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医得效方》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价值

《世医得效方》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价值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危氏精于辨证论治,在《世医得效方》一书中,他在前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对临床各科疾病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提出不少新见解。危亦林继承家学,勤求博采,对民间单方验方极为重视,在《世医得效方》各科中都有介绍。《世医得效方》所录的各科疾病治疗方剂绝大多数是临床习用,屡用屡验之方,故以“世医得效”题之,可谓名副其实。至于“异病同治”内容,在《世医得效方》一书中更为多见。

三、《世医得效方》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价值

危亦林学识渊博,医术全面,善于辨证施治,据证遣方,注重血气流通,调理气机。他对内科、妇科、儿科、眼科、正骨科、口齿咽喉科等临床各科均有研究,无所不通,尤其擅长于骨伤科的治疗。他在正骨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诸多发明。如对骨折、脱臼的整复,主张用乌头、曼陀罗先行麻醉,创造性地采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等,这在当时都居于世界医学的前列,至今仍不失其科学价值和临床价值。他注重实效,不尚空谈,在《世医得效方》中所收录的古方、验方,都经过自身的临床验证,再参以家传,阐述了本人的见解和临床体会。他将世代秘藏的效方全部公之于世,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精于辨证论治

危氏精于辨证论治,在《世医得效方》一书中,他在前人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对临床各科疾病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提出不少新见解。

危氏认为,辨证该先识其病,而病之区分,则必须以致病因素为其基础。“《传》曰:名不正则言不顺。病之名状,其类至多,原其所由,似是而非者尤多。若体认之,明辨其所因之的,则何患其多也”(《集病说》)。从总体上说,危氏认为导致疾病的因素主要有外感之因、七情之乱、虚损之由、风土之殊等几个方面,其中尤以外感之因为重点。

危亦林临证重视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治病用方,深思熟虑,遣方用药,立方稳当,药无偏袒,善于在继承前人遗产的基础上做到有所发挥,有所创造。特别是在方剂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方面,在书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后世认为,《世医得效方》不仅是一部方剂学著作,而且更是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临证指南。治病当先识病,病名之下,据因辨证,按证遣方,这是危氏临床治疗的一大特色。危亦林在书中以病为纲,以证为目,根据不同的证候,列出不同的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审证求因的特点。综观《世医得效方》一书,列述各科疾病约200种,每病之下,多按病因所殊,类别病证,然后随证处方施药。

例如“心痛”一病,前代医家多按其病机类别分为气滞血瘀、胸阳闭阻、痰热壅肺等证型,危氏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据因辨证,具体分为风证、寒证、七情、食伤、热证、虚证、卒痛、虫痛等不同种类,按照不同的病因,不同的证型,再熟练地运用贯彻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原则,分别处以蜜附汤、加味麻黄汤、七气汤、香苏散、气针丸、却痛散、鸡舌香散、芜荑散等40余方治疗。

又如“呕吐”一病,危氏也是根据风、寒、暑、湿、七情、痰、食、血、气、热、冷等致呕之因辨为11个证型,然后随因设证,按证立法,循法处方,依方遣药,分别用藿香散、理中汤、香薷散、加味治中汤、大藿香散、大半夏汤、二陈汤、茯苓汤、茱萸人参汤、竹茹汤、四逆汤等30余方治之。“眩晕”一病,风证用川芎散,感寒用三五七散,伤暑用消暑丸,中湿用芎术散,七情所致用茯神汤,痰证用加味二陈汤,失血用芎归汤,下虚用增损黑锡丹。

(二)方剂实用得效

危亦林承传家学,渊源有自,但又能博采众长。《世医得效方》共载有方剂2 500余首,其中既有危氏五代家传的经验方、单方和秘方,又收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肘后方》以及《局方》等名典医籍中的大部分方剂,还搜集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民间单方,对方剂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正是由于危亦林平时注意吸纳新知,搜集和发掘民间的单方验方,临证加以应用,并收载于《世医得效方》中,从而保存了许多濒于失传的古代单方验方,使其得以流传后世,为后世方书提供了许多翔实的考据资料。《四库全书提要》称之“所载古方至多,皆可以资考据”。《世医得效方》中所纂古方,都经危氏斟酌损益,并阐述危氏本人的运用和体会,这对后世研究方剂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危亦林对中医药学发展的不朽贡献。

危氏秉着求实进取的精神,大胆地冲破师门之规和保守思想的束缚,在《世医得效方》中毫无保留地公开了危氏五代储积的秘方。例如,在大方脉杂医科下痢门记有治疗五色痢的秘方。如秘方养脏汤:陈皮、枳壳、黄连、南木香、乌梅、罂粟壳、厚朴、杏仁、甘草,共为散。五色,黑豆枣子煎。红痢,生地、春茶、甘草节煎服。五色久不效,加龙骨、赤石脂、人参、芍药各一两,为末蜜丸,乌梅甘草汤下,粟米饮亦可,立效。在耳病门中介绍了治疗气壅耳聋的秘方降气汤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危亦林还将其祖传两套秘方予以公开:一是治疗水肿的秘传八方,二是治疗痈疽的秘传十方,而这些“随试随效,所活者甚众”的秘方,都是危氏家传的“绝招”,如果危亦林没有对医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从实追求,既不泥古以薄今,复不厚今而废古,惟求理与病相符,药与病对”的求实进取精神,在当时封建保守思想和师门之规的束缚下,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像他这样毫不保守公开秘方的医家,在中医学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发现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而且大部分流传在民间,所以称之为“民间单方”。它们具有简(药味简单)、便(取材方便)、验(疗效好)、廉(不花钱或少花钱)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危亦林继承家学,勤求博采,对民间单方验方极为重视,在《世医得效方》各科中都有介绍。

危亦林秉承祖训,家学渊博,尽得真传。虽在学知上益备,医技上益精,仍然不断寻师访友,博采众长。在学术思想上不因循守旧,极富进取精神。危亦林运用古方强调通晓其要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反对墨守成规。正如危氏在序言中说:“一证而百方,其将焉所适从哉,夫病者悬命医师,方必对脉,药必疗病,譬之抽观启钥,应手而决,斯善之善者矣,若中无定见,姑徐徐焉……虽非有心杀人,而人之死于其手者多矣!”告诫人们对待古方、成方要有正确态度,必须深明医理,详审病情,做到脉证相应,方药相符,才能达到效果。

《世医得效方》所录的各科疾病治疗方剂绝大多数是临床习用,屡用屡验之方,故以“世医得效”题之,可谓名副其实。例如,治疗诸痹,风寒湿合痹用乌头汤,寒证麻痹用五积散,痰饮用茯苓汤,血气滞用三痹汤,筋痹用羚羊角汤,热证用升麻汤等;治疗五积,肝积用肥气丸,心积用伏梁丸,脾积用痞气丸,肺积用息贲丸,肾积用奔豚汤等。以上所举,皆属于“同病异治”之范畴。至于“异病同治”内容,在《世医得效方》一书中更为多见。例如五积散一方,功能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虚冷,腹胁胀满,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晕,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振;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及口中冷,背心恶寒等症。举凡伤寒阴证、食积、时疫、腰痛、臂痛、腹痛、诸痹、诸积、下痢各章节中,只要是出现风寒痰湿之证,均可以用本方治疗。

《世医得效方》之所以用方准确,治疗得当,正是在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下而议病议药、汇列创制各类方剂的,而不似普通方书那样,仅仅是众多方剂的一般罗列或堆砌集合。由此可见,《世医得效方》对方剂学的巨大贡献。

(三)重视气血宣畅,善于调理气机

人处气交之中,一身气血津液运行流畅,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祖国医学把这种气血津液的运动形式,统称为气机。危亦林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气机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只有气血流通,气机宣畅,才能使百疾不生。他在《世医得效方》开宗明义指出:“人之有生,血气顺则周流一身,脉息和而诸疾不作,气血逆则运动滞涩,脉息乱而百病生”(《集脉说》)。这一点与金代张子和所说“《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在关于对气机不通之成因的认识上,危氏更强调人体内部因素的作用,这又与张子和学说略有所异。

危氏指出,气不和者,“或因忧愁思虑,或因酒色过伤,或临食忧烦,或事不遂意,以此不足,留滞不散,停于胸膈,心胸痞塞,气血不得宣通”,从而产生临床百般病症。危氏还认为,五脏六腑,脾胃居中,在气机运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饮食过度,致伤脾胃”,“脾气怯弱”则令“水火交攻,阴阳关隔,遂使气不升降”;“中脘不快,心腹胀满,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诸气》)。显而易见,危氏将李东垣的脾胃思想灵活地贯穿于人体气血流通理论之中,既符合临床,也颇能给人以启发和指导。

调理气机之功,危氏概括为“调顺荣卫,通流血脉,快利三焦,安和五脏”等几方面内容,其调气方药屡见于《世医得效方》各篇,俯拾即是。例如,治疗“中气”、“中风”之用八味顺气散;治疗“诸疝”因“七情所伤,遂成七疝,心腹胀痛,痛引腰胁连背,不可俯仰”者,宜用聚香饮子;治疗痔疮气结者(气痔),处以橘皮汤等,无不体现了危氏善于调气的治疗风格。至于在方剂中配伍各种不同的升气、降气、顺气、理气之品,如陈皮、木香、槟榔、柴胡、紫苏子等以通达气机,宣发上下,于危氏而言,更是得心应手,临床运用,功效卓著。

(四)在骨伤整复方面的创建

金元时期,由于战争频繁,蒙古民族崇尚骑射,因此骨折、脱臼、创伤等成为当时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适应实际的需要,元代医学十三科中特别增设了“正骨兼金镞科”。危亦林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骨伤治疗处于成熟时期,使他有机会学习和掌握了当时骨伤治疗的临床技术和先进经验。他在《世医得效方》第十八卷专辟“正骨兼金镞科”,在唐代蔺道人等医家的经验基础上,系统地整理了当时骨伤科的成就,记载了骨伤金创疾病的整复手术、麻醉方法及选方用药等。特别是在骨折脱臼的治疗方面,他详细地描述了“手六出臼四折骨”、“脚六出臼四折骨”的整复、固定方法,并在“脊椎骨折”的治疗上,创用“悬吊复位法”。他又吸取阿拉伯的正骨术,从而较前人有了极大的进步,使正骨科成为独立的学科,为此后的正骨科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首篇“秘论”,专论骨折整复,提出“骨节损折,肘、臂、腰、膝出臼蹉跌,须用法整顿归元(归元:病体康复。引者注,下同)”,并认为实施金疮和正骨手术前要先行麻醉,“先用麻药与服,使不知痛,然后可用手”。而后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凡脚手各有六出臼、四折骨,每手有三处出臼,脚亦三处出臼”。

对于“肩胛上出臼”,危氏继蔺道人“靠背椅复位法”之后又发明了两种方法,即“杵撑作凳法”和“架梯坠下法”。“杵撑作凳法”是利用自身的重力与助手的相对牵引力,沿伤肢纵轴方向,有力地牵引,再利用舂杵上端为支点的杠杆作用,将肱骨头顶入关节盂内。“架梯坠下法”也是利用自身重力与助手相反牵引力沿伤肢纵轴方向进行牵引,再利用木棒为支点的杠杆作用,将肱骨头复位。20世纪50年代葛云彬所用的“梯上牵引法”与此法相似。现在中医伤科教材上介绍的“立位杠杆整复法”也是由此法发展而来。

对踝部骨折脱位,危氏称作“脚板上交叉处出臼”,已认识到有“或骨突出在内”、“或骨突向外”的内翻和外翻两种类型,并创造“牵引反向复位法”进行整复,还强调复位时不能单纯牵引,需用揣按手法整复,“若只拽,不用手整入窠内,误人成疾”。现代临床上使用的踝部骨折脱位复位法就是由此法发展而来。

危氏将髋关节脱位分为前、后两型,创造髋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唐代蔺道人曾发明“手牵足蹬法”整复髋关节后脱位,但对前脱位,认为“不可整矣”。危亦林敢于打破前人定论,创造出髋关节前脱位复位法(悬吊法)。他指出脊椎骨折是由间接暴力所引起。这种间接暴力往往造成脊椎屈曲骨折,单纯用手整复是不可取的,所以采用悬吊过伸的复位方式,并强调“身直”,“未直则未归窠”,这表明在复位过程中脊椎必须过伸,否则骨折不能复位。骨折复位后用木夹板固定。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次描述脊椎屈曲型骨折,并发明悬吊法进行整复。在他的“未直则未归窠”的观点启发下,明、清两代又产生多种过伸位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此法也是利用自身重力,再加背伸(身直),将屈曲型骨折处牵开伸直而复位,与现在临床应用过伸复位法、石膏背心或支具过伸位固定方法治疗脊椎单纯压缩性骨折如出一辙,可以说危氏的脊椎夹板固定法是今天固定方法的起源。现在还有人利用这个原理制成腰椎自动牵引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危氏悬吊复位法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先例,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创举。

可见,此书记载的正骨手法,有些是对前人正骨手法的发展,有些是作者首创,有不少复位原理对后世骨伤科正骨手法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作者在本书中首次将力学中的重力知识运用于正骨手法,此举有着重要意义。

在“十不治证”中,危氏开骨科创伤预后诊断之先河。所谓“十不治证”,是指以下十种证候:扑损伤或被伤入于肺者、左胁下伤透内者、肠伤全断者、小腹下伤内者、证候繁多者、脉不实重者、老人左股压碎者、伤破阴子者、血出尽者、肩内耳后伤透于内者。综观危氏提出的“十不治证”说,有以下5个特点。其一,重视脉候,强调脉症相符。其二,重视脏腑组织器官的实质损伤程度。其三,重视身体某些特殊部位的损伤。其四,重视复合创伤及并发症。其五,重视有效血容量。总之,危氏“十不治证”随着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已并非不治之症,但作为一种预后诊断,对我们当今的骨科临床仍然具有启发思维的作用。

“用麻药法”中危氏再次强调,在实施正骨手术前要先行麻醉:“扑损伤,骨肉疼痛,整顿不得,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危氏创新了以曼陀罗、川乌、草乌、皂角、木鳖子、当归、川芎等10多味药物组成的“草乌散”,作为手术麻醉方药,这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理论和治疗措施。而在欧洲19世纪中叶发明乙醚、氯仿等现代麻醉药之前,日本外科医生华岗青州于1805年使用曼陀罗作为手术麻醉药,被誉为世界麻醉史上的佳话和先例,其实此药仅为危氏所用药物之一,而且晚450余年。经当代药物学研究,证明危氏发明的麻醉处方是可行的。危亦林还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内服麻醉剂和外用麻醉药的方法,可知当时对麻醉药物的使用已较为重视,观察也非常仔细。这些观点与见解,曾对我国麻醉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原则与现代麻醉术的原则基本相吻合,为后世医家正确掌握和使用中药麻醉方法提供了经验,从而为我国骨伤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危氏在书中详细列出骨伤科各种内服、外敷方药的方名、主治、方药、服用方法、临床加减用药以及注意事项等。

危氏所采用治骨折损伤之方主要是历代名方及家传诸方,不仅数量较多,且多源于自己的经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审察各方的药物组成,皆不外在“二十五味”方和“清心药方”两方基础上化裁而成。可以说这两个方是内服方药基本方。

危氏本着由博返约的原则,筛选历代治伤的方药,总结为二十五味,名为“二十五味”方,本方“治扑损伤,骨碎骨折,筋断刺痛,不问轻重,悉能治之,大效”。这二十五味药物是当时活血化瘀的常用药,附以随证加减。他在方药上由博返约地总结,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后世少林寺派治伤的主要药物。

“若伤脏腑”者,危氏提出用“清心药方”治疗。在损伤早期瘀血初聚,正气未虚,或瘀血化热,邪正交争,局部往往出现“红、肿、热”的症状,宜用凉血活血法治疗。凉血活血药物,既可清热,又能凉血活血化瘀,恰如其分,主要适用于跌扑骨折早期的瘀血肿痛,在开放骨折、内伤以及骨折早期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总之,“清心药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凉血消肿、清心除烦的功效,主治扑损伤。凡外伤疾病所致“大小肠不通”,“或恶血污心,或烦闷暴死”,即前面“用药加减法”中所说的“伤脏腑”者,均可服此。

危氏不但用药,而且强调对骨折和复位经整复后要经常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以防关节强直,功能丧失,尤其肘、膝关节损伤更容易发生关节僵硬,应引起注意。例如,他运用“舒筋法”治疗“破伤后筋挛缩不能伸”,即“用大竹管,长尺余,钻一窍,系以绳,挂于腰间,平坐贴,举足搓滚之。勿计工程,久当有效”。又如,臼关节脱位整复之后,当于“服药后时时用屈直,不可放定”,“若不屈直,则恐成疾,日后屈直不得”。这些重视锻炼以利肢体功能活动恢复的方法,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骨伤科治疗的内容,而且为后来骨伤科学的全面发展开创了一条新路。

(五)对眼科的独特贡献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眼科专著是宋代无名氏的《秘传眼科龙木论》,危亦林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该书多有引述,并在《秘传眼科龙木论》的基础上,多有发挥和创见。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六为眼科,首论眼的生理病理及五轮八廓,次列眼科七十二证与治疗方剂,分为内障与外障,最后列治疗眼病的方剂,分为虚证、热证、风证、气证、翳障、通治、拾遗等类。其眼科内容非常全面,后世眼科专著多有取材于此书内容者。

危亦林在继承宋代葆光道人所论八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八廓学说做了多方面的改进。危氏应用八廓学说对眼科常见疾病作了病因病机的发挥,在治疗上使病位更趋于明确和具体,并使八廓与八卦逐步联在一起,体现了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他论述八廓各廓的病证,并从每一廓上配上天、水、山、雷、风、火、地、泽八卦的副名,来阐述病证,成为危氏的论治特色之一。

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虽首载之说,概括为关泉廓、养化廓、抱阳廓、传道廓、水谷廓、津液廓、清净廓和会阴廓,并用歌诀形式描绘了各廓病状。但由于其书中没有定位图和定位之词,故无法确定八廓所指的具体部位,更无法确定当时定位的情况。危氏对八廓不仅首次配上天、地、火、水、风、雷、山、泽八卦副名,而且还将每一廓配属眼位:“天廓传道肺、大肠,地廓水谷脾、胃,火廓抱阳心、命门,水廓会阴肾,风廓养化肝,雷廓关泉小肠,山廓清净胆,泽廓津液膀胱”。这种配位方法,使八廓与八卦逐步联在一起了,使人们能更具体、详尽地了解和掌握八廓学说的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眼科方面,危氏除了以上对八廓学说的两点贡献以外,还在《世医得效方·眼科》中倡导治眼疾当以调理脏腑为要。

在“七十二证方”一篇中,对于眼病的分类论治,危亦林采用了内、外障为归纳大纲,将眼科常见病症分为七十二证。其中内障二十三、外障四十九,分别论述其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更加方便临床运用。对于内障眼病的治疗,危氏共列方剂七首,并且充分体现了“肝开窍于目”、“目为眼之外窍”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所列七方中,单从方名来看与肝胆有关的就有四首之多:补肝散、通肝散、泻肝散和凉胆丸。另外三方中又有八味还睛散、羚羊角散二方是以疏散肝经风热为主。

对于外障眼病的治疗,危氏共列方剂十九首,根据五轮理论,治疗对象涉及心肝脾肺肾五脏。如定心丸宁心,泻肝散泻肝,五退散清脾,僵蚕散温肺,清凉散治五脏俱受风热。

眼科治病方药,早期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影响较大,但两书所用之方,多系单方、验方、秘方,因而药物组方无明显规律。《秘传眼科龙木论》虽在制方用药上开始出现有规律趋向,但由于病机论述较为含糊,以致组方与临床实际不符之处甚多。危氏之书虽有不少方剂取自前贤所用,然总是先明病因病机,再处方药,使药证相合,其突出特点在于从调理脏腑入手。危氏在《世医得效方》中明言:“凡治病之道,要须药病相应,效同神圣,仍在泻实补虚,调治脏腑,方得痊愈”。因此,危氏虽在书中立虚、热、风、气诸证,但最终皆落实到脏腑上。

由上可知,危亦林将眼病的治疗与疏理脏腑结合起来,既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证论治的特色,又使方剂有一定的法度和规律,便于掌握和应用。

(六)对疫病的证治,提出了详审的见解

宋元时期,随着人们对外感热病实践的增多和知识的深化,有关温病的治法和理论有了新的进展,开始突破了法不离伤寒,方必遵仲景的框框,向着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了著名的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可化火”的观点,主张以寒凉药治疗外感病。这为温病学说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到了明末终于产生了第一本温病学的专著——吴又可的《温疫论》。

而作为元代临床医家的危亦林上承前代医家关于温病的理论,结合自家丰富的临证实践,提出了时疫流行,皆“六气愆和”及“饮食、劳役、瘴疠之气为之”的观点,并强调时疫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特点。这对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后世吴又可提出“戾气”学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仅如此,在疫病的治疗方面,危氏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危氏对疫病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时疫流行的原因、时疫的特点和时疫证治。

在危氏的学说中“六气愆和”,气候异常,只是“时疫流行”的外部条件,尚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饮食、劳役、瘴疠之气”。这一点很重要,它对于后世吴又可“戾气”学说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并进而告诉人们,“六气愆和”、“饮食劳役”、“瘴疠之气”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各自的“互链”影响作用,共同构成时疫的流行。

危亦林强调,时疫的特点是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危氏的认识与明末吴又可毫无二致,却早于吴氏三百多年提出。他在《集病说》中说道:时疫“大则流毒天下,小则蔓延一乡一家,必辨其各季所因,不可以寻常微病目之。故重则祸至灭门,轻则病至危笃”。这种见解实际上已将伤寒病与瘟疫病严格地区分开来,对瘟疫学说的发展很有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危氏在当时还认识到时疫多是经空气由呼吸道传染所致,故当净化空气,并于鼻窍之中涂抹散疫消毒之品以预防感染。

对于时疫的类型,危亦林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他在《集证说》中,根据疫病的不同症状表现和发病季节,将时疫区分为温疫、燥疫、寒疫、湿疫等不同类型。其证虽然百端,但辨证时,当抓住主证,参照季节,“因其时而详辨则得之”。

针对温疫、燥疫、寒疫与湿疫,危氏在其后的“时疫”篇中认为可用“败毒散”、“大柴胡汤”、“五苓散”与“五积散”治之。其他还有十神汤、不换金正气散、柴胡石膏散等,方中灵活地运用藿香、草果、厚朴、苍术、半夏、陈皮、黄芩、柴胡、茯苓等芳香化浊、辟秽祛邪、清热解毒之品,在温疫治疗史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时疫”篇中所列方剂都不是时疫专方,而是兼治他病,因为当时还没有后来兴起的温病学说,再者中医治病是以证为主,证同则治同。所以会存在“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情况,即同一种病如果所处的证不同则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不同的病如果所处病程中的证相同则可用相同的方药来治疗。

(七)系统总结疮肿之疾,无私贡献秘传十方

宋元时期中医外科有较大的发展,在病机上已很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治疗上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危亦林不仅对创伤外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对疮肿之疾的治疗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家的临证经验,对疮肿之疾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具体治疗方法作了系统的总结,并贡献了危氏家族世代运用的秘传十方。下面作以简要介绍。

《世医得效方》的第十九卷为“疮肿科”,共有十四篇。开篇为“总说”,然后是图文并茂的“五发形图”,接着是具体的治疗方药。

“总说”篇首先提出“疮肿科”的总纲:“人之一身,血气周流则平。若冷热不调,喜怒不常,饮食不节,稍有壅聚,则随所发现。痈疖属表易治,疽、癌、瘭、痼,发属脏腑,发于脑、背、颐上,最为难治”。认为内因、外因均可造成疮肿,强调指出善、恶之证的鉴别,以便于预测疾病的转归,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危氏认为应辨清有脓无脓、脓肿位置的深浅、已溃未溃以及虚实寒热等,根据不同的病情,施以不同的治则、治法。对于疮肿之疾,危氏十分重视善、恶之证的鉴别。他具体概括出“五善证”与“七恶证”:“饮食如常,一善;实热而小便涩,二善;肌肉好恶分明,三善;用药如所科,四善;外无杂证,五善”。“渴而喘,大小便滑,一恶;内未溃,肉黑而陷,二恶;已溃,青腐筋骨黑,三恶;发背透膜,四恶;未溃,肉先溃,面青,五恶;发痰,六恶;发吐,七恶”。危氏认为“所谓五善见三必瘥,七恶见四必危”。

危氏在“总论”中先论述了心痈、肾痈、肺痈、肠痈和附骨疽的辨证论治,其后有“心痈”、“肾痈”、“肺痈”、“肠痈”与“附骨疽”各篇与其相对应。

危氏在“五发形图”之后特列“秘传十方”以告世人。他根据方药的治疗特性,冠以“前锋正将”、“引兵先锋”、“四面楚歌”、“水师晶明”、“固垒元帅”、“护壁都尉”等形象的名称。

总之,对于疮肿之证,应辨清其善恶,早日发现,及早治疗。在本卷中,危氏大胆地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毫无保留地公开了治疗痈疽的十个秘方,十分难能可贵。危氏收集、整理、记载的方剂都是建立在其丰富的临床实践之上的,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危亦林是一位临床大家,又继承了家传五世之学,他对临床各科均有精深的研究,这在《世医得效方》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