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桡关节外侧滑囊炎、肱骨外髁膜炎、网球肘等,是一种由急慢性损伤造成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疼痛为主的疾病。
(一)发病原因
病因是由于伸肌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前臂伸肌总腱部分撕裂、扭伤和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慢性肱桡关节的滑膜炎症、滑膜皱襞的过度增厚,桡骨头环状韧带的退行性变化,皮下血管神经的绞窄及桡神经关节干的神经炎等。损伤组织可直接释放出内源性致痛物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或机械性压迫,促使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导致疼痛。
本病属于中医的“伤筋”、“筋痹”、“肘劳”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跌仆劳损导致肘关节局部经筋受损,气滞血瘀,经络不通,运行受阻,不通则痛;也可因风寒湿邪侵袭肘部,而致气滞血瘀,筋脉失和而发病。病久可因气血耗损,血不荣筋,筋骨失养,导致本病久不痊愈或反复发作。
(二)临床表现
多见于用肘部工种和职业的人,有劳损或感受风寒湿病史。肘外侧疼痛,呈持续性渐进性发展。做拧衣、扫地等动作时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休息时痛减或消失。
肘关节活动度正常,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试验阳性。
(三)腹针调理
1.取穴 中脘、商曲(健侧)、滑肉门(患侧)、上风湿点(患)。
2.功效 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3.操作 常规针刺,中度刺激,针后可加灸,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四)全息针辅助调理
1.耳针调理
(1)取穴:肘关节、神门、肾上腺。
(2)配穴:肝、脾、内分泌。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中强度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也可耳压。
2.头针调理
(1)取穴:伏象相应关节区、对侧顶颞前斜线中2/5。
(2)配穴:额旁2线。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眼针调理
(1)取穴:上焦、肝、脾。
(2)配穴:血络明显区。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鼻针调理
(1)取穴:上肢。
(2)配穴:肝、脾。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面针调理
(1)取穴:臂。
(2)配穴:肝、肾。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6.背针调理
(1)取穴:肝俞、肾俞。
(2)配穴:相应夹脊穴。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针后可加灸,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7.腕踝针调理
(1)取穴:上4区、上5区。
(2)配穴:疼痛相应区。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针刺,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8.第2掌骨侧针法调理
(1)取穴:上肢。
(2)配穴:压痛敏感点。
(3)功效:行气活血、舒筋利节、通络止痛。
(4)操作:常规操作,中度刺激,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