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灌注供肾时,因插管致动脉内膜损伤。
2.血管吻合技术欠佳。
3.肾动脉或髂内动脉硬化,曾做过内膜斑块切除或剥脱。
4.供肾的动脉与受者的动脉吻合口径大小相差显著。
5.吻合完毕后,血管处于扭曲状态。
6.继发其他并发症,如肾周感染、血肿或淋巴囊肿压迫或血肿机化、静脉炎等。
7.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8.术后发生排斥反应。
【临床表现】
1.肾动脉发生血栓后可出现完全无尿,尤其是在术后移植肾利尿恢复后,又突然出现无尿,患者肾区隐痛,触诊移植肾质地变软、体积缩小。
2.肾静脉发生血栓后,可出现移植肾区疼痛,少尿或无尿,血红蛋白尿和蛋白尿。触诊移植肾有明显肿大和压痛,有时可突然导致肺梗死。
3.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均有助于诊断;但应注意与排斥反应相鉴别。
【治疗】
1.肾血管血栓形成及栓塞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一经证实,应立即手术,若为栓塞早期,可将肾动脉切开取出血栓,或切断肾动脉去除血管内栓塞,用2℃冷肝素溶液冲洗后再做肾动脉吻合,尚有可能挽救移植肾;若栓塞时间过久,该肾已呈紫褐色,则应切除移植肾,等待再行第二次肾移植。
2.肾动脉分支栓塞,肾实质缺血范围小而界限明显者,经彩超证实后,可行移植肾局部或部分切除术。
3.肾静脉早期的部分栓塞,可在取栓后使用肝素和尿激酶等抗凝药物,改善肾功能与降低蛋白尿,偶有成功的可能性。
4.晚期多需要行移植肾切除,恢复透析治疗。
【预防】
1.术中做血管吻合时勿使血管扭曲。
2.在进行内膜斑块剥离或移植肾灌注时,勿损伤内膜。
3.术中止血要彻底、淋巴组织要电凝或结扎。
4.提高血管吻合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