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肌梗塞手术插管

心肌梗塞手术插管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术前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如器质性心脏疾病,>70岁的高龄病人,外周血管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1.清醒病人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及持续性低血压等;而全麻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常掩盖了急性心梗的症状和体征。1.术前准备要充分,对患有心肌缺血或曾患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术前更予以重视,如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镇静药。

【原因】

1.术前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如器质性心脏疾病,>70岁的高龄病人,外周血管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心脏病。

2.术中血压过低或过高,影响到心肌的供血与供氧。

3.麻醉药物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效应。

4.术中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水电解质紊乱及各种心律失常等。

5.麻醉过深或过浅,交感-肾上腺反应导致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心肌耗氧增加,心肌缺氧进一步恶化导致心梗。

【临床表现】

1.清醒病人可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及持续性低血压等;而全麻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常掩盖了急性心梗的症状和体征。

2.ECG可提供急性心梗的主要证据,表现为ST段下移、T波倒置、左胸导联出现Q波或QS波形。

3.同时进行血清酶的检查多能发现异常。

4.病情允许时经食管超声心动检查,多能发现部分心室壁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ECG、超声心动及心肌酶的改变。

【治疗】

1.暂停手术或尽快结束手术。

2.立即用硝酸甘油、多巴胺静滴。

3.同时纠正心律失常。

4.若心跳停止,立即做心脏复苏。

【预防】

1.术前准备要充分,对患有心肌缺血或曾患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人术前更予以重视,如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镇静药。

2.对于心肌梗死病人应当择期手术,尽量延迟到发病4~6个月后再施行手术比较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