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
(一)发病原因
本病可由机体内外因素如精神紧张、环境和气候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通过大脑皮质,干扰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使卵巢功能失调,影响子宫内膜导致异常出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有排卵型两类。前者多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青春期雌激素水平低下,或分泌不稳定,或水平持续缓慢升高,内膜生长速度超过血液供应而致坏死脱落,形成出血。更年期卵巢功能渐衰,卵泡刺激水平长期增高,内膜不断增殖,经期每见后延,当持续增殖的内膜血供不足时即开始脱落,开成出血及周期严重不规则。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一般系黄体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经期波动。本病属于中医“崩漏”的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血非时妄行。常见的病因病机有血热致经血妄行、血瘀致血不归经、脾虚致统摄无权、肾虚致封藏失职等均可导致崩漏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发病前一般有短期停经,月经再潮时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势急或淋漓不休。长期出血可伴有贫血。
妇科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偶有子宫稍大、质软,一侧或两侧输卵管略粗。
(三)腹针调理
1.取穴 天地针方、调脾气方、引气归元方。
2.功效 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经止血
3.操作 常规针刺,轻度刺激,针后可加灸,留针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四)全息针辅助调理
1.耳针调理
(1)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缘中、皮质下。
(2)配穴:肝、脾、肾、膈、肾上腺。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或左右替针刺,10次为1个疗程。也可用耳压法。
2.头针调理
(1)取穴:额旁3线、额旁2线。
(2)配穴:顶中线、顶旁1线。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眼针调理
(1)取穴:下焦区、肝区、脾区、肾区。
(2)配穴:血络明显区。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用补法,留针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面、鼻针调理
(1)取穴:子宫、卵巢。
(2)配穴:肝、脾、肾。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背针调理
(1)取穴:肝俞、脾俞、肾俞。
(2)配穴:相应夹脊穴。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6.腕踝针调理
(1)取穴:下1区。
(2)配穴:下2区、下5区。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7.第2掌骨侧针法调理
(1)取穴:下腹、肾、肝。
(2)配穴:压痛敏感点。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8.手针调理
(1)取穴:命门。
(2)配穴:肝、脾、肾。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9.足针调理
(1)取穴:子宫、痛经。
(2)配穴:肝、脾、肾。
(3)功效: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调理冲任、固崩止漏。
(4)操作:常规针刺,中度刺激,留针30~4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