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期新生儿。黄疸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主要表现。
【分类】
1.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多在出生后2~3d出现,4~6d达高峰,血清总胆红素(TSB)峰值足月儿不超过220.6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不超过85.5μmol/L(5mg/dl),结合胆红素不超过25.6μmol/L(1.5mg/dl);足月儿出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在3~4周消退,一般情况良好。
2.病理性黄疸 多年来人们一直将TSB水平205.2μmol/L(12mg/dl)或220.6μmol/L(12.9mg/dl)和256.5μmol/L(15mg/dl)分别作为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上限,然而随着母乳喂养的推广,近年的资料提示血清TSB291~308μmol/L(17~18mg/dl)也可能包括了部分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除TSB水平外,生后24h以内出现的黄疸;每天TSB上升幅度>85.5μmol/L(5mg/d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8.6μmol/L(0.5mg/dl);结合胆红素>25.6~34.2μmol/L(1.5~2mg/dl);和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等也均是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其病因复杂。
【诊断依据】
1.病史 应详细询问母亲妊娠史、胎次、有无流产、死胎、输血史、羊膜早破史。
2.临床表现 不同疾病引起的黄疸其黄疸出现的时间及伴随症状各不相同。新生儿溶血病多在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快,可伴有贫血、水肿等症状;黄疸在生后2~3d出现,程度不重,无其他表现,可能为生理性黄疸;黄疸持续不退,一般情况好,母乳喂养儿,可考虑为母乳性;黄疸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黄、大便发白等,新生儿肝炎或胆道疾患的可能性大;黄疸伴有发热或体温低下及其他感染中毒症状,应考虑感染性黄疸。
3.体格检查 一般生理性黄疸主要表现在面部与躯干,若四肢及手足心均出现黄疸,常提示其血清胆红素>256μmol/L(15mg/dl),为病理性。如黄疸的颜色较鲜明、有光泽、呈桔黄或金黄色,偶尔伴有苍白,应考虑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黄疸;黄疸夹有暗绿色,考虑有结合胆红素增高。还应检查是否有贫血,皮肤有无出血点,肝脾是否大。对重度黄疸患儿,要注意有无精神萎靡、肌张力减低或增高、吸吮反射强弱、有无凝视等胆红素脑病表现。
4.并发症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高结合胆红素血症未及时治疗可并发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复杂,并常有多种原因同时存在,因此,诊断和鉴别诊断甚为重要,诊断步骤见图3-1。
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鉴别诊断,黄疸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应结合临床选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1.出生24h内出现的黄疸,应首先考虑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其次为宫内感染、隐匿性出血或败血症。
2.生后第2~3天出现的黄疸常常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一种严重疾病的表现,如Lucey Driscoll综合征、Grigler-Najjar综合征或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在我国广东、广西地区要警惕G-6PD缺陷的发病。
3.出现于3d之后和1周之内的黄疸,应当考虑细菌性败血症或尿路感染,也可能是其他感染如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继发于头颅血肿、胎粪排出延迟、红细胞增多症所致的黄疸,以生后第4~5天较为明显。
图3-1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步骤
4.出生1周以后开始的黄疸,提示母乳性黄疸、败血症、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球形细胞增多症、丙酮酸激酶缺陷)、或药物诱发的溶血(如G-6PD缺陷)。
5.出生1个月持续不退的黄疸,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仍要考虑母乳性黄疸、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幽门狭窄所致的生理性黄疸延长、或遗传性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结合胆红素升高可继发于新生儿溶血病或静脉营养之后的胆汁淤积、宫内病毒感染、或先天性胆道闭锁。
【治疗】
1.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根据病情给予光疗、换血、药物等方法治疗,以降低血中胆红素,预防核黄疸的发生,具体方法见新生儿溶血病。
2.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应给予对因治疗,败血症引起者加用有效抗生素;新生儿肝炎可加用保肝、利胆、抗病毒等治疗;母乳性黄疸较重者可暂停母乳;胆道异常者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误认为生理性黄疸而延误治疗,一旦发生核黄疸,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故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2.早产儿血-脑脊液屏障功能相对不完善,胆红素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更应积极,不同胎龄及出生体重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干预标准不同。高危新生儿有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时均应放宽光疗指征。
3.24h出现黄疸者,应尽快寻找病因,并给予积极的光疗措施;生后2~3d出现黄疸者,出院前至少检查1次胆红素,出院后48h应复查胆红素,以监测胆红素水平;出生7d内接近但未达干预标准者,应严密监测胆红素水平,以便得到及时治疗,无监测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适当放宽干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