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组成】 生地黄20g,玄参、麦冬各15g,大黄12g(后下),芒硝6g(冲服),厚朴、枳实、桃仁各9g,瓜蒌仁、当归、延胡索各12g。
【随症加减】 如服药后上症不减,可酌加重大黄、芒硝剂量;服药后出现腹泻较频可减大黄、芒硝剂量或停药。
【治疗方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 滋阴增液,润肠通便。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40例,患者服用上方1剂见效者12例,2剂见效者19例,3剂见效者5例,余2例服药3剂无效,原方加重大黄剂量至15g,芒硝9g,配合腹部按摩后见效。患者便秘解除后,腹胀痛、恶心等症也随之缓解,腰背部疼痛减轻,精神好转,胃纳增加。
【经验心得】 《素问·刺谬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不仅说明了脊柱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的原因,也指出了治疗的要点。患者骨折后瘀血蓄于腹中,气血不畅,肠道传导失常,且伤后失血,津血同源,血虚阴亏津伤,不能滋润大肠,故见便秘,为便秘中的一个特殊类型,与普通便秘在病因上有不同之处。因气血运行失常,内气积聚,腑气不通,脾胃运行失常、胃失和降,故又可见腹胀,恶心呕吐。以上诸症治疗上须行气活血化瘀、散结通下。但攻下逐瘀,单用苦寒药物,药效峻猛。因脊柱压缩性骨折多为年老患者,肝肾不足,体质较差,即使较年轻患者,也多因受伤暴力较大,失血较多,正气受损,故往往不能承受。且伤后失血,津血同源,阴津不足,肠道失润,此时便秘如同“无水舟停”,单纯攻下也常不能奏效。须攻补兼施,则可起到“增水行舟”之效。增液承气汤原为治疗阳明温病,热结阴方,正虚邪实,下之不通,邪无出路,阴津枯竭,燥屎不行而设。方中生地黄、麦冬、玄参即为增液汤,能滋阴增液,润肠通便。配大黄、芒硝软坚化燥、泄热通下,合而有攻补兼施之功。原方中加入桃仁、当归活血化瘀,养血润肠。延胡索活血行气、火麻仁滋养补虚通便。厚朴、枳实行气宽中,散结消痞。诸药合用,具有养阴通下、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攻下而不伤正,故对脊柱压缩性骨折后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方剂出处】 程水明.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胸腰椎骨折后便秘40例.中国骨伤,1999;12(4):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