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依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自身悟性(对所获取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如在人体上进行手法练习与治疗时,要求细心体会各种手法在不同部位操作时产生的不同感应,及时进行分析和调整,同时悉心观察和体会各部位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形态,做到多体会、多比较。以按揉法在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上操作为例,足太阳膀胱经第一条侧线位于后正中线旁开1 5寸,其腧穴的刺激力度与脊柱功能关系密切,由于胸椎为脊柱相对活动的静止段,而腰部为活动段,从肌肉分布上,上胸部肌肉相对薄弱,胸腰椎为活动段与静止段的交界处,肌肉力量明显加强,而作为活动段的腰部肌肉力量更为丰厚强壮。临床治疗时如果要使患者感觉整个治疗过程中手法力度相同,医者就必须从背部用较轻的力度,胸腰椎结合部力度有所增加,至腰部时力度再次加强,这样由于局部肌肉力量的变化,通过这三段不同力量的使用,使机体感应力度基本相同,既消除了由于受力不均而产生的不适感,又可使局部肌肉放松,有利于手法力度的渗透而增强疗效。
临床诊病时注意识别病变部位组织器官的异常改变,并将这些异常现象与正常功能形态加以比较、分析处理后加以贮存。如对压痛点的辨识,临床压痛点往往为病变所在或是相关疾病的反应点,在诊断与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压痛点又有按之紧张、空虚感,浅压痛、深压痛,点状、条索状反应物等等,同时患者又有体质强壮、虚弱,痛阈高、低及所发生部位肌肉丰厚或骨骼突起等不同。这就要求医者平时注意积累各种不同性质痛点的多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并由大脑加以存储。临症时,通过我们手的检测作用,将获得的信息经大脑加工处理,作出判断和发出指令,采取相应的手法予以治疗。正所谓:“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