位置:在第1腰椎。
取穴:俯卧位,在腰部于后正中线,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脊强痛、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脊中(jǐzhōng, DU6)
位置:第11胸椎下间。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1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
中枢(zhōngshū, DU7)
位置:在第10胸椎下间。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0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之内侧支。
主治作用:黄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疼痛。
筋缩(jīnsuō, DU8)
位置:在第9胸椎下间。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在第9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9胸神经后支之内侧支。
主治作用: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至阳(zhìyáng, DU9)
位置:在第7胸椎下间。
取穴:俯伏或伏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大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韧间韧带中;在第7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胸胁胀痛、腹痛、黄疸、咳嗽、气喘、身热、脊强、腰背疼痛。
灵台(língtái, DU10)
位置:在第6胸椎下间。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7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6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身热、疔疮、胃脘痛、胆道蛔虫病。
神道(shéndào DU11)
位置:第6胸椎下间。
取穴:俯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5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5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心痛、惊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风不语、癫、痫、腰脊强、肩背痛、咳嗽、气喘。
身柱 (shēnzhù, DU12)
位置:第3胸椎下间。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背部,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2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3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发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狂、痫证、腰脊强痛、疔疮发背。
陶道(táodào, DU13)
位置:在大椎节下间。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背部,于后正中线,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大椎(dàzhuī, DU14)
位置:大椎第1间。
取穴:俯伏或正坐低头,在后正中线上,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哑门 (yǎmén, DU15)
位置:在后发际宛中。
取穴:正坐,头稍前倾,于后正中线,入发际上0.5寸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和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3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主治:舌缓不语、音哑、头重、颈项强急、脊强反折、中风尸厥、癫狂、痫证、癔症、衄血、重舌、呕吐。
风府 (fēngfǔ, DU16)
位置:在项上,入发际1寸。
取穴:正坐,头微前倾,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及枕大神经支。
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衄。
脑户 (nǎohù, DU17)
位置:在枕骨上,强间后1.5寸。
取穴:正坐或俯伏,于头部中线,当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骨粗隆上缘之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左右枕骨肌之间;有左右枕动、静脉分支,深层常有导血管;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重、头痛、面赤、目黄、眩晕、面痛、音哑、项强、癫狂、痫证、瘿瘤。
强间 (qiángjiān, DU18)
位置:在后顶后1.5寸。
取穴: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4寸;或当风府与百会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
局部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烦心、失眠、口眼斜。
后顶 (hòudǐng, DU19)
位置:在百会后1.5寸,枕骨上。
取穴:正坐或俯伏,在后发际中点上5.5寸处;或当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后0.5寸取穴。
局部解剖:在浅筋膜、帽状腱膜中;有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癫狂、痫证、烦心、失眠。
百会 (baihui, DU20)
位置:在前顶后1.5寸,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
取穴:正坐,在后发际中点上7寸处,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症,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
(2)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分布在眼眶、头、项、背腰部的脊柱两侧、下肢后外侧及小趾末端,起于睛明穴,止于至阴穴,左右各67穴。本文中主要介绍背部和腰骶部的经穴,其中以背俞穴为主。
玉枕 (yùzhěn, BL9)
位置: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枕骨入发际上3寸。
取穴:脑户穴(督脉)旁开1.3寸,当枕外粗隆上缘之外侧取穴。
局部解剖: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分布着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头痛、恶风寒、呕吐、不能远视、目痛、鼻塞。
天柱 (tiānzhù, BL10)
位置:在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者中。
取穴:在哑门穴(督脉)旁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起始部,深层为头半棘肌;有枕动、静脉干;分布着枕大神经干。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鼻塞、不知香臭、咽喉肿痛、后背痛、足不任身。
大杼 (dàzhù, BL11)
位置:在第1胸椎下,两旁各1.5寸陷者中。
取穴:俯伏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1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分布着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发热、鼻塞、头痛、喉痹、肩胛酸痛。
风门 (fēngmén, BL12)
位置:在第2胸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俯伏位,在第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2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2或第3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后支外侧支。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多涕、鼻塞、项强、胸背痛、发背痈疽、胸中热、身热。
肺俞 (fèishù, BL13)
位置:在第3胸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俯伏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身柱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3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3或第4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3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腰脊疼痛、吐血、喉痹、骨蒸、潮热、盗汗。
厥阴俞 (juéyīnshù, BL14)
位置:在第4胸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伏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
局部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4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正当第4或第5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4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热病。
心俞 (xīnshù, BL15)
位置:在第5胸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俯伏位,在第5胸椎棘突下,神道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5或第6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层为第5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作用:癫狂、痫证、惊悸、失眠、心悸、健忘、心烦、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引背痛。
督俞 (dūshù, BL16)
位置:在第6胸椎下两旁各0.5寸。
取穴:俯伏位,于第6胸椎棘突下,灵台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6肋间动、静脉的背侧支之内侧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6或第7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6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心痛、腹痛、腹胀、肠鸣、呃逆。
膈俞 (géshù, BL17)
位置:在第7胸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俯伏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至阳穴(督脉)旁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在第7肋间动、静脉的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7或第8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胃脘胀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气喘、咳嗽、吐血、潮热、虚汗、背痛、脊强。
肝俞 (gānshù, LB18)
位置:在第9胸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伏位,在第9胸椎棘突下,筋缩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9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9或第10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9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衄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证、脊背疼痛。
胆俞 (dǎnshù, BL19)
位置:第10胸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卧位,于第10胸椎棘突下,中枢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之间;有第10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10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黄疸、口苦、舌干、咽痛、呕吐、胁痛、饮食不下、肺痨、潮热、腋下肿。
脾俞 (pǐshù, BL20)
位置:在第11胸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卧位,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1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1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1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肋痛、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背部疼痛。
胃俞 (wèishù, BL21)
位置:在第12胸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俯卧位,在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胃脘痛、胸胁痛、腹胀、反胃、呕吐、肠鸣、完谷不化。
三焦俞 (sānjiāoshù, BL22)
位置:在第1腰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卧位,于第1腰椎棘突下,悬枢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0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末端,深层为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腹胀、肠鸣、完谷不化、呕吐、腹泻、痢疾、小便不利、水肿、肩背拘急、腰脊强痛。
肾俞 (shènshù, BL23)
位置:在第2腰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卧位,在第2腰椎棘突下,命门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腰丛。
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白带、腰膝酸痛、目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洞泄不化、喘咳少气。
气海俞 (qìhǎishù, BL24)
位置:在第3腰椎下两旁各0.5寸。
取穴:俯卧位,于第3腰椎棘突下,督脉旁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2腰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腰丛。
主治:腰痛、腿脚不利、痛经、月经不调、痔漏。
大肠俞 (dāchángshù, BL25)
位置:在4腰椎下,两旁相去各1.5寸。
取穴:俯卧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穴(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约与髂嵴高点相平。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4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3腰神经后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腰脊疼痛。
关元俞 (guānyuánshù, BL26)
位置:在5腰椎下两旁各0.5寸。
取穴:俯卧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骶棘肌;有腰最下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有第5腰神经后支。
主治:腹胀、泄泻、小便不利、遗尿、消渴、腰痛。
小肠俞 (xiǎochángshù BL27)
位置:在第1骶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平第1骶后孔,督脉旁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中,俯卧取穴。
局部解剖: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外侧支,第5腰神经后支。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痔疾、疝气、腰腿疼痛。
膀胱俞 (pángguāngshù, BL28)
位置:在第2骶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平第2骶后孔,当髂后上棘内缘下与骶骨间的凹陷中,俯卧取穴。
局部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与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外侧支;布有第1、2骶神经后支外侧支,并有交通支与第1骶神经交通。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遗精、腹痛、泄泻、便秘、腰脊强痛、膝足寒冷无力、女子瘕聚、阴部肿痛、生疮、淋浊。
中膂俞 (zhōnglǚshù, BL29)
位置:在第3骶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平第3骶后孔,督脉旁1.5寸,俯卧取穴。
局部解剖: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4骶神经后支外侧支,第5腰神经后支。
主治:痢疾、疝气、腰脊强痛、消渴。
白环俞 (báihuánshù, BL30)
位置:在第4骶椎下,两旁各1.5寸。
取穴: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孔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其深层正当阴部神经。
主治:白带、疝气、遗精、月经不调、腰腿疼痛。
上(shàngliáo, BL31)
位置: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
取穴:俯卧位,于第1骶后孔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及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阴挺、带下、遗精、阳痿、大小便不利。
次(cìliáo, BL32)
位置: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
取穴:俯卧位,于第2骶后孔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当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处;布有第2骶神经后支。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疝气、小便赤淋、腰以下至足不仁。
中(zhōngliáo, BL33)
位置:在骶部,当次下内方。
取穴:俯卧位,于第3骶后孔取穴。
局部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骶神经后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腰痛、小便不利、便秘。
下(xiàliáo, BL34)
位置:在骶部,当中下内方。
取穴:俯卧位,于第4骶后孔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臀大肌起始部;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4骶神经后支。
主治:小腹疼痛、肠鸣、泄泻、便秘、小便不利、腰痛。
会阳 (huìyáng, BL35)
位置:在尾骨骶部。
取穴:在尾骨下端两旁,督脉旁0.5寸取穴。
局部解剖:有臀大肌;臀下动、静脉分支;布有尾神经,深层有阴部神经干。
主治: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疾。
附分 (fùfēn, BL41)
位置:在背部第2胸椎下,附项内廉两旁各3寸。
取穴:平第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俯伏取穴。
局部解剖:在肩胛骨内缘,有斜方肌、菱形面;深层有髂肋肌;有颈横动脉隆支,当第2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最深层为第2肋间神经干。
主治: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
魄户 (pòhù, BL42)
位置:在背部第3胸椎下,两旁各3寸。
取穴:平第3胸椎棘突下,身柱穴(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俯伏取穴。
局部解剖:在肩胛冈内侧端,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3肋间动脉,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2、3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最深层为第3肋间神经干。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疼痛。
膏肓 (gāohuāng, BL43)
位置:在第4胸椎下,两旁相去各3寸。
取穴:平第4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两手抱肘,俯伏取穴。
局部解剖:在肩胛冈内端,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4肋间动、静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3、4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最深层为第4肋间神经干。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吐血、盗汗、健忘、遗精、完谷不化、肩胛背痛。
神堂 (shéntáng, BL44)
位置:在第5胸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5胸椎棘突下,神道穴(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
局部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5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4、5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肩胛背神经,最深层为第5肋间神经干。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腹胀、肩痛、脊背强急。
(yixi, BL45)
位置:在肩膊内廉,第6胸椎下,两旁各3寸。
取穴:平第6胸椎棘突下,灵台穴(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外缘,有髂肋肌;有第6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5、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6肋间神经干。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季胁引少腹痛、目眩、鼻出血、疟疾、热病汗不出。
膈关 (géguān, BL46)
位置:在第7胸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取穴:平第7胸椎棘突下,至阳穴(督脉)旁开3寸,于肩胛骨脊柱缘取穴。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6、 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7肋间神经干。
主治:饮食不下、呕吐、嗳气、胸中噎闷、脊背强痛。
魂门 (húnmén, BL47)
位置:在背部第9胸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9胸椎棘突下,筋缩穴(督脉)旁开3寸取穴。
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9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8、9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9肋间神经干。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饮食不下、呕吐、肠鸣泄泻。
阳纲 (yānggāng, BL48)
位置:在背部第10胸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10胸椎棘突下,中枢穴(督脉)旁3寸取穴。
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0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9、10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0肋间神经干。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意舍 (yìshě, BL49)
位置:在背部第11胸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穴(督脉)旁开3寸取穴。
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0、1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1肋间神经干。
主治作用:腹胀、肠鸣、泄泻、呕吐、饮食不下。
胃仓 (wèicāng, BL50)
位置:在背部第12胸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12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肋下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13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2肋间神经干。
主治作用:腹胀、水肿、胃脘疼痛、小儿积食、脊背强痛。
肓门 (huāngmén, BL51)
位置:在腰部第1腰椎下,两旁各3寸。
取穴:平第1腰椎棘突下,悬枢穴(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1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上腹疼痛、痞块、便秘、妇人乳疾。
志室 (zhìshì, BL52)
位置:在腰部第2腰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2腰椎棘突下,命门穴(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背阔肌、髂肋肌;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为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及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分布处。
主治:遗精、阳痿、阴痛下肿、小便淋浊、水肿、腰脊强痛。
胞肓 (bāohuāng, BL53)
位置:在臀部第2骶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平第2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正当臀上动、静脉处;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
主治:肠鸣、腹胀、腰脊疼痛、大小便不利、阴肿。
秩边 (zhìbiān, BL54)
位置:在臀部第4骶椎下,两旁各3寸陷者中。
取穴:胞肓直下,在骶管裂孔旁开3寸,俯卧取穴。
局部解剖:有臀大肌,在梨状肌下缘;正当臀下动、静脉处;布有臀下神经及股后皮神经,外侧为坐骨神经。
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阴痛、痔疾。
(3)背腰部的经外奇穴
新设 (xīnshè, HN21)
位置:在第3、4颈椎之间,旁开1.5寸。
取穴:正坐或俯伏,于风池穴直下,项后发际下1.5寸,约当第4颈椎横突端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外缘;有颈横动脉分支;布有第4颈神经后支。
主治:颈项强痛、角弓反张、后头痛、肩背酸痛、咽喉疼痛。背、腰部穴位分布见图2-1。
颈臂 (jǐngbì, HN22)
位置:在颈部锁骨上窝中央至锁骨内侧端之中点。
取穴:仰卧去枕,头转向对侧。于锁骨内1/3与外2/3交点处直上1寸,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取穴。
局部解剖:有胸锁乳突肌;颈外侧动、静脉之分支;布有臂丛神经。
主治:肩、臂、手指麻木或疼痛、上肢痿痹。
百劳 (bǎiláo, HN23)
位置:在颈部大椎向发际2寸点记,将其2寸中折,横布于先点上,左右两端尽处是。
取穴:正会,头微前倾,或俯伏,于大椎穴旁开1寸,再直上2寸处取穴。
图2-1 背腰部穴位分布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头夹肌中;有枕动、静脉;椎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分支。
主治:骨蒸潮热、盗汗、自汗、瘰疬、咳嗽、气喘、颈项强痛。
崇骨 (chōnggǔ, HN24)
位置:在颈部大椎上第1小椎上。
取穴:正坐,头微前倾,或俯伏,于后正中线第6、7颈椎棘突之间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7颈神经后支。
主治作用:咳嗽、气喘、感冒、疟疾、癫、肺痨。
血压点 (xuèyādiǎn, B1)
位置:在第6、7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寸。
取穴:俯伏位,于后正中线,第6、7颈椎棘突之间左右各开2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菱形肌、头最长肌、夹肌处;有颈横动脉及颈深动脉分支;布有第7颈神经后支。
主治:高血压、低血压。
定喘 (dìngchuǎn, B2)
位置:在背部大椎穴旁开0.5寸。
取穴:俯伏或俯卧,在第7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0.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菱形面、头夹肌、最长肌中;有颈横动脉和颈深动脉分支;布有第7、8颈神经后支。
主治作用: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疼痛、上肢疼痛不举、荨麻疹。
巨阙俞 (jùquèshù, B4)
位置:在背部第4胸椎。
取穴:俯卧或俯伏,于背部中线第4、5胸椎棘突之间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4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4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心痛、失眠、肩背痛、咳嗽、气喘、胸胁痛。
夹脊 (jiājǐ, B5)
位置:在腰背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间旁开0.5寸。
取穴:俯伏或俯卧,于脊椎棘突间两侧,背部正中线外侧0.5寸处,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每侧17穴,左右两侧共34穴。
局部解剖:在横突间的韧带和肌肉中。因穴位位置不同,涉及的肌肉也不同。一般分为3层:浅层为斜方肌、背阔肌和菱形肌;中层有上、下锯肌;深层有骶棘肌和横突棘突间的短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和静脉丛分布。
主治:适用范围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胃下俞 (weìxiàshù, B6)
位置:在背部第8椎下旁开1.5寸。
取穴:俯卧或俯伏,于第8、9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有第八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8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深层为第9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胃痛、胰腺炎、胸胁痛、消渴、咳嗽、咽干。
接脊 (jiējǐ, B7)
位置:在第12胸椎下节间。
取穴:俯卧或俯伏,于背部中线,第12胸椎棘突与第1腰椎棘突之间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百叶窗中;有第12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2肋间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小儿赤白痢疾、脱肛、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癫、疝气。
痞根 (pǐgēn, B8)
位置:在腰部第1腰椎下旁开3.5寸。
取穴:俯卧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间旁开3.5寸到4寸之间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髂肋肌处;有第2腰动、静脉背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第1腰神经外侧支。
主治:腰痛、尿频、消渴、虚劳、羸瘦、妇科疾患。
肘椎 (zhǒuzhuī, B9)
位置:在腰部,第3腰椎棘突稍上方旁开1寸。
取穴:俯卧,于后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之间近第3腰椎棘突处左右各开1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同腰部华佗夹脊穴相应部位。
主治:胃脘疼痛、腹痛、腹泻、呕吐、便血、腓肠肌痉挛。
下极俞 (xiàjíshù, B10)
位置:腰部,当后正中线上。
取穴:俯卧位,于第3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痛、腹痛、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下肢酸痛。
腰眼 (yāoyǎn, B12)
位置:在腰上两旁微陷处。
取穴:俯卧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间旁开3.5寸到4寸之间凹陷入取穴。
局部解剖:在背阔肌、髂肋肌处;有第2腰动、静脉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第1腰神经外侧支。
主治:腰痛、尿频、消渴、虚劳、羸瘦、妇科疾患。
十七椎 (shíqīzhuī, B13)
位置:在腰部,第5腰椎棘突下。
取穴: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穴,再向下一个腰椎的凹陷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分背筋膜、棘上韧逞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骶疼痛、腿痛、转胞、痛经、崩漏、遗尿。
腰奇 (yāoqí, B14)
位置:在骶部尾骨尖端上2寸。
取穴:俯卧位,适当尾骨尖端直上2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当棘上韧带处;在第2、3骶动、静脉处;布有第2、3骶神经后支。
主治:癫、头痛、失眠、便秘。
3.常用的脊柱推拿手法 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按照各种特定的动作和用力技巧,在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称为推拿手法。
手法的应用是推拿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学习和掌握推拿手法是每个推拿工作者的基本功夫。手法是推拿保健治病的主要手段,其熟练程度及水平高低对于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疗效,除了辨证准确、认真负责外,在适当的穴位和部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手法水平低下,那么是不可能达到消除亚健康症状、治愈疾病的目的。
手法操作时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最终达到“深透”的效果。“持久”是指手法能按要求运用一段时间,而不是草率仓促、匆匆而就;“有力”是指手法必须具有一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部位等不同情况而增减;“均匀”是指手法动作应有节奏,速度不能时快时慢,力量不要时轻时重;“柔和”指手法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或用蛮力,变换动作时应自然和缓。以上各点是有机联系、统一共存的,同时体现在每一个手法的操作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法并能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由生而熟,熟能生巧,乃至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正如《医宗金鉴》所言:“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手法在临床运用中,同样要贯彻辨证论治的治疗总则,才能更好地发挥手法的治疗作用。人有男女老少,体有强弱,证有虚实,治疗部位有大有小,肌肉经筋有厚有薄。因此,手法选择和力量的运用都必须与之相适应,过之和不及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对某些疾病,手法治疗是不适宜的,这些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严重的皮肤病、恶性肿瘤的局部、骨折、烫伤、精神病等。另外,对于孕妇应慎用手法治疗调理。
(1)推法:推法有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和肘推法4种。指推法是指用拇指指腹着力于一定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掌推法是指以掌根为着力点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直推,如需加大力量可双掌相叠进行;拳推法是指以单手握拳的掌侧面为着力点做直推;肘推法是指以肘尖为着力点直推,肘推时力量偏大,适宜于体格强壮者。
推法具有疏经通络、消瘀散结、活血止痛、缓解痉挛的作用,可在人体各部位使用,能够提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推法操作时用力要稳,推进速度要缓慢,并应保持一定的压力作用于深部组织。直接在皮肤上操作时,可配合使用外用药膏,既可防止擦伤皮肤,又增加了药物的作用。
(2)拿法:拿法是用大拇指和示、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做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的提捏。拿法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上常配合其他手法使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等部位。
拿法操作时腕部应放松,以指腹着力,提拿方向应与肌腹垂直,力量要轻重适宜,以局部酸胀、微痛为度,提拿揉捏动作应连续不断,舒缓灵活。
(3)按法:按法分为指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
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用肘尖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称肘按法。
按法操作时要求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在临床中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腹部,肘按法多用于软组织丰满、病位深在之处。
按法具有放松肌肉、疏经活络、化瘀止痛的作用,能够解除筋脉拘紧,调整小关节紊乱,临床运用较为广泛。
(4)摩法:摩法分为指摩和掌摩两种。指摩法是用示、中、环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掌摩法是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做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摩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应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为120次左右。
摩法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作用力温和而浅在,仅达皮肤及皮下,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等作用,适用于各部位的软组织损伤,以及脘腹疼痛、食积胀满等证。
(5)揉法:揉法分指揉法和掌揉法两种。掌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吸定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摆动;指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做轻柔和缓的摆动。
揉法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具有活血化瘀、温通经络,宽胸理气,消肿止痛,消积导滞等作用。常用于肌肉劳损、胸闷胸痛、脘腹疼痛等症状。
(6)法: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伸屈腕关节是以第2到第4掌指关节背侧为轴来完成的;前臂的主导转动是以手背的尺侧为轴来完成的。因此,法的吸定点是上述两轴的交点,即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这点附着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跳动或辗动,压力、频率和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速度以每分钟60~120次为宜。
法可分为直和侧两种。直法力量较大,多用于肌肉丰满之处及体格强壮者;操作时手握空拳,以第2~5的掌指关节为支点吸定患处,做均匀的来回摆动。侧法力量较柔和,多用于关节隆突处及体弱者;操作时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面为支点放于患处,腕关节做屈伸外旋的连续来回活动。
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通经活络的作用,能够缓解肌肉、韧带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7)擦法:擦法是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附着在一定的部位,进行直线的来回摩擦。操作时腕关节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手指自然伸开,整个指掌要贴在患者体表的治疗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动,向掌下的压力不宜太大,但推动的幅度要大。
擦法操作时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屏气,频率每分钟100~200次。本法是一种柔和温热的刺激,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内脏虚损及气血功能失常的病证,尤其以活血祛瘀的作用更强。
擦法使用时应注意治疗部位要暴露,并可涂擦适量的药膏,这样既可防止擦破皮肤,又可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以加强疗效。
(8)振法:振法包括指振法和掌振法两种,是用手指或手掌着力在体表、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力地静止性用力,产生震颤动作。本法操作时力量要集中于指端或手掌上,振动的频率较高,着力稍重,震颤用力为间断性。
振法一般为单手操作,也可双手同时操作。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和穴位。具有疏通经络、活血行气、化瘀消积、和中理气的作用。
(9)点法:点法分为拇指点和屈指点两种。拇指点是指用双手或单手拇指指端点压体表。屈指点有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体表;或屈示指,用示指近侧指间关节点压体表。
点法与按法的区别是:点法作用面积小,刺激量更大,使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操作部位酌情用力,常用在肌肉较薄的骨缝处和全身穴位上,具有活血行气、化瘀止痛、开通闭塞、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10)捏法:捏法包括两指捏、三指捏和五指捏3种。两指捏是用大拇指和屈曲的示指夹住肌肤,相对用力挤压;三指捏是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夹住肌肤或肢体,相对用力挤压;五指捏是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挤压。在做相对用力挤压动作时要循序而下,均匀而有节律性。
捏法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化瘀消滞的作用,适用于头部、颈项部、背脊及四肢等。
(11)拍法:用单手或双手虚掌拍打体表的方法,称为拍法。本法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拍法具有疏通经络、舒筋活血、行气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肩背、腰臀、下肢等部位,对于肌肉痉挛、局部感觉迟钝和风湿酸痛等,常用本法配合其他手法治疗。
(12)击法:击法是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叩击体表。
①拳击法:手握空拳,腕伸直,用拳背平击体表。
②掌击法:手指自然松开,手腕伸直,用掌根叩击体表。
③侧击法(又称小鱼际击法):手指自然伸直,腕略背屈,用单手或双手小鱼际部击打体表。
④指尖击法:用五指或十指指端轻轻打击体表。
⑤棒击法:用桑枝棒击打体表。
击法操作时用劲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地叩击体表,在击打体表时不能有拖抽动作,要用弹力,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年老体弱者的双肾区域击打时力量宜轻柔。
拳击法常用于腰背部;掌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臀及四肢部;侧击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面、胸腹部;棒击法常用于头顶、腰背及四肢部。
击法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风湿痹痛、局部感觉迟钝、头痛、失眠等症。也常常配合拍法作为肩背、腰臀、下肢等部位治疗的结束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