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出血部位以胃肠道、脐残端及皮肤出血常见。以颅内出血最常见。临床上应推行维生素K1诊断性治疗,以免贻误治疗。但本病无其他部位出血,患儿无贫血,凝血机制正常,洗胃后呕吐停止。故新生儿宜采用维生素K1治疗。

新生儿出血症(HDN)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母乳喂养儿,生后未接受维生素K预防治疗。

2.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特点是婴儿突然发生出血。出血部位以胃肠道、脐残端及皮肤出血常见。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

(1)早发型:生后24h内发病,多与母亲产前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药物有关,如抗凝药(双香豆素)、抗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

(2)经典型:多于生后2~5d发病,早产儿可迟至2周。多与母乳喂养或开奶过迟、出生时未用维生素K有关。出血部位以肠胃道最常见。

(3)晚发型:生后2周至3个月发病。多与母乳喂养、腹泻、肝胆疾病、口服抗生素、长期禁食或静脉营养有关。以颅内出血最常见。

3.体格检查 皮肤出血轻者为瘀点,重者为瘀斑或血肿,以分娩受压处多见。脐部可有渗血,颅内出血时可见颅缝裂开,前囟紧张。出血量多可导致贫血、皮肤黏膜苍白等。

4.辅助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T)均延长,血小板正常。

(2)血清脱羧基凝血酶原(PIVKA-Ⅱ)增高。

(3)纤维蛋白原正常。

(4)疑颅内出血时可行头颅B超及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1.早期诊断 出生时健康的新生儿,在生后第2~3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而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又未发现严重基础疾病的证据。病情严重时可出现PT和ATT延长。

2.出血部位 最早易出血的部位为消化道黏膜,其渗血到一定量才出现呕血及便血,在皮肤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瘀斑,脐部也是易渗血的部位。晚发型则为颅内出血多见。临床上应推行维生素K1诊断性治疗,以免贻误治疗。

3.应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出血相鉴别

(1)咽下综合征:婴儿娩出时咽下母血,生后不久即呕血或便血。但本病无其他部位出血,患儿无贫血,凝血机制正常,洗胃后呕吐停止。可行APT试验鉴别呕吐物中血是否来自母体:即取1份呕吐物加5份水,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4ml,加入10%氢氧化钠1ml,液体变为棕色为母血,粉红色为婴儿血。

(2)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围生期窒息、感染或喂养不当诱发的应激性溃疡、胃穿孔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除有呕吐或便血外,还可见腹胀、腹腔内游离气体和休克等表现。

(3)新生儿其他出血性疾病: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血小板明显降低;DIC常伴有严重原发疾病,除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时间延长外,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也降低。

【治疗】

1.维生素K1 对已经发生出血者,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1~5mg,出血可迅速改善。根据病情连用3~5d。

2.输血 出血较重(尤其出现出血性休克表现如皮肤黏膜苍白、Hb<100g/L,收缩压<4kPa,pH<7.10)时,应立即输注新鲜全血或血浆10~20ml/kg。

3.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较大者应暂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用冷生理盐水10ml将凝血酶溶解成10~100U/L,注入胃内保留0.5h后开放引流,每6~8h1次至出血停止。

4.止血 立止血每次0.3~0.5U,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连用3d。脐部出血可直接用凝血酶敷脐,或局部用云南白药。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系人工合成制剂,对新生儿有明显副作用,可引起或加重高胆红素血症,并致溶血,增加引起胆红素脑病的机会;对G-6PD缺乏的病儿可引起急性溶血。这两种维生素K被肝脏利用转变为凝血酶原的时间也远较维生素K1缓慢。故新生儿宜采用维生素K1治疗。

2.维生素K1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面色潮红、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及血压下降等过敏反应,因此应缓慢静脉注射(<1mg/min)。

3.在早产儿或肝病新生儿,其肝功能不成熟或受损,部分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虽用维生素K1治疗,常不能迅速奏效,最好同时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治疗。

4.肌内注射维生素K1时易引起注射部位大量出血,因此,可采用皮下注射,药物既能较快吸收,还可局部压迫止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