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益气化瘀疏风汤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肿胀

益气化瘀疏风汤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肿胀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疗效优32例,良24例,可5例,差4例,总有效率为93.8%。故治宜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疏风除湿,利水消肿。全方标本兼治,切合病机,疗效确切。原方药渣加入葱白,生姜再煎汤熏洗患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并有活血散结,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有利于肿胀吸收和消退,疼痛的消失,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加强股四头肌、小腿肌肉不负重的锻炼,对促进肿胀的消退,防止肌肉萎缩起到积极的作用。

【药物组成】 生黄芪24g,太子参15g,茯苓12g,白术9g,当归15g,丹参24g,防己12g,防风9g,桑白皮12g,木通9g,柴胡6g,槟榔9g。

【随症加减】 偏于风,伴有游走性疼痛,舌苔薄白,脉浮者,加羌活9g,威灵仙9g;偏于寒,疼痛剧烈,皮色白,舌苔白,脉弦紧者加桂枝6g,麻黄6g;偏于湿,酸困重着,肿胀按之没指,舌苔腻,脉濡缓者,加薏苡仁30g,苍术9g;寒湿化热,红肿热痛、身热、口渴,舌苔黄燥,脉滑数者,去生黄芪,加黄柏9g,生地黄15g,牡丹皮12g,连翘15g。

【功效主治】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配合中药外洗:将上方药渣,加入葱白9g,生姜9g,再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30min,并配合不负重的股四头肌、小腿肌肉功能锻炼。

【临床运用】 临床治疗65例,服药最多35剂,最少15剂,平均8剂。疗效优32例,良24例,可5例,差4例,总有效率为93.8%。

【经验心得】 本证中气不足,脾失健运为本;瘀血湿浊滞留肌腠,风寒之邪客经脉为标。故治宜补中益气、活血化瘀、疏风除湿,利水消肿。方中生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补中益气;当归、丹参活血化瘀,防己、木通利水通血脉;防风、桑白皮疏风胜湿;槟榔破积行气;柴胡发表和里,升举阳气;共奏扶中益气、活血化瘀、疏风胜湿、通利消肿之功。全方标本兼治,切合病机,疗效确切。原方药渣加入葱白,生姜再煎汤熏洗患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并有活血散结,祛风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有利于肿胀吸收和消退,疼痛的消失,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加强股四头肌、小腿肌肉不负重的锻炼,对促进肿胀的消退,防止肌肉萎缩起到积极的作用。

【方剂出处】 黄建华.益气化瘀疏风汤治疗下肢骨折后期肿胀65例报道.江苏中医,2000;(5):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