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合针灸,增强疗效

结合针灸,增强疗效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灸内容在《内经》中所占比重极大,其中尤以《灵枢》为多,故被称为“针经”。《世医得效方》中,所载采用刺灸法的56个病证中,灸法约占4/5。针灸之补泻,其作用在于调理机体之阴阳。凡此种种,对目前临床仍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综观危氏《世医得效方》应用针灸治疗的56个病症,用穴104个,其中经外奇穴6个,随症用阿是穴27个。为增强疗效,对某些疾病提出了“先外治,后施灸”的方法。全书所述施灸部位115处,列穴名70多个。

针灸的文献起源很早,上古时代用针者多,用药者少。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是针灸学理论的渊薮和准则。针灸内容在《内经》中所占比重极大,其中尤以《灵枢》为多,故被称为“针经”。在马王堆出土的14种帛书中,有3种是讲经络的。

宋元时期是历史上针灸发展的繁荣时期。北宋初年,医分三科:方脉科(内科)、疡科(外伤科)和针灸科,并设有“针博士”,可见当时对针灸的重视。这一时期,针灸流派辈出,各家专著纷呈,其中较著名者有北宋王惟一的《铜人针灸图经》,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和元代窦桂芳编集的《针灸四书》等。

危亦林不仅精通内、外、妇、儿各科,还擅长用针灸治病。在《世医得效方》各卷中所列病证后,几乎都载有针法,或灸法,或针灸法,具体而准确地标明针刺穴位、灸治部位及壮数,散附于内、外、妇、儿及五官等各科之中。总而观之,所用灸法者居多,所用针法者较少。

《世医得效方》中,所载采用刺灸法的56个病证中,灸法约占4/5。综观危氏在针灸方面的医疗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其学术观点和灸治疗法有着鲜明的特色。

(一)针灸治疗的原则

危氏采用针灸治疗的原则是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灸补针泻,虚实相应。

危氏对阴毒、痼冷等阴寒之证,大多以灸法为主。他认为“阳毒之为病,乃阳气独盛,阴气暴绝;阴毒之为病,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胃,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所致”。“阴毒,疾势困重,面黑,四肢厥冷,则理中汤、四逆汤投之。未效,则灼艾法惟良,复以葱熨法佐之。阴厥,同此法治之”。凡此虚寒诸证,大多取用气海、关元、神阙、百会、肾俞、膏肓腧等振奋阳气,祛寒、提升以挽阴回阳。此乃宗“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之经旨。

针灸之补泻,其作用在于调理机体之阴阳。《内经》中已有火温治虚寒而灸补针泻之概念。危氏综合《内经》《千金》有关针灸的理论,主张“治颊肿及缠喉风等,又气急者,实热针足三里,虚热灸足三里”。其他如疟疾、腰痛、脚气等湿热实邪之症,也都用针法或刺络泻血法取效。

该书所载灸法不仅用于虚证、寒证的慢性疾患,而且也用于实热性病证,为“灸有补泻,实证可灸”提供了宝贵经验。如“治胃中热病,灸三里三十壮,穴在膝下三寸”;“治肺痈正作,吐脓血不已,肺俞灸二七壮”。灸法截疟,危氏云,“凡灸疟,必先问其病所发之处,先寻穴灸之亦可”;治取“大椎,在第一椎下陷中宛宛中,灸三七壮至四十九。不止,或灸第三骨节亦可。大陵穴,在掌后两骨间,灸三壮,立效”。此外,此书还记载有灸治脏腑实热所致的五毒疰、衄血、呕吐吞酸,因热毒蕴结而生的痈疽,由重阳发狂的狂痫不识人,上盛下虚的卒中等症。凡此种种,对目前临床仍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针灸治疗的特点

1.针灸取穴少而精 承宋代用穴,取穴少而精。综观危氏《世医得效方》应用针灸治疗的56个病症,用穴104个,其中经外奇穴6个,随症用阿是穴27个。每个病症大多仅用1或2个穴位,每一穴名后附述其位置和取穴法。随症1或2个加减穴,且配伍精当。

在施灸取穴方面,则不采用晋唐时期动辄百壮的做法,常因病症、病因部位而用“竹筋大”、“麦粒大”、“绿豆大”、“雀粪大”等字样,或灵活地“大小以意斟量”,以定艾炷之大小。且多数用七壮、二七壮、三五壮等。

2.讲究灸治先后,灸疗壮数视病情而定 具体实施灸治疗法时,讲究灸治先后,灸疗壮数视病情而定。并且特别提出施灸先后程序的重要性,如灸治“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先灸天窗二穴五十壮……息火仍移灸百会穴五十壮……灸毕还灸天窗五十壮。始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会佳。一灸五十壮,悉泻火势,复灸之,视病轻重,重者一处三百壮,大效。凡中风服药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之三壮,无不愈者,勿疑惑。不至心者,勿浪尽灸”。有时还需数个灸点同时起火,如灸治“石痈”之痈疽发肿坚硬不破一症,言“诸痈疽毒开阔不止,疼楚殊甚,以灸炷四枚围著所作处,同时下火,各灸七壮,多至十一壮佳”。

所灸壮数也以病情轻重缓急而定。重病多灸,轻病少灸;虚证慢灸以补,实证猛灸以泻。对于重病、慢性病倡用小艾炷、多壮数治之,艾炷以麦粒大为标准,或如“小筋头大”、“绿豆大”、“雀粪大”。如“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炷如小麦大,左手亦如之”,壮数从数壮到数百壮不等。对病患初起,病症较轻的则用大艾炷(如小指头大)以猛火攻之,如“治伤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处……各灸五十壮”。

在施灸方式上,除了艾炷直接灸以外,还应用了隔盐灸、隔蒜灸和隔药灸,对直接灸与间接灸的不同要求也很注意区分。特别对于灸后护理,“以温汤浸手帕试之”,“以柳枝煎汤洗后灸之”,以防感染,都是值得学习的经验。

为增强疗效,对某些疾病提出了“先外治,后施灸”的方法。如灸法“治痔疾大如胡瓜,贯于肠头,热如煻灰火,发则僵仆。以柳枝浓煎汤洗后,以艾炷灸其上三五壮。若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大泻鲜红血秽恶,一时至痛楚,泻后其疾如失”。治奔豚气,“先急作汤,以浸两手足,频频易之,后灸气海百壮……又灸关元百壮……又灸期门百壮”。奔豚气病是一种发作性疾患,因其发作时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故本法先用汤浸手足,有引气下归、温经通阳之作用,再予艾灸,功效更佳,显示了本病灸疗的一大特色。

3.施灸奇穴 本书介绍了施灸奇穴。全书所述施灸部位115处,列穴名70多个。卷第八“心恙”的通治法中就记载了“手逆”穴(在手腕后六寸),“臣觉”穴(背上胛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痛者是也),二穴均治狂痫。其中的“天凭”穴(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动应手陷中是)除治疗狂痫外,还在卷十三“风科”的通治法中记有与百会穴配合,治疗“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奇穴,均为他书所不载。

4.针、灸、药各种治疗手段灵活运用 危氏具体的针灸治疗之法散见于各卷,其中包括纯针法治疗、灸法治疗,还有针灸合用、针药并用、灸药并用。

(1)纯针法治疗:卷第三中记载对于“热证”肩痛,可针刺“肩隅一穴,随时而愈”。在卷第二“沙证”中“头额上及胸前两边有小红点在于皮肤者”治法之后,危氏说道:“如腹痛不止,又用针于两手十指近甲梢针出血,即愈”。此即十宣穴放血,可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卷第八“心恙”篇“通治”中对于“卒狂鬼语,针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少许即止”。卷第十六中对于“目不明,泪出,目眩瞢,瞳子痒,远视,昏夜无见,目动,与项口参相㖞僻,口不能言”的患者,可针刺“目下七分直瞳子”的“承泣”穴。卷第十七中“治舌强,肿起如猪胞,以针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即消”,但注意“切勿刺着中央脉”,如果“令人血不止,则以火烧铜箸烙之,不止则杀人”。危氏认为“此患人多不识,失治则死”。

《世医得效方》中有“蜞针法”,实为排脓血。为了使脓血完全排出,危氏在卷第十二中对于“瘅毒”,“用水蛭数条,以青苔盖覆,或湿纸亦可,去血即消,未消再用”。对于此病,危氏认为当及早治疗,如果“满身遍黑,入腹、入阴难治”。卷第十九中还有“蜞针正法”,“治痈疖不问老少,初发肿作,觉见稍大,便以纸一片,冷水浸搭疮上,视其上一点先干者即是正顶。先以大笔管一个,安于正顶上,却用大马蜞一条(本草名水蛭)。安其中,频以冷水灌之。马蜞当吮其正穴脓血出,毒散是效。如毒大蜞小,须用三四条方见功效。若吮着正穴,蜞必死,用水救活,其疮即愈,累试奇效,乃去毒之一端也。血不止,以藕节上泥止之,白茅花亦效”。此外,卷第十七的“喉病”中还有“煮针法”,即将针与药物“同入瓷、石器内,水煎(煮)一日”,然后再用,能获良效。

(2)纯灸法治疗:卷第一“伤寒”中“治阴证伤寒,于脐下一寸半气海穴二七壮。小作艾炷,于脐心以盐填实,灸七壮,立效。二寸丹田、三寸关元皆可灸”。卷第十中有“鼻心直上入发际二寸,再容豆许是穴”的“囟会穴”,灸七壮治疗虚证头痛。认为“真头痛者,其痛上穿风府,陷入于泥丸宫,不可以药愈。夕发旦死,旦发夕死。盖头中人之根,根气先绝也”。对于“鼻疮”,可灸“囟会”七壮,或灸“囟会上一寸两旁各一寸”的“通天”穴七壮,“左臭灸左,右臭灸右,俱臭俱灸”。危氏“曾用此法灸数人,皆于鼻中去臭积一块如朽骨,臭不可言,去此痊愈”。此卷中还记有“凡猘犬所啮,未尽其恶血毒者,灸上一百壮,以后灸,每日一壮。若不血出,刺出其血,百日灸乃止。禁饮酒及猪、犬肉。蛇伤亦灸伤处”。对于溺水者,可“急解去死人衣带,灸脐中即活”。“救魇寐一切卒死,及诸暴绝证。用药或不效,急于人中穴及两脚大拇指内离甲一薤叶许,各灸三五壮,即活。脐中灸百壮,亦效”。卷第十一中“先当两乳头上,男左女右灸三壮。次灸发际、眉心、囟会三壮。手足大指当甲角,以物缚两手作一处,以艾骑缝灸(骑缝:兼跨两边),男近左边,女近右边,半甲半肉之间灸三壮,先脚后手”,“治急慢惊风,危极不可救者”以及“慢脾”与“阴阳诸痫病”。卷第十二灸法治疗“霍乱”为“男左女右第二脚趾上,如绿豆大艾炷,灸三壮,即愈”。治疗“脱肛”为“顶上旋毛中三壮,即入。又灸尾翠骨三壮。又灸脐中随年壮”。卷第十四“治横生逆产,诸药不效,灸右脚小指尖头三壮,艾柱如小麦大,下火立产”。卷第十五“治睡后忽一点疼起,遂致遍身亦痛,诸药不效。用艾炷如小指头大,以水透湿纸约五六重,缠裹其手痛处,又用断木匙头安放湿纸上,对抵痛处,却将艾炷于木匙上灸”。另有灸“小腹横纹,当脐空直下,百壮”或“三阴交”“左右各百壮”“治血崩”。灸“交仪”穴“治漏下不止,或赤或白”。灸“胞门”穴五十壮,治疗“妇人妊子不成,数堕,腹痛漏下”。卷第十七“治紧唇不能开合,灸虎口,男左女右。又灸承浆三壮,穴在颐前唇下,足阳明之会”。此卷中治疗牙疼有四种灸法。《世医得效方》卷第四中用灸法治疗肾积、癥瘕、心痛、呕吐、霍乱与咳逆,卷第五治疗翻胃、咳嗽、喘急与暴泻,卷第六治疗下痢与胀满,卷第七治疗失血、脱肛与诸痔,卷第八治疗痼冷、胃中热病、心恙与疰忤,可以说灸法是遍布全书的。

(3)针灸合用:卷第十七中对于“唇吻强,齿龈痛”的患者,可以针入唇上端的兑端穴二分,再在针上施灸。此卷“喉病”篇中“治颊肿及缠喉风等证”可针刺“顶前入发际一寸”的“上星”穴。伴有“气急”的患者,辨证为实热的针刺“足三里”,虚热的灸“足三里”。“根脚咽喉常发者”,灸“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处及“足三里”。“赤眼”患者,可“挑耳后红筋”,并针刺“两眉头陷中”的“攒竹穴”。

(4)针药并用:卷第十中对于虚证头痛,可内服“天香散”,若“满头上有块子者,切宜麻油针逐个针之”。卷第十二中认为“脑后项旁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的“无辜疳”“皆因气血虚惫所致”,“其间有虫如米粉,不速破之,则虫随热流散,淫蚀脏腑,以致肢体作痈疮,便利脓血,壮热羸瘦,头露骨高”。其针法为:“用针刺破,以膏药贴则愈”。在此危氏还提出此病的另一病因为“浣濯儿衣,露于檐下,为雌鸟落羽所污,儿着此衣,虫入皮毛”,提出应“凡晒儿衣,须微火烘之”。卷第十三中“疠风”一篇中用“佛手膏”“去黑紫疮核”,但“用时先将针刺疮核,用药一粟米大,放针处,次日挤疮有黑臭脓血出,三两日血渐少”,在病患处针刺放血可以直接排出毒物,立竿见影。卷第十九中治疗重症“疔疮”,在外用“蟾蜍膏”时可先用“针破患处”,以便于放药。以上四证多为内服中药配合针刺放血,可以缩短病程,增强疗效。

(5)灸药并用:卷第一除了前面所说的治疗“阴毒”用“理中汤、四逆汤投之;未效,则灼艾法惟良,复以葱熨法佐之”之外,在“集治说”中还有“中寒则急扌畀(扌畀:音bì,予以)置暖室,燃以薪火向之,令通身暖透。或置于热炕上,令有力人扶策,仍以手附火或人怀令热,亟摩病人手足胸腹间,续用姜附汤并服。若犹未省,则依上法灸”。若“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则服用“返阴丹”之后,“未退,乃大著艾炷灸脐下丹田、气海”。卷第二中记有“心中抑郁,阴阳交战所致”的“虚疟”,“疟作时仆厥,撼掖不醒”,可先用灸法,再内服“四将军饮”。此卷中“治尸厥,奄然死去,四肢逆冷,不省人事,腹中气走如雷鸣”,先“生姜自然汁半盏,酒一盏,煎令百沸,灌二服”,再用艾灸。其灸法为:“头上百会穴四十九壮,兼脐下气海、丹田穴三百壮。觉身体温暖即止”。卷第五“治男子因打损负重,女子因劳苦用力而伤肺经,肺经既损,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咳血或至紫黑”,宜用“当归饮”“去心肺间瘀血”,配合艾灸“肺俞”穴,最后服“养荣汤调理”。此卷“泄泻”篇中认为“下泄如水,或青或白,脐腹痛,手足冷,脉细欲绝,渐渐短气”,可服“姜附汤”,服后仍泻下不止者,“灸气海百壮”。卷第六“下痢”篇中治疗下血“鲜滑泄不固,欲作厥状”,“当灸脐下气海、关元二穴”,再服“玉华白丹”。卷第九“痨瘵”篇中列有治疗“尸虫”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时间,可内服中药或配合艾灸。卷第十三的“风科”篇中“治暗风年深,日近发搐,不省人事”,“以煮豮猪心汤吞下”十丸“辰砂丸”,并配合“灸百会穴九壮”。卷第十七中对于“咽喉生疮,冷闭声不出者”的“虚热”型“喉病”,可服“秘传降气汤去陈皮,加黄芩煎”,并“于喉下咽管口灸三壮”。

5.针灸禁忌及灸治损伤的治疗 卷第四中记有用灸法治疗“癥瘕”,但强调不可针刺治疗。卷第七中认为“消渴”病除了“大忌饮酒、房事,食油面煎炙糟藏咸物,及一切热物”以外,“百日以上不可针灸”,不然“疮中生脓水,或成痈疽”,重者“脓水不止则死”。这与现在糖尿病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化脓是相一致的。卷第八“心恙”篇中记载,对于“癫狂风痫吐吞”可“灸胃脘百壮”,但不可针刺。卷第九“痨瘵”篇中认为“下旬虫在所游穴中头向下”,可“服药取之”,但不可用灸法,“恐虫觉悟,永难取。盖此虫性已通灵,务在精审,勿令有悟可也”。

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灸法如使用得当可以对疾病起到极好的治疗效果,反之,也可造成机体的损伤。危氏在《世医得效方》中就记有几个针对灸治损伤的方药。卷第十的“怪疾”一篇中,有“得效四十六方”。其中记载:“因著艾灸讫,火痂便退落,疮内鲜肉片子飞如蝶形状,腾空去了,痛不可忍,是血肉俱热。用大黄、朴硝各半两,为末,水调下,微利即愈”。对于“灸疮出血”,卷第七“失血”篇中认为掺上“百草霜(农村中烧草锅底灰最妙)”即止,卷第十八中记载掺上“黑神散”即止。以上方法均简效易廉,为后人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