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针法 进针是将针刺入皮肤并到达相应深度,是针刺操作的第一个动作。要求动作轻巧、快速刺入皮下,缓慢下插至所需深度,这样可以达到进针无痛或微痛。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拇、示、中指夹持针柄,如持笔状,故右手称为“刺手”。左手爪切固定所刺部位皮肤或辅助进针行针,故称左手为“押手”。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有以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示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迅速将针刺入,再缓慢刺入所需的深度(图3-1)。
图3-1 单手进针法
图3-2 双手进针法
图3-3 提捏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短针的进针可用指切进针法,即左手拇指或示指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图3-2)。如长针可用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2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两手协同将针插入或捻入腧穴。对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可用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示2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将针刺入(图3-3)。在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进针,则要用舒张进针法,以左手拇、示2指或示、中2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手示、中2指或拇、示2指的中间刺入。
2.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针刺的角度:包括直刺、斜刺和平刺3种。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左右,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深刺或浅刺均可适用,尤其是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如腰、臀、腹及四肢等处的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直刺深刺部位,或为避开血管及瘢痕部位而采用此法,如胸背部及关节部等处的腧穴。
平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刺入腧穴,又称横刺或沿皮刺。适用于皮肉浅薄处的穴位。如头皮、颜面、胸骨等处的腧穴。有时在施行透穴刺法时,也用这种方法。
(2)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一般依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如根据针刺补泻的需要,为达到“迎随补泻”的目的,在针刺时结合经脉循行的方向,补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当泻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相反。为保证针刺的安全,某些穴位必须朝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或部位,如针刺哑门穴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以免刺伤延髓。此外,为使针刺的感应达到病变所在的部位,针刺时针尖应朝向病所,也就是说要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
(3)针刺的深度:针刺的深度须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体形、病位、病性、腧穴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而言,体质强壮、胖人、病变部位较深、穴位肌肉丰厚处,宜深刺;体质较弱、形瘦、病变部位较浅、穴位肌肉浅薄处,宜浅刺。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横刺。对于眼部、延髓部、躯干部的腧穴,由于其内有重要器官,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以免发生意外。
3.行针与得气
(1)行针:行针又名运针,是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针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使用提插法时,要注意提插时的指力、幅度、频率应均匀一致。提插的幅度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快,同时应保持针身垂直。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示、中3指持住针柄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使用捻转法时,应注意捻转时的指力、角度、频率应均匀一致。一般捻转的角度以180°~360°为宜,不能单向捻转,否则肌纤维缠绕针身,引起局部疼痛,滞针而致出针困难。
如针刺已达一定深度,而仍无针感传导者,应考虑到定穴位置和针尖方向有无偏差,以免盲目深刺而致弊害。——著名针灸学家·楼百层
以上两种是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眼区、后项、胸部一般不做提插。下面介绍的是辅助手法。
循法:是医生用手指沿经脉循行路线,在腧穴的上下部轻轻地按揉的方法本法能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刮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示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示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以激发经气,在已得气时用之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与扩散。
弹法:是在针刺留针过程中,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轻微震动的方法。本法有促使得气,增强针刺感应的作用。
摇法:是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的方法。其摇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感应;一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震颤法:是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和捻转,使针体产生轻微震动的方法。本法可促使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2)得气: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当针刺入腧穴得气时,患者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有时还出现热、凉、痒、痛、抽搐、蚁行等感觉,或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医者的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关系到针刺的疗效。得气迅速疗效好,得气较慢效果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另外应运用行针催气、留针候气等方法。
4.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方法。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欲掌握针刺传感,气至病所,必须熟识定穴位置、针尖方向和针刺深度这三大要领,并在临床反复实践,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浙江中医研究所·楼星煌
一般认为,阳证多为实热,宜针宜泻;阴证多为虚寒,宜灸宜补。疼痛多实,治宜泻之;痒麻多虚,治宜补之。针灸手法名目虽多,但总不离乎补泻之法。——浙江中医研究所·楼星煌
针刺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患者,当机体处于疲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而呈实证时,针刺又可以产生泻邪的作用。此外,与腧穴特性也有关,有的腧穴擅于补虚,有的腧穴擅于泻实。如足三里、关元、气海、膏肓俞等穴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补虚;如委中、十宣、十二井等穴具有泻邪作用,多用于泻实;而针刺手法则是促进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条件,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补泻手法有以下几种:
(1)基本补泻手法。①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拇、示指捻转时,补法须以拇指向前用力重,示指向后用力轻,左转为主,泻法须以大指向后用力重,示指向前用力轻,右转为主。②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其他补泻手法。①疾徐补泻:又称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②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人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人为泻法。③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④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⑤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上述补泻基本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配合运用,特别是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大多需要与其他的补泻手法配合使用。
5.留针与出针
(1)留针法:针刺得气并施以补泻手法后,并不马上将针起出,而是留置在穴内15~20分钟,这就称为留针。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和延长刺激作用,在针刺不得气还可以达到候气的目的。
对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等病证,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如某些急腹症、破伤风、角弓反张等病证,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而昏厥、休克、虚脱者不宜久留针,以免贻误病情。对不合作的小儿、惧针者,也不宜留针。
(2)出针法:出针时,医生用左手拇指、示指固定腧穴周围的皮肤,右手持针轻轻捻动退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除特殊需要外,出针后一般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出血。出针后,医生要核对针数,以防遗漏。患者要休息片刻,并注意保持针孔清洁。
6.针刺注意事项
(1)患者紧张、饥饿、疲劳时,不宜立即针刺;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时,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并尽量采用卧位。
(2)妇女怀孕3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通经活血的腧穴,应予禁刺。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应禁针以上穴位。
(3)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脏腑所在部位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7)针刺眼区穴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无论为进针或出针,总不能一插而进,一抽而出,必须逐次深入与逐次外出,猛入猛出均非所宜。古人“天人地”进针法与“地人天”之出针法,就是分部进针与分部出针的理论与应用。猛入者每易折针弯针与损伤筋肉,猛出者每易出血与皮下血肿,故分部亦防患之用也。——著名针灸学家·周楣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