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玮教授(复旦大学历史系)
点评:乡田教授提到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甚至可以作为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比如分期问题,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日关系的开端?鸦片战争是日本去中国化的开始,鸦片战争后日本开始转而向英美等西方国家学习了;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对外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拒绝与西方进行鸦片买卖;鸦片战争对日本近代化产生了影响,中国挡住了西方侵略扩张的“地震波”,使日本取得了近代化的成功。又如西原借款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问题,借款是不是一定就是一件好事?第三个问题是辛亥革命后日本态度的变化,转而支持中国,日本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化?第四个问题是两国民间贸易的展开,为什么时间是1950年前后?为什么是民间贸易?1950年代的中日关系问题本质上就是政治与经济能否分离的问题。第五个问题是GHQ为什么要默许中日之间的民间贸易,这涉及美国的对日政策。第六个问题是朝鲜战争开始后GHQ为什么又禁止日本对华开展民间贸易,这涉及中美日等多边关系,涉及冷战的大背景。第七个问题是长崎国旗事件,为什么该事件发生后中国会中止对日贸易?第八个问题是为什么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访日时都没有十分强调历史问题?其实两位领导人都谈到了历史,并指出了历史问题对于中日关系的重要性。第九个问题是国家间的关系问题除了要考虑周边国家民族外,是否忽视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尤其是媒体的宣传忽略了这一点。第十个问题是冷战后如何重新认识中日关系?刚才乡田先生谈到的福田主义和新福田主义,从本质上都反映了日本“脱欧入亚”的意愿。
提问:从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今年正好是30周年。我们注意到,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后双方就认为要尽快缔结友好条约,但为什么最后拖了六年方才签署这一条约?中日两国间建立了战略互惠关系,对此如何解读?
回答: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田中角荣为什么会在1972年访问中国?我们知道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问了中国,但是作为盟友的美国,并没有将此事事先通知日本,而是在基辛格回国途经日本之时通知日本,尼克松可能于1972年访华。日本感到被美国背叛,故作出了由田中先于尼克松访华的决定。这可能是一种气愤的报复,日中友好条约延迟签订存在日本与美国相协调的因素。日本外交关系中受美国影响很大,对美国政策的介意和受美国影响的因素始终存在。关于第二个问题,中韩间提出了战略协作关系,这从字面上似乎较好理解。对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单从字义上理解容易产生疑问,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目前中日关系进入了怎样的一个阶段,如何在能够给双方带来利益的前提下,继续进行合作?第二要看双方之间建立在怎样一种相互信赖关系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应看到,政治家提出的口号往往是暧昧的,从这些口号无法看出政治家心里在想些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