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期维生素缺乏症

晚期维生素缺乏症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期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婴儿期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为母乳喂养儿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并伴有进行性贫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见于早产儿、合并低氧血症、酸中毒、败血症及休克等的危重病儿,但是晚期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则见于健康儿。合成性水溶性维生素K3有毒性,可使未成熟儿、G6PD缺乏的新生儿产生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晚期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婴儿期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特征为母乳喂养儿突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并伴有进行性贫血。多于出生后1~2个月发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多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或长期接受全静脉营养者,是否有先天性胆道闭锁和长期口服抗生素、磺胺类药等病史。

2.临床表现

(1)本病见于生后10d至1岁的婴儿,以1~2个月龄多见。

(2)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呕血、便血、皮下出血及注射部位出血不止等,多伴进行性贫血,可有发热、黄疸。

3.辅助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血小板正常。

(2)测定活性Ⅱ因子与Ⅱ因子总量比值<1时提示维生素K缺乏。

(3)免疫学方法直接测定无活性凝血酶原,阳性提示维生素K缺乏。

(4)应用维生素K后,凝血酶原时间可于6~24h改善或恢复。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1.追问病史 本病几乎都可找到病因,长期腹泻,消化道紊乱可致维生素吸收不良,长期口服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可抑制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严重肝脏疾病,发生凝血酶原减低。可有一种病因或几种病因同时存在。有时未及时添加辅食,母子交叉感染患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此基础上腹泻,服用抗生素,引起该病。

2.临床表现 不少患儿以颅内出血表现为主,而皮肤黏膜出血及贫血往往被忽视,延误诊治。

3.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出血量较少时可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钡餐、钡灌肠及气钡双重造影可助于检出病因,内镜检查的检出率较高,并可进行活检。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以自发性皮肤紫癜、淤斑、牙龈出血最多见,也可合并其他部位出血。血象、骨髓检查及血小板抗体的测定均可帮助鉴别诊断。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见于早产儿、合并低氧血症、酸中毒、败血症及休克等的危重病儿,但是晚期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则见于健康儿。

(4)血友病:本病有家族成员发病史,其共同特点为终生在轻微损伤后发生长时间出血。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不良,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

【治疗】

1.病因治疗 长期腹泻应用抗生素者,应给予维生素K150~100μg/d,或每月肌内注射维生素K11.0mg;患阻塞性黄疸或乳儿肝炎综合征者,肌内注射维生素K11~3mg/d,连用3d。

2.对症治疗 出血者应用静脉注射维生素K11~5mg/d,连用5d;严重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0~20ml/kg。颅内出血者依据病情给予小剂量的脱水剂;颅脑CT扫描证实为硬膜下血肿而致反复抽搐者,可择期行外科手术。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母孕期应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者,应在妊娠最后3个月期间及分娩前各肌内注射1次维生素K,10mg/次。

2.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给予维生素K 0.5~1mg肌内注射1次。

3.应用双香豆素、水杨酸盐过量而出血者,可用大剂量维生素K110~50mg静脉注射,同时停用该药。

4.天然脂溶性维生素K1无毒性,但过大剂量偶可引起短暂的高凝血酶原血症。合成性水溶性维生素K3有毒性,可使未成熟儿、G6PD缺乏的新生儿产生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