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普顿驼峰征

汉普顿驼峰征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显示汉普顿驼峰征,应在X线上采取几个不同投照位置。汉普顿驼峰征是一种强烈提示肺栓塞的征象,若出现此征,在未能证实为其他疾病之前应首先考虑肺梗死。病变进展后形成楔形或锥形影像,其尖端指向肺门方向,基底部与胸膜相连,其密度均匀,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

【英文】 Hampton′s hump

【表现】 汉普顿驼峰征是肺梗死的典型X线征象,指在肺梗死时梗死区表现为一密度均匀增高的尖顶截断的锥形或楔形阴影,常位于肺野外周,其底部常位于胸膜或肋膈角侧,尖顶部指向肺门,状如驼峰。

【解释】 锥形或楔形阴影代表肺梗死灶。

【讨论】 汉普顿驼峰征于1940年由Hampton描述,见于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s)。肺梗死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后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10%~15%肺栓塞病例发生肺梗死。

肺梗死是在肺淤血基础上,由于肺静脉压力升高,支气管动脉侧支循环发生障碍,血管壁坏死而有血性渗出,从而产生肺组织的坏死,即出血性梗死。肺梗死大部分涉及肺段,可为多发,偶可涉及肺叶。梗死灶的中央部分是坏死区,后期形成纤维化及胸膜皱缩,病灶的周围部分有水肿和出血,可在短期内吸收。

肺动脉分支发生阻塞其远端肺组织形成出血性实变、坏死。一般认为出血常在坏死之前,且是发生坏死的原因,只有在出血带消失之后,梗死才能显示。大多数肺栓塞仅在靠边缘的次级肺小叶发生梗死,多数病变累及l或2个肺段,梗死灶为锥形或楔形,锥形尖端指向肺门,底部可达胸膜,而邻近栓子的肺小叶仍存活,Hampton驼峰征的肺门侧变钝的原因是血栓栓塞尖端部仍有侧支循环供血,因此,该处的次级肺小叶仍然存活。但是若梗死紧靠栓子,其尖端部分不能存活。由于在外围的肺小叶是以不规则的层次任意方向排列的,所以各种形状的梗死均可以发生,但大多数均有一个钝边朝向肺门方向。

图3-16-1 X线平片及CTA示“汉普顿驼峰征”

A.胸部X线平片显示右肺汉普顿驼峰征(箭)及少量胸腔积液;B.CT血管成像MIP冠状位重建显示汉普顿驼峰征及右肺中叶外侧段动脉分支血管切断征(箭);C.3D-VR重建间接显示受累动脉分支新月形缺损(箭)

图3-16-2 胸部X线平片示“汉普顿驼峰征”

A.发病当日胸部X线平片两肺未见明确异常改变;B.发病3d后胸部X线平片显示左肺下野汉普顿驼峰征;C、D.发病1周后胸部X线平片及局部放大像显示左肺下野汉普顿驼峰征

汉普顿驼峰征X线表现为基底与胸膜面邻接,顶部呈类圆形隆凸指向肺门,密度均匀边缘较平整而清楚的锥形阴影。大小一般为3~5cm,较大者可达10cm。肺梗死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可呈楔形、圆形、半圆形、片块状或球形的假肿瘤状阴影。肺梗死最常见于两肺下叶基底部,以右侧为多见,往往位于肋膈角区。附近横膈可有升高,并有呼吸运动减弱现象。阴影于3周左右吸收。但其吸收有一定特点:①从周边开始呈向心性吸收;②贴近胸膜的基底部常保持不变。在肺梗死吸收过程中。虽然阴影在逐步缩小,但其形状在一系列的X线胸片上是相同的。就像冰块溶化一样,只是面积在逐步缩小,无形状的改变。故将此种肺梗死的吸收形式在X线胸片的表现特点称为溶化征(melting sign)。为了显示汉普顿驼峰征,应在X线上采取几个不同投照位置。若患者情况许可,最好先做透视、再用适当的位置摄片。汉普顿驼峰征是一种强烈提示肺栓塞的征象,若出现此征,在未能证实为其他疾病之前应首先考虑肺梗死。但肺梗死呈汉普顿驼峰征或楔形者并不多见,因此不能只依靠发现此征象来诊断肺梗死,否则会有很多肺梗死被漏诊,汉普顿驼峰征有助于区别肺梗死与胸膜增厚或肋膈角游离积液的X线征象,后两者一般倾向于凹面向肺门。溶化征有助于肺梗死吸收期与肺部急性炎症的吸收相鉴别,大多数炎症的吸收呈斑片状,或在吸收过程中整个浸润阴影的密度在逐渐减低。

常规CT扫描,肺梗死在早期为肺内实变影像,边缘不清,两肺下叶后基底段较其他部位多见。病变进展后形成楔形或锥形影像(即汉普顿驼峰征),其尖端指向肺门方向,基底部与胸膜相连,其密度均匀,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病变吸收后梗死部位残留纤维化的条索阴影。CT血管成像(CTA)对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急性肺栓塞CTA表现为肺动脉分支的充盈缺损,与血管造影表现相似,栓子位于血管腔的中心,或使血管阻塞,后者称为血管切断征(vessel-cut-of sign),并伴有病变血管的扩张。

(田昭俭)

参 考 文 献

[1]Meyers MP.Images of a pulmonary embolus:classic and contemporary.CMAJ,2002,167(5):511-512

[2]Restrepo CS,Diethelm L,Lemos JA,et al.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RadioGraphics,2006,26(1):213-231

[3]李铁一.中华影像医学(呼吸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3-3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