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诊相参独辟蹊径,哑科尤重望而知之

四诊相参独辟蹊径,哑科尤重望而知之

时间:2023-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妇人由于生理特点,疾病较男子为复杂,诊断也较为困难;而小儿得病,对于医生就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了。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针对小儿特点,首先提出了“面上证”和“目内证”的诊断方法,在儿科诊断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望诊中,最重要的是望面色。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钱乙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确立了望诊的重点,即重视观察眼睛和口唇,而成人诊断中重视的舌诊由于小儿难以配合,除了“弄舌”一证外,钱乙几乎没有提及。

一、重在望诊

古时的医生有句俗话:“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妇人由于生理特点,疾病较男子为复杂,诊断也较为困难;而小儿得病,对于医生就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了。为什么呢?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在具体临床应用时,必须相互配合,四诊合参,才能对疾病的性质作出准确的判断。了解病情的关键是病人的主诉。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即小儿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皆未发育成熟,婴儿还不会说话,幼儿则表达不完全,更不用说正确地叙述自己的病情了,只能通过他人的诉说来间接了解病情,所以儿科又有“哑科”之称。而切脉这一中医特有的方法在儿科的实用性也不强。小儿体小脉细,难以准确把持,何况病儿往往会啼哭叫闹,影响脉象气息,干扰医生的检查。因此,“脉既难凭,必资外证”,望诊就成了儿科最主要的诊断方法。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针对小儿特点,首先提出了“面上证”和“目内证”的诊断方法,在儿科诊断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面上证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

在望诊中,最重要的是望面色。根据中医学原理,面部是十二经脉的血气汇聚之处。面部望诊主要是观察颜色和部位,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钱乙先将面部的不同部位归于五脏:“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又指出小儿的最常见病态面色,即“赤者,热也”,面色红赤,多属热证。又在散在的论述中指出:面青可见于肝旺或惊风,面黄可见于黄疸、疳积、胎怯或脾虚惊,面色白可见于胃气不和、胃虚冷、虫证、积痛或肾虚,面黑无光泽为肾虚等。而面部“五色不常”,即出现多种颜色,说明疾病复杂,五脏皆有损伤,是病重的表现,如果再兼面无光泽,就是死证。

2.目内证 “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

钱乙在“目内证”一节中,集中叙述了眼睛的色泽神采与脏腑辨证的关系,用白睛的色泽以及深浅归应脏腑,并决定治疗原则。如红色入心,白睛赤色,为心有实热,用导赤散(生地黄、生甘草、木通、竹叶);白睛淡红,为心有虚热,用生犀散(生犀角、地骨皮、赤芍、柴胡、干葛、炙甘草)。青色入肝,白睛发青,为肝有实热,用泻青丸(当归、龙脑、川芎、山栀子仁、川大黄、羌活、防风);白睛略见青色浅淡,为肝虚,当补肝。黄色入脾,白睛发黄,为脾热,当用泻黄散(藿香叶、山栀子仁、石膏、甘草、防风)。此外,瞳神为肾所主,目无精光,为肾虚,可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而白睛和白色皆归于肺,后世医家有补充说目白而混者为肺热,用泻白散,可供参考。

《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望诊内容除重点的“面上证”、“目内证”外,还主要包括:

3.望神色 神色是对人的第一印象。通过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可以初步判断身体健康与否与疾病的轻重程度。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特别强调小儿之“神”,这是小儿来到这个世界以后随着全身骨脉和五脏六腑等形体的成长而具备的,它以先天的肾气为根本,通过后天脏腑功能的培育而发展和完善,也是小儿体质的体现。正常小儿精神振作、神情活泼、神气充沛;先天不足的小儿由于“胎气不成,则神不足”,而见虚怯、两眼无神、解颅(即囟门不闭)、失音等症,后天的疾病也可影响小儿的神气,造成神气不安、惊悸抽搐、恍惚昏瞀等症。这些症状大多可以通过望诊来了解。

4.望面色 由于同一面色可有深浅和相兼,所主疾病亦有多种,在具体诊断时还要根据相兼症状。如同是面黄,黄色偏深,身、面目与小便皆黄,是黄疸病;仅见面色与皮肤微黄,可能是胃不和或胃热;兼“腹大,食土,渴者”,或是面色黄白相间,又见“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是小儿疳积;先天不足,多哭闹,“目黑睛少,白睛多”,称为“胎怯”;兼哈欠多,是脾虚惊。同是面色白,兼“口中气冷,不思食,吐水”者属于胃气不和;兼“腹痛不思食”或“下利”症属于胃虚冷;兼有“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者是寄生虫作祟;出生后即瘦弱虚怯,囟门迟闭,面色白,属于先天肾气不足。

5.望形态 钱乙认为,小儿的外部形态即是其脏腑功能的反映。通过观察形体的发育情况和行动表现,可以审察其内脏功能、体质强弱、疾病预后等。望形态包括观察小儿的静和动两个方面。静就是望形体,如小儿身体瘦弱为“虚羸”证,多属脾胃不和;身体干瘦,头大颈细,腹胀大,头发稀疏发黄作穗,或多生疮疥,则为“疳证”,又根据兼证不同归于五脏及筋、骨;囟门不合,白瘦弱,为“解颅”,属肾气虚弱;骨骼发育不健全而形成“龟胸龟背”,为肺热攻于胸膈或外邪侵犯脊髓所致;身面皆肿源于肾有热,水反克土,脾胃虚弱,不能制水,造成水液流于四肢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观察小儿的动态行为。如抽搐一证,钱乙就分为惊痫发搐、早晨发搐、日午发搐、日晚发搐、夜间发搐、伤风后发搐、伤食后发搐、百日内发搐、急惊、慢惊等十余种,分别记载了发作时的不同特点,如早晨发搐的特点为目上视、手足动摇、项颈急,属于肝旺;日午发搐的特点为目上视、牙关紧、手足动摇,属于心旺;日晚发搐的特点为不甚搐而喘、目微斜视、睡露睛、手足冷,属于肺旺;夜间发搐的特点为不甚搐而卧不稳、目睛紧斜视、多睡,属于脾虚。钱乙也是最早的较为详细论述急惊风和慢惊风发作症状的医家,他指出急惊发作多由于忽闻大声或大惊,抽搐较剧,兼有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病机是热痰客于心胃,属于阳证,治疗应凉泻;慢惊多在病后发作,见手足时瘛疭,即缓慢地伸缩抽动,兼有身冷、口鼻出气冷、昏睡,睡露睛,病机多因脾胃虚损,属于阴证,治疗以温补为主。此外,钱乙对不同性质行为异常的描述也十分形象,如肝热可见手寻衣领及乱捻物;肝风见身反折强直不搐;肺热见手掐眉目鼻面;心热见合面睡、上窜咬牙等。可见他对小儿病证的观察之仔细。

6.审苗窍 人体的苗窍指面部五官和前后二阴,具体与五脏的联系是: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与二阴。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钱乙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确立了望诊的重点,即重视观察眼睛和口唇,而成人诊断中重视的舌诊由于小儿难以配合,除了“弄舌”一证外,钱乙几乎没有提及。

7.望精明 精明就是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心智的体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眼睛与五脏六腑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因此,通过观察小儿眼神的变化,就能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和精神情志的大致状况。总体来说,小儿眼睛明亮、具有神采、顾盼灵活,便是精气充盛的表现,反之即是病态。除详述的“目内证”外,钱乙还记载了小儿眼神、形态和颜色的异常。眼神的异常有“目无精彩”,“无精光,畏明”,“黑睛少,白睛多”,这些都是先天不足、肾精亏虚的表现;眼睛形态的异常有“睡露睛”,是由于脾胃虚损、神气不足,“白膜遮睛”可见于疳积证,还有“目直”、“目上视”、“斜视”等,是心肝有热、风火相煽而伤及神明的表现。

8.望口唇 除面部的整体色泽外,钱乙还十分重视唇部色泽的观察,唇深红色为肺虚热;唇白色为肺虚或肺脾两虚,而且白而有光泽者预后尚好,白如枯骨者预后不佳;唇青为血虚又感受风冷;唇燥为外邪入侵,心脾有热;唇上出现青黑点,可能是患了传染病。口唇的形态异常也是观察的重点,如“口撮”(口唇聚拢而抽动)一症可见于脾胃虚弱或脐风,“口噤不止”(口唇紧闭)见于脾虚生风,“弄舌”见于脾经有热,“咬牙”见于肝虚生风或心热,口中涎唾多见于脾虚痰盛等。

9.望耳鼻 除目与口之外,钱乙也简单论述了鼻与耳的望诊。鼻的异常包括“鼻干黑”和“鼻开张”。鼻如烟煤,黑而干燥,为脾气衰竭之候;鼻翼不断煽动,是呼吸困难的表现,属肺气衰败或闭绝。因此书中将这两中证候归为“不治证”。而耳部生疮是疳积重证的表现之一。

10.察二便 钱乙对小儿大小便的观察也甚为仔细。从色泽上看,大小便黄赤色深,为内热较盛,可见于急惊、胎热等证;小便色深黄,亦可为尿血的先兆;大便淡黄或银褐色,多为脾虚;大便色白或青白,夹有不消化的乳食,属于伤食;大便色黄白,为肺脾受寒;大便黄水,为胃虚有热;大便白水,为先天不足的胎怯证。在其医案中,钱乙还准确判断出因服用黄连所导致的大便黄沫,以及从大便中夹有不消化的丸药诊断出脾胃功能衰竭的死证。可见钱乙辨证的细致和临床经验的丰富。

11.辨疮疹 发疹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包括了现代的天花、水痘、麻疹、猩红热等。在古时,望诊是诊断发疹性质的重要方法。《小儿药证直诀》中列“疮疹候”一节,专门对发疹性疾病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首先,钱乙认为疮疹的成因主要是“天行之病”,也就是传染性疾病,并且记述了发作之前的症状,即“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与现代所观察的麻疹发作前驱症状完全符合。他将不同性质的疮疹分别归于五脏,并详加鉴别:“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肺为脓疱,如涕稠浊,色白而大。心为斑,主心血,色赤而小,次于水疱。脾为疹,小次斑疮,其主裹血,故赤色黄浅也。”

12.辨发黄 钱乙主要通过望诊对各类发黄的疾病作出鉴别。如身、目发黄为黄病;一身尽黄,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发黄如屋尘色,为黄疸;仅见身微黄,为胃热;面黄,腹大,食土,为脾疳;出生时身黄,称为胎疸。从病机上看,色深黄者为热盛;淡黄兼白者,为胃虚、胃不和。

二、四诊合参

在可能的情况下,钱乙仍注重四诊合参,使诊断更有把握。他将“小儿脉法”列在《小儿药证直诀》的卷首:“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列出小儿容易诊断出的六种脉象:脉乱,脉弦急,脉沉缓,脉促急,脉浮,脉沉细;分别对应于小儿临床最常见的六种疾病,即不治证,气不和证,伤食,虚惊,伤风,受冷。使小儿脉法简单而实用。在钱乙的医案中,问诊也十分重要,特别要留心询问患儿家属以往的治疗史,以吸取经验、纠正误治。在宋代刘跂写的《钱仲阳传》中还记载了钱乙听闻小儿的哭声便断定其活不过百日的事例,虽有夸张,也反映了他诊断的独到之处。

三、死证诊断

钱乙记述了十三种不治之症,其中“鱼口气急,鼻开张,喘急不定”为呼吸衰竭之证;“吐虫不定,泻不定”为消化功能衰竭之证;“目赤脉贯瞳仁,鼻干黑,大渴不止、止之又渴,病重口干不睡,颊深赤如涂胭脂”可能为邪热或热毒过于亢盛,或阳气浮越于外的征象;“囟肿及陷,吹鼻不喷”为正气衰竭;“时气唇上青黑点”属外感疫毒,即严重传染病一类。虽然今日在患儿出现这些症状已不全是死症,但仍属急症、重症、危症,值得警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