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int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脑损伤,既可单独发生,亦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种表现,死亡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原因主要与围生期缺氧、产伤和早产有关。
【诊断依据】
1.病史 早产、围生期窒息或难产史;母亲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孕期使用某些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或曾快速输入高渗液体、机械通气不当等病史。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轻者可无症状,大量出血者可在短期内死亡。常见的症状有不安、脑性尖叫、惊厥等兴奋症状,或出现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颅内压增高者前囟紧张或隆起,重者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消失,呼吸不规则或暂停。
(1)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颅内出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 500g的早产儿。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此种出血类型在新生儿十分常见,常与缺氧、酸中毒、产伤有关。
(3)脑实质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则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
(4)硬膜下出血:是产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足月巨大儿。
(5)小脑出血: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 500g的早产儿,或有产伤史的足月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症状,如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3.并发症 部分ICH可并发脑积水、脑白质软化等。
4.辅助检查
(1)B超: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较敏感,一般主张生后3~7d内检查为宜。
(2)CT:对各种出血均有较高的诊断率,以生后5~7d检查为宜。
(3)脑脊液:急性期均为血性,1周后呈黄色,一般可持续4周左右。
(4)MRI:对各种颅内出血均较敏感。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根据围生期缺氧或产伤史,生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作出诊断。但以下特殊情况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
1.ICH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障碍为主,如呼吸暂停、发绀、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等,易误诊为肺部疾患,应加强鉴别。
2.轻度ICH亦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易漏诊,应提高警惕,对可疑者应加强检查。
3.代谢紊乱如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镁等也可引起惊厥,应及时检查血生化,给予相应的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而且颅脑B超及CT等检查无异常。
4.早产儿ICH不一定有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史,神经系统症状不一定明显,因此应提高警惕,对早产儿应做颅脑超声筛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头肩高位(15°~30°),保暖,重者延迟开奶,以维持血压稳定。适当纠酸,补液量50~60ml/(kg·d)。
2.止血 可输新鲜血或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纠正贫血。可选择使用维生素K1及酚磺乙胺、巴曲酶等药物治疗。
3.控制惊厥 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节。
4.降低颅内压 有脑水肿者可用呋塞米、甘露醇。
5.恢复脑功能治疗 急性期后可应用胞磷胆碱或脑活素治疗,10~14d为1个疗程。
6.脑积水的治疗 乙酰唑胺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50~100mg/(kg·d),分3~4次口服;对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于病情稳定后连续腰穿放液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防止粘连和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上述治疗多无效,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7.硬膜下穿刺 硬脑膜下出血前囟饱满者,给予前囟穿刺,1/d,直至无液体流出。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脑室内出血 脑室内出血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为脑积水,在存活者中占一半以上,是引起其后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近来对连续腰穿治疗多有肯定,为脑脊液的吸收途径代偿性改变赢得时间,并可避免效果并不理想且被动的外科分流或引流术。如在连续腰穿的规范疗程因种种原因被干扰时,可联用乙酰唑胺治疗。单用乙酰唑胺治疗欠妥。因出血后引起脑积水的机制主要与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受阻有关,由于吸收障碍,引起脑室腔内脑脊液的相对增多,但脑脊液的实际分泌量并未增加。通路阻塞未予处理,而仅仅抑制脑脊液的正常分泌,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旦停药,脑室将会重复扩张。当连续腰穿及药物治疗均无效,脑室仍进行性扩张时,需转外科处理。
2.硬脑膜下出血 前囟穿刺是诊断和治疗大脑顶部硬脑膜下出血的有效措施。但出血量少,无颅内压增高者不必穿刺,以免损伤出血。
3.其他 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无须处理,预后良好。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出现脑积水迹象者,可予连续腰穿治疗。小脑内出血预后很差,最好是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去除血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