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The optic nerve tram-track sign
【又名】 视神经轨道征;索道征(the tram-track sign)。
【表现】 在眼眶横断面增强CT或MRI脂肪抑制T1WI上显示最清晰。表现为低密度或低信号的视神经与两侧强化的神经鞘周围结构,形似并列的轨道。
【解释】 视神经双轨征最常见于视神经鞘脑膜瘤。脑膜瘤常引起视神经鞘节段性或弥漫性环形增厚。增强后在CT或MRI上视神经表现为未增强的中央线状结构(低密度或低信号影),被周围增强的脑膜瘤环绕。在横断面或矢状面图像上,由两侧增强的肿瘤区域组成并被无强化的视神经分隔开,表现为双轨征。在冠状面上对应的表现是油炸圈饼样结构,表现为袖管征或环形征。当视神经鞘脑膜瘤有线状钙化时这种双轨征也可在未增强的CT上见到,但这种情况较少见。MRI比CT能更好地显示轨道征。
【讨论】 双轨征可作为视神经胶质瘤和视神经鞘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征象。视神经鞘脑膜瘤在增强CT上相对于视神经表现为高密度。而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视神经内的胶质细胞,与视神经关系密切,在影像上肿瘤与神经无明显分界。视神经鞘脑膜瘤起源于沿视神经鞘分布的蛛网膜的脑膜上皮细胞,在组织学上常为脑膜上皮型,偶尔也可为过渡型。肿瘤早期硬脑膜下生长导致包绕神经。由于神经仅被包绕而未完全掩埋,所以它常表现为肿瘤内的“阴性缺损”。视神经鞘脑膜瘤可发生于神经走行区,如在眼眶内、视神经管内或视神经管颅内开口处。女性多见(80%),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也可见于有Ⅱ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儿童,而这些患者肿瘤常发生于双侧。
视神经鞘脑膜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视力下降和眼球突出。视网膜检查可见视盘水肿、苍白。视神经盘水肿和视神经萎缩同时出现。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典型表现为沿视神经鞘走行的斑点状或线状影。它依生长方式不同而分为3种类型:①管状增粗型,表现为病变区视神经鞘均匀增粗;②梭形增粗型,表现为病变区呈纺锤形增粗;③异常增殖型,表现为自视神经鞘向外生长的病变或可见肿块与视神经鞘相连。视神经鞘脑膜瘤可发生钙化,占20%~50%。
图2-2-6 视神经鞘脑膜瘤,脂肪抑制T1WI增强扫描示“视神经轨道征”及“袖管征”
A.横断面脂肪抑制SE T1WI增强MRI显示左侧视神经相对于两侧增强的脑膜瘤表现为中央线状低信号,呈“双轨征”;B.冠状面增强MRI显示增强的脑膜瘤表现为“袖管征”(由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陆明提供)
在CT上在视神经管区域可出现骨骼改变,如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Johns等描述了视神经鞘脑膜瘤在增强CT上的3种明显的密度改变:①低密度的视神经;②高密度的脑膜瘤肿块;③更高密度的视神经邻近区域平行线状强化。这种线状强化认为与肿瘤沿蛛网膜间隙线状扩散有关。球后的其他肿块则不表现这种神经周围播散,故不会出现肿块与相邻视神经之间明显的强化。
MRI图像上,视神经鞘脑膜瘤在T1WI上相对于视神经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明显,在脂肪抑制像上尤为明显。
视神经双轨征是非特异性的,也可见于其他眼眶疾病,包括眼眶假肿瘤、眼周神经炎、结节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眼周出血、Erdheim-Chester病(系统性黄肉芽肿病)等。视神经周围强化而无增粗则可能是正常表现,可能代表正常的硬膜强化。
(陆 明 张 羽 王一民)
参 考 文 献
[1]Kanamalla US.The optic nerve tram-track sign.Radiology,2003,227(3):718-719
[2]Peyster RG,Hoover ED,Hershey BL,et al.High-resolution CT of lesions of the optic nerve.AJR,1983,140(5):869-874
[3]Johns TT,Citrin CH,Black J,et al.CT evaluation of perineural orbital lesions:evaluation of the“tram-track”sign.AJNR,1984,5(5):587-590
[4]Mafee MF,Goodwin J,Dorodi S.Optic nerve sheath meningiomas:role of MR imaging.Radiol Clin North Am,1999,37(1):37-58
[5]鲜军舫,王振常,安裕志,等.视神经鞘脑膜瘤影像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9):952-9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